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意识.本文从教师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寻找德育闪光点等几方面,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而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一)培养学生爱护机器、遵守机房制度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上机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应,也会  相似文献   

3.
殷雪萍 《科学咨询》2009,(15):79-79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良好的上机习惯、网络道德、合作精神、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4.
生动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景,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德育渗透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历史课堂教学“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途径和重要保证,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合作.而德育在对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促进高效课堂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给以往"讲史"、"说史"的历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思维能  相似文献   

7.
成飞 《科学咨询》2008,(14):13-13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8.
在学科教学中浸润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为德育撑起一片蓝天.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突出文中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美,乃至热爱美追求美.教师要巧妙利用教学语言,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激发兴趣.分析好人物形象,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通过体育学科、教学特点的分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合理地把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多功能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的德育,就是教师依据中小学课标要求,在各科教学之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传授、智能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分学科、分阶段地,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五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能力诸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的活动.这种以学科教学为渠道的、以知识内容为载体的德育,我们称之为学科德育.下面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跟历史课堂有关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其次,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要在教学中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皆有所获;第五,根据信息技术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发展性,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  相似文献   

16.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智商、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德育领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是德育为先.有种说法是"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可见德育的重要.德育教育的最主要学科是政治课,如何利用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贯穿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培养有关能力。下面我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具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因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美术形象必须反映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这就为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审美教育,挖掘其德育内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大有裨益,可以使美育和德育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向是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信息课的教学中调整好理论课与上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同时让学生适当参与一些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