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有一句话:“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对此句中的“加”字,自汉代以来就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加”字是“凌辱、驾凌”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施加、施与”的意思.通过考证,我们认为“加”字释义为“凌辱、驾凌”更为符合《论语》中该句的原意.  相似文献   

2.
读书偶识     
读唐人诗,偶有所得,爰成札记四则。一、“相”作语助词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按,“相”无义,仅为凑足字数,舒缓语气。兹举唐诗为证: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李白《长干行》:“相迎不道远,直到长风沙。”又《金陵酒肆留别》:“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李商隐《夜意》:“帘垂幕半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空间、生命的空间、意识的空间相互作用组合出人类文化的空间。这期《大学生专号》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留影。她迎着朝阳,闪着泪花,映出微笑向您倾述: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子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听;您再看:“创匠今安在?空留指墨精”。这个专号是我校中文系八二级毕业科研成果的汇报。《大学生专号》是学习主体性的思维之花,这些论文宛若欲放之花,含苞于青春的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长恨歌》有云: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这个“参差”,时人解说不一:新《辞源》、《辞海》释作“近似,差不多”,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均注作“仿佛”;洪静渊先生则认为“参差是”应该解作“分明是”。洪文驳难说:“‘雪肤花貌参差是’后,就接着写‘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中间并没有想象猜度的语句。”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因此,说这个“参差”是“近似,差不多”、“仿佛”等意思,难以作为确解。但是,把“参差是”解为“分明是”,也终觉于义未洽。洪文的论据是: 元人郝天挺的《唐诗史事会编》,在第四卷中有李嘉祐的《早秋京口旅泊》和《在乱中得二弟书》,叙述 诗人“弟媳刘氏,在战乱中失散十年,衣履破敝,面目全非,仍获生还”,其弟与妻“相见之下,犹明识不  相似文献   

5.
《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的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其中“吾不惴焉”一句,从汉代赵岐以来,不知费了多少训诂学者的笔墨.赵岐《注》:“不当轻惊惧之也.”连同上文,赵岐的意思是,自己理亏,即使对待一个普通人(“褐宽博”者).也不应轻易侮慢,使他惊惧.金代王若虚认为“不字为衍”(转引自焦循《孟子正义》),清代王引之认为“不,语词.不惴,惴也”(见《经传释词》),他们说法虽然不同,却都是说原文应该去掉“不”字来理解,意思是连一个普通人也畏惧.清初顾炎武说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卢纶最著名的诗作是六首一组的《塞下曲》,其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首尤为脍炙人口.对卢纶诗,《旧唐书》誉为“辞情捷丽”,(《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卢简辞》明代唐诗研究家胡震亨誉为“陡发惊彩,焕尔触目”(《唐音癸佥》卷七《评汇三》).千年来人们对卢诗的评价一直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释读上若干关键的问题,为《鲁邦大旱》全文的解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第2号简“女毋爱圭璧币帛於山川,政型与”后面残缺部分可以补“[德以事上天,其幸而雨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孔子]”。2.“殴吾子通命其与”的意思是“如果您重复命令的话,民众会随从您的”。3.“政型与德”的意思是“匡正刑与德”。4、“夫山,石以为肤,木以为民。女天不雨,石将焦,木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夫川,水以为肤,鱼以为民。女天不雨,水将沽,鱼将死。其欲雨或甚於我,或必寺乎名乎?”是孔子说的话。  相似文献   

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两句谚语。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选了《唐诗三百首》,其《序》曰:"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意思是,编这三百首唐诗,就是要验证一下这谚语的效果。由于此集编选确为精要选优,超越其他唐诗选编,读者日众。因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誉。  相似文献   

9.
读诗琐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是一个很好的唐诗选本。然而,白玉微瑕,其中的一些训释似乎尚可商榷,(?)琐记几条如次。1、杜甫《丽人行》中的“后来鞍马何逡巡!”原注:“逡巡”,急驰貌,形容杨国忠的骄横。按:《庄子·让王》:“子贡逡巡而有愧色。”白居易《重赋》诗:“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这两句中的“逡巡”都是却退、或欲进不进,迟疑不决之义。“逡巡”又作“逡循”、“逡遁”。《汉书·万章传》:“章逡循甚惧。”贾谊《过秦论》: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五蠹》一文说“尧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 ;粝粢之食 ,藜藿之羹 ;冬日裘 ,夏日葛衣 :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其中“裘”何解 ?查《说文》:“ ,鹿子也。”“裘 ,皮衣也。”合起来“裘”就是“用幼鹿皮制的皮衣服。”再看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注 :“小鹿皮做的袍子。”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幼小的鹿。裘 ,以皮制的裘。”再翻翻目前通行的各选注本 ,亦无一不同上说。但笔者总有疑惑。首先 ,作者明白地在说尧王生活是极其艰苦的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讲住的简陋 ;“粝粢之食 …  相似文献   

11.
1.1 《诗·大雅·桑柔》:“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毛传:“菀,茂盛貌。旬,言阴均也。劉,爆烁而希也。瘼,病也。”《尔雅·释诂》和毛传的这个释义是把“劉”看作“剥落”的意思。我们认为这个释义不确。我们对《诗经》中由动词“采”组成的结构的用例进行了统计,共得52例。除此用例外,其余51例都是述宾结构,宾语是表植物名称。那么作为述宾结构的“捋采其劉”中的“割”,电该带表植物名称的宾语,而不该带“爆烁而希”这种意义的宾语。  相似文献   

12.
穷困潦倒的金圣叹穷尽力气要评点六部“才子书”,但仅完成了《水浒》、《西厢》便绝命于“哭庙案”,临终前有“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如何”的诗句,看来他的唐诗分解是意外的收获,对此他颇有些自负:《与徐子能增》中说:“总之弟意只欲与唐律诗分解。‘解’之为字,出《庄子·养生主篇》所谓‘解牛’者也。彼唐律诗者有间也,而弟之分之者无厚也。经弟之无厚,入唐律诗之有间,犹牛之謋然而已解也。”他认为诗的分解是很重要的,《唱经堂杜诗解》中《赠李白》一诗的注释说:“夫人未有解数不识,而尚能为诗者也。”《与顾掌丸》中有:“分解,而后知唐人律之严,真是一字不可得添,一字不可得减也。如使不分,  相似文献   

1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语见《论语·述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孔子道:“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这是孔子讲述“为仁由己”的观点的。课文引用本句及下面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句,都是为了暴露封建教育的腐朽,一点也不能引起天真孩子们的兴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语见清代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身体》:“可嘉者小心翼翼,可鄙者大言不惭。腰细曰柳腰,身小曰鸡肋(lèi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讥人不决曰鼠首偾(fèn奋)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同志曾将自作旧体无题诗两首书赠鲁迅。其中的一首是:不向刀丛向舞楼摩登风气遍神州旧书摊畔新名士正为西门说自由近读《申报·自由谈》,见有人说真正快乐的情死,却是《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此外,尚有“冷摊负手对残书”之类的情调,实在“可敬”。欧化白话文艺占领《自由谈》,正象国民革命军进北京城。欲知后事如何,只要看前回分解可也。因此打油一首。  相似文献   

15.
象声词琐谈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直接写照,如刘勰讲的“言以文远”;《左传》中“情欲信而辞欲巧”;《管子·戒篇》的“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讲的是真实的思想内容是需要优美的形式来表达的。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那么在语言中也应该说有“语言的音乐”。音乐和语言虽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者就美,不和谐者就不美。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情采》里说道:“故言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情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可见,声音的丰富  相似文献   

16.
唐诗词语札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诗是我国的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唐诗中一些优秀的诗篇,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衰。但是,对于唐诗中的词语,研究得还很不够。即使大家熟知的一些名句,其中一些词语也未必都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例如,李白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掩”是“遮掩”的意思吗?杜甫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动”是“走动”的意思吗?高适的“边庭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卷435载白居易《花非花》一首,全文仅六句: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虽系长短句,但无词调,是诗,不是曲子词。它词语迷离恍惚,不易索解。嗜读古典诗歌的友好,每以见询。白居易在自编集子中,将此诗归入“感伤”一类,为我们理解此诗提供了一点线索。今试为铨释,就正同好。 “花非花”:用花比喻美丽女子,例子举不胜举。“非花”,意思是其美如花,但不是植物的花,而是美人。  相似文献   

18.
自由二字,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送客蓬春可自由”,但那意思和今天不尽相同了。读过《阿Q正传》的都会记得,阿Q把“自由党”叫做“柿油党”,那“自由”,正是这词,不过又被老Q叫白了。翻一下词典,方知道,自由一词,本源于拉丁语libertas,是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的意思。自由这一概念,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曾经把它作为第一位的东西来颂扬,其实,它赋予各个阶级  相似文献   

19.
一、《蜀中广记》的悠谬之言唐诗人孙定,新旧《唐书》、《唐才子传》均无记载。其事迹、作品,见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全唐诗》及《蜀中广记》等。《唐摭言》卷十云:“孙定字志元,涪州大戎族之子,长于储。定数举矣,储方欲就贡。或访于定,定谑曰:‘十三郎仪表堂堂,好个  相似文献   

20.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绝诗《残菊》,第一二句是:“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据说,当时就有人讥笑他不合事理,说:别的花会凋落,菊花是一直到在枝头枯死以后,也不会凋落的,于是也吟了两句诗:“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于是王安石举出屈原《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自己辩护.王安石可以错,屈原可不能错吧,于是以后就有不少人把“落英”的“落”解释为“初始”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于是推而广之,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里的“落英”也应该解为“初开的桃花”.以后还历代有人争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