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外贸率是否被高估罗斌,黄大中,吕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字,1994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367亿美元,GDP为45006亿元。按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8.62:1计算,GDP可折合成5221亿美元,以此计算,我国1994年的外...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以前,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在计算中国人均GNP时,一直直接采用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①。1994年,世行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计算中国1992年人均GNP时,先对中国同年官方GDP数据向上调整。此后,世行每年都以其调整后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国际比较中货币转换方法及其评价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余芳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额、消费和收入水平等价值量指标的国际比较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货币转换系数,将本币转换为共同货币(习惯上用美元)。理论上要求这一货币转换系数能反映对比国之间商品...  相似文献   

4.
江苏人均GDP的国内外比较□文/张泉源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1996年已突破1000美元。但应该看...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比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同货币币值之间的比较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采用汇率或购买力平价为转换因子来折算不同国家的货币,以便用美元或国际元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等并进行比较。相应地,采用汇率法或图表集法时的计量单位为“美元”,而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时应为“国际元”(注),这是由购买力平价理论方法本身及其计量单位内涵所决定的。比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资料,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过去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41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  相似文献   

6.
美国,这一当今世界上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第一主角。美国是发展时间最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一、美国经济增长状况 199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下同)达8.1万亿美元(1999年预计超过9万亿美元),占有全世界GDP总量的28%,1997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86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130美元,前者为后者的5.9.倍。1997年,美国进出口总值为15877亿美元,占世界108330亿美元的14.7%。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依据多种因素评估的…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贡献率持续上升耿春普三次产业贡献率是指按三次产业分的GDP占GDP总额的比重。与1978年比较,三次产业的贡献率有如下变化:第一产业贡献率持续下降。1978年第一产业贡献率28.1%,“七五”时期为26.2%,“八五”时期为21%。第一产业贡...  相似文献   

8.
江健桐 《统计研究》1993,10(1):76-80
一、国际比较项目的由来 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要将各国按本国货币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它的分组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必须换算为统一价格和同一货币。过去一般用美元作为国际比较用的统一货币,并用汇率换算为按美元表示的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在50年代或60年代,美元的金本位尚未崩溃以前,各国汇率尚算稳定,利用美元作为国际比较的同一货币,虽不十分准确,但基本上能反映各国经济水平的差异。但自70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美元的金本位制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大,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银行按汇率计算,199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9亿美元,居世界第9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37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对此,外国有关专家提出了种种质疑。他们认为,中国人均GNP高  相似文献   

10.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2。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成真。上个世纪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复计算问题山东经济学院统计系刘军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在应用上是有其特定范围的.最初,GDP是被用来反映一国短期内经济波动,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在短期内,它不需要考虑一国自然资源的耗用情况,不需要考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GDP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1978~1997年间,GDP平均每年递增9.9%,其中有一半年份的年增长速度超过10%。然而,GDP的高速增长并不十分稳定,经历了多次较大幅度的波动,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G...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等七部委共同组织了我国第一次全社会R&D资源清查 ,调查范围首次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业。本文正是有关此次调查结果的部分分析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力资源总规模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2 0 0 0年全国R&D经费支出为 896亿元 ,比 1999年增长 17 9% (按可比口径计算 ,下同 ) ;R&D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 1% (1998年为 0 6 9%、1999年为 0 83% )。按照这一国际通用的科技投入强度指标 ,我国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印度、巴西均不到 0 9%。但我…  相似文献   

14.
一类指数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比较是国际经济统计的重要领域。通过国际经济比较 ,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实力和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变动趋势 ,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同外国的差距 ,形成较完整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据此对我国 (地区 )的发展战略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国际双边及多边比较中 ,比较方法的选取十分重要 ,它是国际比较的一个重要环节。Geary Khamis方法是联合国组织实施的国际比较项目 (ICP)的最主要的加总方法之一。也是联合国ICP推荐的由基本类PPP综合为GDP的PPP的方法 ,它在整个…  相似文献   

15.
世界宏观经济模型(连载3)世界模型小组王国明译七、世界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本节简单描述世界性的公共投资增加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对每个国家模型或工业化区域模型,假设从1992年到2002年,每年公共投资的增加额为GDP的1%;实际利率,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名...  相似文献   

16.
季度GDP与年度GDP衔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强 《统计研究》2003,20(3):19-5
一、引言按照核算时期长短的不同 ,GDP核算可分为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二者在基本核算理论、核算范围、核算原则、基本概念、口径范围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季度GDP核算的时效性强 ,它在资料来源、计算方法上与年度GDP核算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资料来源上来看 ,季度GDP核算很难得到年度GDP核算中所要求的会计和统计资料 ;从计算方法上来看 ,年度GDP核算是按照较为严格的生产法或支出法进行的 ,而季度GDP核算往往是根据相关的指标进行计算。正是由于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存在以上差别 ,所以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7.
马崇明 《统计研究》2006,23(5):78-79
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从人均GDP当前价美元来看,按世界银行标准,日本已步入高收入水平国家,韩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中国和印度处于低收入水平国家,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人均GDP989美元,按人均GDP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中国2002年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实现度仅为16.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2年人均GDP4520美元,虽与日本、韩国相差较大,但与中国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相比,已经过半。显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现代化达标程度偏高,而以汇率计算则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我省1980 -1999年经济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三番●刘兴远1999年 ,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69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1980年增长7.24倍。年递增11.7 % ,提前一年完成“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这是继我省1987年人均GDP翻一番 ,1993年人均GDP翻两番 ,人均经济总量实现的又一新跨越 ,标志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应该看到 ,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 ,我省人均GDP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差距 ,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 ,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 ,以全面提升全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而财政收入则是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保持财政收入占GDP适当比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一比例过高,会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过低则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我国从8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1980年为25.7%,1985年为22.4%,1990年15.8%,1995年为10.7%,15年下降整…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针对1992年全国农村尚有8065.6万贫困人口的现状,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历经5年的不懈努力,到199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尚余4962.3万人,比1992年减少3000多万人。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并参考国际通用的贫困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