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男性涌入城市打工,使得我国社会出现了独特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她们在面临生产和生活的多重压力时,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化解了自身的压力。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对于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落夫家"婚俗在壮族地区长期流行,与当地的发展进程和生活习惯相适应.在历史上曾具有反抗包办、买卖婚姻,保护妇女和挑战"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等进步意义.在现代应充分挖掘其在计划生育和抑制早育之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付诸实施为妇女人力资源的广度开发和深度挖掘创造了必要条件,为河南省妇女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对河南省妇女科技素质及从业技能、应对工作生活压力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今后应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妇联的引领作用等途径,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中不断提升妇女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和案例的分析,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南方农村年轻妇女的高自杀率与农村宗族血缘集团出现分化之后,农民小家庭之间相互比较和竞争,以及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相关.由于家庭成员在宗族里的身份和角色不同,竞争压力在家庭内部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农村年轻妇女对竞争压力的感知最大,在竞争压力无法化解下而可能走向自杀.这些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分化之后的比较和竞争带来的结构性压力;二是年轻妇女"外来者"角色感受到的压力;三是年轻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引发的压力.随着21世纪新生代年轻妇女的资源动员目标得以实现,而迁移流动又使其远离村庄,年轻妇女自杀现象也就快速减少.  相似文献   

5.
在"新政"时期,女子职业学校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分析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出发,对当时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它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女子职业学校的滥觞,既得力于当时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职业意识的觉醒,又是妇女追求解放的要求和必然.  相似文献   

6.
社区建设和妇女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本文分析了社区建设为妇女发展提供的条件,妇女发展对社区建设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妇女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阐释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其实质是对妇女家庭作用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性别内涵使得妇女在家风家教中有着独特的性别优势,这对妇女发挥家庭独特作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需要指出,对妇女家庭作用的强调并不是主张妇女"回归家庭",而是将男女平等作为家庭建设的目标导向,在鼓励两性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妇女的独特优势,破除妇女发展障碍并加强"顶层设计"的指导.只有正确认识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处理家庭建设和妇女发展之间关系继承和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注入新的内涵,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妇联开展家庭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考察国内妇女庇护所发展现状,分析各类妇女庇护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妇女庇护所在反家庭暴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妇女庇护所多是基层政府因实际工作需要而催生出来的,在家庭暴力的干预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隐私性的丧失、区隔性的存在、专业性的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都使妇女庇护所的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由此使妇女庇护所的发展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贵州省多个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妇女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多重中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 压力知觉显著负向影响搬迁妇女的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交回避以及苦恼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交回避以及苦恼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政策启示:通过强化安置社区政策宣传和提高服务水平来提升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并控制好社交回避与苦恼等焦虑情绪,可以有效减轻压力知觉对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妇女生活满意度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殖民时代和丛林开发时期的澳大利亚妇女一直处于不平等受歧视的地位.20世纪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于1902年在法律中规定妇女拥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妇女选举权的国家之一.随后澳大利亚又制定了一系列妇女权益保护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使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在过去只有男子的岗位上,为澳大利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澳大利亚赋予女性各种权利、提高其社会地位,是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的看法上.在他的"人的观念"中,生死观、享乐观、妇女观、轮回观是其内核.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观念源自生物进化论和自然人性论.妇女观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文化人类学对他的影响.轮回观主要受到佛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人的观念"体现在他的小品文中,形成了淡、雅、缘、苦的文学趣味,还体现在文论中的人道主义和审美非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人妇女建立了许多俱乐部,这些黑人妇女俱乐部针对黑人社区的各种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活动.黑人妇女俱乐部对黑人社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黑人妇女俱乐部不但锻炼、培养和提高了黑人妇女的领导组织能力,而且又团结了广大的黑人女性.  相似文献   

13.
论抗战初期的"新运妇指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为了联合各界妇女团体,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新运妇指会,设立了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小组,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和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的总机构.各小组在新运妇指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战、抢救难童、慰劳伤兵、训练妇女,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破"五唯"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也是高等教育评价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它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其难点集中在如何对"五唯"的辨识上,痛点则在于"五唯"背后的绩效主义逻辑无法彻底破除,从而其突破点只能寄托于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上."五唯"非一朝一夕形成,是长期以来行政中心主义、管理主义、绩效主义、大学排名和集中管理的复杂产物.其根源在于学术逻辑与行政逻辑之间的冲突,从而在学科评估与大学排名的作用下产生了学术锦标赛,进而在大学出现了"唯科研"的运行逻辑,这为"五唯"提供了生长土壤.治理对策只能从减少评价杠杆着手,减轻大学评估压力和教师学术压力,最终让学术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5.
破"五唯"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也是高等教育评价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它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其难点集中在如何对"五唯"的辨识上,痛点则在于"五唯"背后的绩效主义逻辑无法彻底破除,从而其突破点只能寄托于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上."五唯"非一朝一夕形成,是长期以来行政中心主义、管理主义、绩效主义、大学排名和集中管理的复杂产物.其根源在于学术逻辑与行政逻辑之间的冲突,从而在学科评估与大学排名的作用下产生了学术锦标赛,进而在大学出现了"唯科研"的运行逻辑,这为"五唯"提供了生长土壤.治理对策只能从减少评价杠杆着手,减轻大学评估压力和教师学术压力,最终让学术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在总结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并据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江泽民总书记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五项基本内容,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范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观看待妇女问题、指导妇女运动的具体体现;是妇女运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与妇女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妇女参政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层的原因 ,单靠立法和政策是很难解决的。大众传媒宣传面广 ,受众人数多 ,对政府决策、社会规范和人们的价值判断有着巨大的影响 ,妇女参政亟需大众传媒的支持。而目前 ,媒体对妇女参政的支持还缺乏力度 ,必须改变这一状况 ,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和压力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作用的历史演变,论述了家庭背景对妇女发展的重要影响,阐明了回归家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妇女观的基本命题是坚持妇女“半边天”的价值认识.习近平妇女观的基本特点是主旨明确——凝聚妇女力量实现中国梦,路径分明——圆梦路上锤炼妇女成长成才,保障有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习近平妇女观的重要启示是推进妇女工作中党的领导,强化妇女工作中的妇联作用,把握妇女工作中的妇女特点,深化妇女工作中的互联网思维.习近平妇女观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是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促进妇女发展、凝聚妇女力量以助推中华圆梦的理论指引和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体制变革对中国妇女加强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女性成为"问题"压力下觉醒的群体,"妇女问题"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妇女研究"随之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妇女研究"中去,对这一领域开展学术的梳理和讨论,挑战传统的知识结构,重构女性主义理论,将推进妇女研究的学科化。诚然,女性主义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压力与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