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彝族的族称和历史阶段 彝族的族称解放后统一用“彝”字,最早用“彝”字作彝族族称的是清道光《沾益州志》。彝族在各地的自称或他称多达数十个(参见《彝族简史》)。多数自称或部分他称的第一个字的声母大部分为n(n)或1,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sh或ch、t等。n(n)、l是族称,sh、ch、t为亚族称。亚族称是由人名演变为家支(族)名,再演化为支系名。汉文文献中记载的“夷”有时泛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有时专指彝族。汉文文献中的“夷”实为彝族自称ne或ni“尼”的同音异写。“夷”、“尼”、“宜”在古汉语里同读一音,“夷”与“尼”、“宜”读音相  相似文献   

2.
"濊"字的本义是"大水",濊族所在的位置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二松花江流域、鸭绿江流域,以及朝鲜半岛的江原道和咸镜南、北道。"濊"作为族称,含义是生活在水边的民族。"粟"字的本义也是"水",粟末族所在的位置是第二松花江流域。"粟"作为族称,含义也是生活在水边的民族。喉牙音"濊"曾经发生了到舌尖前音"粟"的历史音变。  相似文献   

3.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且和母文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读音相同或相近。笔者试以“乔”族字为例,把“乔”族字分成具有“高”义、“大”义、“长”义、“曲”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乔”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探源     
通过纳西族象形文字"中"字与原始陶器上的刻划符号、甲骨文的"中"字对比研究,可以认为"中"字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以"木矛"一类的东西投中物体之义;"华"为"粟花",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远古居民主要以粟作农业为主有关;"粟花"为华,有大而美、光明之褒义。春秋时诸夏取"华"之美意,形容享有礼乐文明的诸夏人,"华"遂成为族称,与夏同义。"中华"称谓源于中国诸华,与中国同义,最早出现于西晋武帝初期。  相似文献   

5.
族称是恢复“水家族”的好,还是保留“水族”的好,这是自“贵州省水家学研究会”建立之后在水家同胞中关注的热门话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虽”、“水”、“水家”的来由在民间,不论何地的水家人都自称“sui3——虽”,“水”是他称的音译,又是自称的谐音与义译,也是史称的用字。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自称、他称、史称有如此巧合者,这在中国56个民族称谓中是极为罕见的。民间传说水家古代有“虽柳”、“虽闽”、“虽干”三大支系。这些支系都认定族名为“Sui3——虽”。水语的定语大多是后置式,由此判定这些支系称谓…  相似文献   

6.
百越族称源流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越及其后续民族族称繁多,对于这些族称的来源、含义历来有不同说法,本文结合历史、民族学、语言学材料对百越各种族称进行分类,阐释其来源、蕴意。“夷、越、俚”等称谓为越人自称;“瓯、勾吴、乌浒、僚”等称谓源于百越语“人、我们”(兼作民族自称);洞(侗)、仲、撞(壮)等称谓为“田坝”意,“洞人”(蛮),即为“田坝人”之意。  相似文献   

7.
由族称看回族的民族性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族称角度,由“回”字的释意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了回族典型的民族性格特征,由“回”字的喻意,揭示了回族性格特征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与中国云南省南部边疆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四国的北部山区,散居着种植早谷、玉米为生的一群山民,被当地其他民族称作“卡戈族”、“高族”或“阿卡族”。卡戈族、高族、阿卡族,实为哈尼族。解放前,在我国西双版纳也称哈尼族为“阿卡”。“卡”字在傣语中有“奴隶”的意思,带有侮辱性,所以解放后,我国遵照广大哈尼族人民的意愿和自称,统称为“哈尼族”。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没有村以上的社会组织,甚至没  相似文献   

9.
汉字字族研究,最忌讳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研究者往往不注意字族的时间层次和时代特征,不是从全部事实的总和出发做穷尽式的分析研究,随意举例,徒逞臆说。溯其根源就在于不明汉字字族具有时代特征:汉字字族是在汉语词汇派生阶段,汉字为适应词汇的同源派生,通过母文孳乳分化而形成的。汉字字族,是汉语发展到词汇派生阶段的产物,是词汇派生阶段词族对记录它的文字要求的必然结果,是汉字适应汉语而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认识汉字字族的时代特征是字族理论的重要理据之一。汉字字族的时代特征决定汉字字族的研究必须要有时间观念和历史观,我们认为,我们研究字族的主要材料源于《说文》所收的形声字(含会意兼形声及形声兼会意)。因为我们要研究同族孳礼分化字,就必须要研究发生同族派生词和同族孳乳分化字的时代所产生的汉字,就必须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集中收录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汉字的著作作为语料来源,而《说文》正好符合这个要求。1.《说文》所收字是周秦以来汉字的集大成者,具有代表性、权威性。2.从时间上说,《说文》所收字截止到了东汉以前,时代下限清楚,其出现和使用年代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周秦汉时期。而这个时期,正处在汉语词汇派生阶段和与之相适应的字族孽乳阶段。3.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以一种代表性的语料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利于定量分析,有利于穷尽式研究,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在半个世纪的巴史研究中,巴的字、音、义是一个重点。的确,巴的字、音、义的明确有助于解决巴史研究中的诸如图腾物、族称、族源等问题,当然对汉藏语系民族的研究也是很有价值的。多年来,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自己对巴族之巴意义的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巴为坝”[1]、“巴为石或石穴”[2]“巴为白”[3]、“巴为鱼”[4],加上历史上的“巴为蛇”[5]、“巴为河流”[6]、“巴为植物”[7]等说法,可谓是众说纷法,莫衷一是。如何认识巴族的含义,我以为应将其放入大的文化语境中从语源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  相似文献   

11.
贵州"里民人"是个未识别族体,有的"里民人"取"黎族"为自己的族称可能是出于"里"与"黎"两字读音相近的巧合,与海南黎族没有任何历史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汉族、南方少数民族的悠久交往,壮语方言及其口语,汉、傣等邻族语言的同源及底层,地名的"化石"特性,民族习俗的文化内涵及文献记载等方面对今壮语"板"与今汉语"蛮"的历史渊源再次进行了考察.认为壮语"板"原为古代壮族先民的族称,汉语"蛮"最早只是"板"这个古代壮族族称的音译而非古代汉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中国西南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接触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对东巴文藏语音字的范围、类型、语音特征等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藏语音字主要用来表属相、记数字、东巴教专用词读音标注、藏语音读文献标音字、形声字声符等;类型可分为有标志藏语音字和无标志藏语音字两类,读音基本保留康方言香格里拉藏语土语读音特征,声调已纳西语化。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中的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东巴教长期受到藏族本教、佛教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涉及仫佬族族源、族称、社会组织、语言、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内容。其中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关于仫佬族族称、族源、语言等方面研究薄弱;社会组织等其它方面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3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大”义、“覆盖、蔽藏”义、“无光明、错暗、黑暗、黑”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的几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且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近50个“奄”族字,略作分析,分成具有“覆盖、蔽藏”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这7个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作为附录。并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包括《说文解字》所收录的13个“奄”族字在内的60个“奄”族字与母文“奄”字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的颜色词族中,红色词族是文化蕴含最为丰富的一个词族。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起源于中华民族的尚红习俗。从尚红习俗的形成原因及在生活中的表现入手,能更好地从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角度,了解颜色浓浓的人文色彩以及各种颜色词饱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颜色词。  相似文献   

17.
入木三分     
《阅读与作文》2008,(11):6-6
此语出自唐·张怀璀《书斯: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他曾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人们又称他办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刚劲,历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所以人们学习书法都以他的字作范本,古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序》、《黄庭经》等。  相似文献   

18.
“骆越”、“西瓯”是汉文史籍中,与古代壮侗语民族有关系的族称,这些族称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古代壮侗语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研究古代壮侗语诸民族的起源、发展和分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一直为南方民族史学者所关注。但是,由于这些族称的记音用语与其标志的民族语言不尽一致,再加上年代的久远和文献材料的局限,因而很难确定它们的语源,以致在史学界形成了纷繁的解释。这种情形表明,“骆越”、“西瓯”的语源仍难于取得一致的看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以求得人们的共识,为此,本文运用语言、历史、文化等材料,对“骆越”、“西瓯”的语源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冷印工艺可以任意在纸张、绸缎上一次烫出多种颜色的金光闪闪的金字。用该工艺还可制成不同颜色的立体字,可以广泛用于布标、彩旗、锦旗、人名字画、广告等立体金字制作。镜墨对联可说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时兴对联。其字面有良好的镜面光泽,漆黑闪亮,其质量是市售黑字对联所无法比拟的,可在纸张、塑料、金属平面、曲面上印出油光黑亮的字,是市售对联的一枝新秀,远不比金字对联逊  相似文献   

20.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表征的民族共同体,从“回回”到回族这一转变中,回回含义的变迁复杂、曲折,有必要对回族族称的来源进行梳理,分析其族称及族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