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也有其不利的制约因素。从湖北民族地区现实来看在总体上实现了脱贫,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滞后10~15年。湖北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抓住了重点、攻破了难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遇到异常因素的干扰,社会有可能在未来近30年以内实现全面小康,50年以内达到与全国同步的水平,消除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的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西部民族地区应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以科技进步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养老保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的边缘化在于教育隔离,教育隔离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因素。民族地区新的教育隔离的瓶颈在于高中教育。解决问题的出路在政府特殊政策的引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来看,由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在逐步加大,我国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趋势还在加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要从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入手,缩小西部少数民族与东部地区存在着的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族之间必然会逐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切实改变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间因为文化差异不同所造成的偏见和歧视。而民族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民族关系从地位、本质、功能以及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挥其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又将会起到反作用,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法制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民族法制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应科学认识民族法与普通法的关系,注重民族立法,加强行政执法,提高法律意识.在具体对策上必须重点突出,应重视"非正规化"的法制建设,处理好党的民族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法治观,提高法制宣传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21世纪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21世纪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对发展战略的实施渠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民族经济发展则是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滞后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地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训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诸多原因的限制,22个人口较少民族(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万人以下的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态环境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对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必须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法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落后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的小康。在推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五个统筹”,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推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加强民族立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其切实得以贯彻,并把它作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使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法律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全面小康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运用分工理论的现有成果,以分工的演进为主线,探讨了民族地区全面小康之路上最重要的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本文认为,高昂的交易成本、落后的技术条件、匮乏的人力支持使得民族地区区域内的分工难以开展,区际间的分工也无法深入,从而造成了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封闭性和自给性,形成了该地区低级化的经济结构特征,这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源所在。所以,提高民族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分工经济的发展,就成为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旅游经济是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事关全国小康社会的成败,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这既是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也是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国家对其功能定位所决定的。因此,在建设小康的进程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背景之下,旅游地的农村社区无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社会观念上,都发生了各种变迁。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发展,这种变迁将会是全方位的、更为深远的转变。村民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仅仅是外界的力量在推动旅游地的社会发展。调动旅游地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有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苏联东欧剧变提出了社会主义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要研究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的原因,探讨了什么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什么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文章最后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为可持续社会主义打下牢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面小康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本文在阐述了对全面小康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全面小康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探讨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