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开设的翻译硕士课程"口译基础理论与实践"为例,主要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课程考核、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几个方面,对翻译硕士口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实现育人目标,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课程评价与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有发 《兰州学刊》2003,(6):201-202
课程评价起源于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是课程决策、课程研制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依据。科学客观的课程评价对于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以"5+1"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协同育人教育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方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人们对课程设置中所付出代价的认识误区 ,本文提出“课程代价”的概念。“课程代价”是从课程本体出发把握代价与课程发展的关系 ,为课程设置提供一种理性的新视野 ,促进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界定了课程代价 ,对课程代价的特征做了初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代价的视角为课程设置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暨南大学预科教育开办十年来,从单纯补习发展到全面学习、衔接过渡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落后,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等。改革的主要对策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设计课程;改革核心课程,突出专业方向性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薛超 《兰州学刊》2009,(Z1):233-235
20世纪,世界各国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学前课程也置身其中。改革中产生了众多的课程流派或体系,如陈鹤琴的单元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杜威的经验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瑞吉欧课程体系等,张雪门创立的行为课程是较有影响力的课程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他形成了完整的幼稚园课程理论——行为课程及其方案。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盟博览会高级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霞 《社会科学家》2007,(4):170-172
本论文立足于广西-东盟博览会口译人才的需求,对该地区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本文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广西-东盟博览会专业化高级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以技能/技巧训练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的口译人才训练方法基础上,通过整合口译课程设置体系,加强ESP课程群或口译相关课程群的建设,优化口译教学环境,以构建具有广西-东盟及"泛珠"特色的职业化口译课程体系,培养出能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的英汉、汉英高级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特色明显,蕴含着优势明显的思政资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具有鲜明特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有着立德树人价值指向协同、内驱力外逼力助推协同、辩证统一思维推进协同的内在逻辑。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应基于高校的特点,找准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平台的实践要点,抓好以团队建设开启协同之旅,以精品推广对标协同之靶,以结果复盘增强协同之效,以系统举措确保协同之实的推进、示范、反馈和保障环节,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本文论述了在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专业的各自作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起主导作用,而教学院系是课程建设的实施者,起着主体作用。前者通过一系列导向性工作,体现出它的主导作用,后者是实施课程建设的基础,它是通过实施以师资建设和课程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建设而体现其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法律逻辑学对法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司法实务人员的重视。目前,法律逻辑学尚未形成自己完全独立的体系,法律逻辑学课程与普通逻辑学课程差别不大,与法学领域联系不够紧密。应就法律逻辑学在法学课程中的定位、课程内容,以及体例结构安排、法律逻辑学与法学课程的结合、对课程讲授者、教学对象及教学方法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改革课程的内容及教学,以发挥该学科对法学理论与实践应有的辅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为促进新课改的健康、深入发展,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理,}生精神,加强客观研究,考虑区域差别,立足教育传统;要充分重视教师主体参与的意义和作用,赋予教师对课程决策的参与权和课程的设计权、实施权和评价权;要加强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表扬与批评、满堂灌与满堂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华 《理论界》2006,(11):121-12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实施、管理的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全部所在和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对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戈布三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探索中,调动了方方面面力量,使全体师生都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潜心研究之中,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剑飞 《南方论刊》2010,(3):108-109
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整合”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不明确,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有人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论述了一些课程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经验课程的组织有其理论基础。它主要是针对学科课程的弊端,从个人出发,着眼于教育的本体价值,强调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动性,试图通过顺应和发展人的先天本性的教育去抵制和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反抗当时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理想,达到文化创新的作用。经验课程的组织顺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活动或经验是课程组织的出发点,课程的选择和组织考虑了儿童的天性,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第三类课程。它与学校公开开设的课程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每位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潜在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其以应有的教育地位,使其在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英语和口译同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开设时间却大不相同。综合英语开设在一、二年级,口译安排在四年级。众所周知,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截然不同,但两者却存在着紧密联系,诸多口译能力可以在综合英语课堂习得,综合英语课是口译能力培养的基石。在此主要论述了三种可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培养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课程意识牵动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的基本专业意识。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以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参与意识、课程重构意识、课程研究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开放意识以及课程评价意识。因此,通过营造课程意识的大环境,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自觉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反思实践性能力等途径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在其进程中必然会萌生一定的文化张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张力具体表现为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张力、西方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的张力、多元课程文化与一元课程文化的张力及网络课程文化与传统课程文化的张力.面临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张力,我们应采取有利、积极、合理的文化政策,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并保持适度的文化张力,这既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也是其课程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隐性课程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明确提出“隐性课程”一词后 ,历经近2、3十年 ,现在 ,隐性课程已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公认的术语。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 ,众多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性课程进行了探讨 ,还有些人做了大量的实地研究。这些研究对隐性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也应该看到 ,至今 ,人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特性、作用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方面 ,人们意识到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 ,人们对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尚不明确 ,这意味着隐性课程还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空间 ,或许 ,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变就会给研究带来新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尝试从文化学〔1〕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文化特性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