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社会对人才选择所呈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选才难"的两难境地,在这种背景之下,"校企联合定制人才"的教育模式可能为高校培养具有一定特色和针对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多种地理单元交互下的三国汉中呈现出阻隔与缓冲的地理空间特征。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对汉中的战略地位形成了"股臂"与"鸡肋"两种差异性认知。迥异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双方针对汉中作出了不同的战略抉择与部署。  相似文献   

3.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制度的影响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文章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东汉末年、曹魏和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个阶段,将门阀制度放在不同阶段进行讨论,以找出其政治内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工程化"是指按照"工程化"思维方式设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的一种教育理念。运用工程思维来办教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更多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片面化,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阻碍我国教育的创新发展。教育"工程化"的表现教育规划"工程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推动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其根本原因与现行的高考制度有关,与当前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和高等学校无法满足其要求的矛盾有关;与高校的选才制度有关;与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评估制度有关。要根除应试教育积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高校规模,缓解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改革各种不合理的高考选才制度、社会用工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走马楼吴简看两汉与孙吴的"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汉时期与财政经济政策有关的"调",主要有以下4种用法第一,表示调发、调度;第二,官府出钱采购所需物品,有时也称为"调";第三,作为赋税的泛称,"租调"、"赋调"频繁出现于史籍;第四,表示苛捐杂税.鉴于孙吴赋税的繁重程度及其对东汉赋税制度的保留,鉴于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孙吴进行类似曹魏那样的赋税改革的明确记载,根据现有简牍资料可以认定,吴调也同样是汉调的延续,而与曹魏的户调不同.吴简中即使有按户或户品征收的调,也仍然属于苛捐杂税.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合理成分,吸取百家之长,融通中西人才思想和用人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思想,并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后,把自己的人才思想付诸实施.本文试从"人尽其才则百事举"的重人思想、"使全民皆有科学知识"的普教育才思想、"尚公去私,厥惟考试"的选才思想、"有才有德"的人才标准和"人能尽其才"的任使策略、"官吏为人民公仆"的近代民主管理思想等几个方面,对其人才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人才荟萃的时期,也是各个英雄争揽人才、应用人才的时期。曹操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善于用人,任人为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这一用人政策,是曹魏统治集团建立与巩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门阀制度肇始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形成于魏晋,东晋南朝达于极盛。北朝在其发展中亦学习吸收了汉族之门阀制度,其发展虽不如南朝之盛,对北朝亦产生一定影响。门阀制度给北朝社会带来的弊端,在当时即受到有识之士和下层寒门庶族的非议反对。但门阀制度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封建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维持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和确立,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能力和某种特长、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 ,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较大贡献。人才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结构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 ,具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育才、识才、选才、用才意义十分重大。为此 ,必须清除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