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芃子 《学术研究》2006,(2):126-129
在“全球地域化”语境下,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就不能局限于单一文化的眼光,要积极开展跨文化的多维对话,在不同文化双向往来和互相认识中互补互动;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中国文学被“异”文化吸纳、接受的事例,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镜”,对推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总体中的对话,有直接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尺度与价值     
尺度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秦弓就广义而言,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多是文化研究。但其学术价值与巨大的投入比值却小得可怜,主要症结就在于研究尺度的单一与偏颇、文学本属精神文化范畴,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主要放在这一范畴才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竟...  相似文献   

3.
目前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性”问题的考量存在着歧见,其中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俄国形式主义与解构主义在20世纪一头一尾先后提出“文学性”问题。前者用“文学性”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后者借“文学性”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文学性”。虽然二者都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在“文学性”而不在文学,但终究绕不过“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理解固然取决于文学自身的性质,但也取决于对文学的看法、需要、评价。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性”问题,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派的否定;后来解构主义旧话重提,则与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完全合拍。解构主义重提“文学性”问题,倡导文学向非文学扩张,只是在认识文学本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梯级,它为文学研究向更高阶段和梯级的升迁提供了铺垫。  相似文献   

4.
读了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先生发表于《自立晚报》的《总是听到老调》,深感惊讶、失望和遗憾! 叶先生针对1992年《台湾文学选刊》第一期发表的一组笔谈,在尚未读到《台湾文学史》(上卷)的情况下。就把“使用汉文去创作的台湾文学铁定是中国文学的一环”的正确论断讥为“老调”,并以“双重性质民族结构”,否定台湾同胞具有“中国意识”。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过去,叶先生并非这样看问题。在《台湾文学的悲情·<台湾文学史>的展望》(1990年1月台湾派色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叶先生说:“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民族血统,一个传统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一书,从一个方面认真研究和正确总结了“五四”新文学经验,填补了新文学史研究的一块空白。 吸收“西洋文化”,接受外来影响,这是“五四”时期的文学风尚,也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传统。“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们,无不把译介外国文学作为自己创作和推动新文学发展的首要任务。“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提出过“拿来主义”的口号;一代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是整个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 ,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刘克宽先生的新著《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 ,给当代文学研究带来诸多宝贵启示。“十七年文学”具有极强的政治性 ,所以对“十七年文学”的考察 ,必然要放置在总体化的政治语境中去理解。如果仅仅关注所谓非政治性的文学性 ,那么我们就会在丰富的当代文学话语实践的历史面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贫乏。我们看到本书作者充分尊重文学发展的历史客观事实 ,正是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作为考察“十七年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视角。由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学研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型:从以作者、文本、审美为中心向以接受者、语境、文化为中心转移。在这次转型过程中,本土化了的“文化诗学”和“文学阐释学”起到了关键作用。“文化诗学”的核心是“文化”而非“审美”,旨在拓展文学研究的范围;“文学阐释学”的目标是文本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文化诸因素而不是文本本身结构与修辞,旨在追问“关于什么”和“为什么”。这两种文学研究方法有着相近的学理逻辑,都注重文化整体性关联,强调对话性;都是侧重于“意义建构”而非“发现真相”,都强调“生产性”;对科学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自觉抵制也是它们的共同之处。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各有各的旨趣所在,并不能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发起的“北京中青年学者文化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在京部分从事文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就“21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走向”及“文学与宗教”等当前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语言大学高旭东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他指出:文化研究无疑将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这个热点将会从多个方面深化文学研究,而宗教与文学向来被认为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这个视角可以深化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是研究人类特定文化空间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内容 ,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何绵山先生继《闽文化概论》一书之后 ,近年又推出他另一部比较系统阐述福建区域文化的新著 :《八闽文化》。这本书被列入“中国区域文化丛书” ,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32万字 ,配有 5 0多幅精美的彩照。书的扉页有我国著名学者李侃先生所作的《中国区域文化丛书·序》。全书共 9章 33节 ,包括“福建文化源流和特点” ,“五大宗教在福建” ,“福建文学” ,“福…  相似文献   

10.
张玉璞教授新著《浅酌低唱 :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下称“张著” ,济南出版社 2 0 0 2年 10月出版 ) ,是乔力先生主编“文化中国”丛书中的一种 ,体现了该丛书“浓郁的文化观照反思和多出新见卓识”的特色和宗旨。其开创性的方法价值在于 ,著作在宋词的历史文化源头上取“探本”式宏观评判态度 ,从宋代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对词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态影响入手 ,对词人及词作进行了知人论世的“体认”式研究。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 ,到魏晋“文学的自觉” ,就是把文学与政统、道统分开。魏晋以后 ,宋词则以其“个人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近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在建国后的 30多年里文学研究界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看法 ,即如同王瑶先生所言 :“我们一般都是将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视为近代文学 ,下与现代文学相接 ,而将建国以后的文学视为当代文学。”1这是一种近代—现代—当代的分期方式。但在八、九十年代 ,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于分期问题的看法 ,比如王瑶先生自己就认为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应为 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至 1976年10月“十年浩劫”结束。许志英先生主张将原先的“现代”、“当代”打通 ,将现代文学的上限宽泛地定为《新青年》创刊的 1915年的…  相似文献   

12.
张涛 《河北学刊》2024,(3):68-74
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唐宋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了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交往,海外华人多集中于此,他们多以“社团”形态立根当地,不但数量众多、组织庞大,而且积极参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海外华人社群为切入点研究华社与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可为中国文化软实力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一条可行路径。由于华社在文化含义上的复杂性及其跨学科研究的多样性与艰难性,当下对华社“文化文学”含义的解读规模小、领域狭、队伍弱,急需加强。华社与文化文学关系研究亟待在“五个空间”取得突破:海外华人社群文献辑考、整理与汇总;海外华人社群历史分期及其古今演变;海外华人社群与中国古典“旧文学”;海外华人社群与中国现代“新文学”;全球区域国别海外华人社群“文化文学”案例分析。加大华社与文化文学关系研究既有益于推进“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又可为国家文化战略提供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寡母”形象贯穿了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女性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妇女问题便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鲁迅先生就曾疾呼受封建压迫的女性是做了“无主名的牺牲”。“寡母”一般是妇女中较为弱势的群体,目前学界对“寡母”形象的研究较多,对“寡母”文学形象进行剖析不仅符合关注妇女问题的文化语境,还包含着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本文梳理了学界对国内“寡母”形象的研究,旨在通过文学世界关切“寡母”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4.
前年冬天,读到王季思先生的“苏轼试论”(“文学研究”第四期),就觉得有些观点是颇值得研究的。事隔一年,在一九五八年第四期的“文学研究”上,又读到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篇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四年级黄昌前同志写的“对王季思先生的‘苏轼试论’的几点意见”,一篇是王季思先生的答复文章“关于‘苏轼试论’的几个  相似文献   

15.
杨春时先生的文章《文学本质新论》《学术月刊》1999年第四期),强调“文学与文化的冲突”,“文学反文化,超文化的性质”,容易引起误解。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是:文学本身只能在文化之中,文化的概念天然地囊括着文学,正如水果的概念天然地囊括着苹果一样,又何来其“反”、其“超”呢?当然,杨文的真意在于拈出“文学作为特殊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异质性”,“文学作为异质文化的反文化性和超文化性”。说得再直截了当一点,就是文学与文化观念、文化体系的冲突,以此来界定文学的本质。文化的定义仍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题目,一般而言,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态度、方法--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前不久读了康保成先生的《90年代景观 :“边缘化”的文学与“私人化”的研究》① 、蒋寅先生的《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② 与戴伟华先生的《交叉学科中的古代文学研究》③ ,我非常赞赏他们的看法。康先生的文章涉及古代文学研究的目的 ;蒋先生的文章涉及我们对待古代文学理论、文学观念的态度 ;戴先生的文章则谈到了研究方法。这三篇文章 ,把古代文学研究中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康先生的文章显然是有针对性的。近几年来 ,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似乎感到 ,古代文学的研究被冷落了。它为什么被冷落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比较文学已走过世纪的历程,它随着中外文学与文化对话的开始而启始,随着中外文学与文化对话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鲁迅以其《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开拓了国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先例,并首次确立了‘有在审己,亦必知人”的对话原则。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开中外文化和文学对话的风气,造就了中国比较文学勃兴的土壤。切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便在中国兴起了。1921年,“中国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吴便先生从美国哈佛学成归来,在南京原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门比较文学的课程“中西诗…  相似文献   

18.
钱超英,1958年9月生,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编者按: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暨南大学饶子教授及其领衔的“文艺学”博士点师生一直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们从文化的角度,以比较的方法对“海外华文文学”进行理...  相似文献   

19.
深化香港文学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还合浦国步宽”,九七香港回归是近代史的盛事。就今日文学而言,它标志着香港文学正式纳入中国文学的整体命运。如果说,在此以前同香港的同行一起探讨问题,多少要讲些“分寸”、写些“友情文章”,那么,如今谈论香港文学,已是“自己家里的事”,可以更坦率一些,目的是携起手来,把香港的文化/文学事业向前推进。这是我首先要表达的心绪。这些年来,内地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是颇有成绩的。已经有几部“史”的著述问世,有几本作家专论出版,还有一批相关的评论和论文发表,促进了内地广大读者对香港文学的了解和理解,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自然,某些…  相似文献   

20.
学术名家     
著名文学史家。山西平遥人。早年就读于山西太原进山中学、天津南开中学等。1934年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至昆明,毕业后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文学部,在朱自清先生指导下研究汉魏六朝文学。1946年随校迁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王瑶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研究。他坚持以事实立论,从丰富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