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的实践证明 :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双方互动活动 :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相互学习 ,有利于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互动教学法的原则   1、“教”动原则 ,这里是指确立教师居主导地位的原则。教师为教好学生 ,应熟知学生 ,熟知大纲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多样新颖。教师应把主导性原则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体育…  相似文献   

2.
目前 ,高等工程教育贯彻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就教学法而论 ,有重教材轻教法、重“技术”轻“艺术”、重理论轻应用等倾向。改进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教育。具体的教法可以多种多样 ,但都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重点在于设计合理的案例,提出合适的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的讨论。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法是改变我国传统讲授教学法背景下法科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低下现状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侵权责任法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案例研讨,采取“案例讲授一案例讨论—一案例练习”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将“书本上的法律”与“行为上的法律”有机融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又丰富了社会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基本构架,提出了学生特长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作者认为,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学习《外科护理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实现从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向临床医学实践的过渡。病例讨论教学法以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为特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开发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纪发展要求的21新一代人材,就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中学数学教学上,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通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学习来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数学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抓好“双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浅谈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分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指出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互动式讨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交互性语言教学、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互动式讨论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分析了实施“互动式讨论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是充分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教育是关系到未来医生素质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以下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第一,通过图表教学,把传播知识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广泛猎取知识,为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改变考试重点,增加“思维型”试题的比例,促进思维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主体的心理包含着“智能心理因素”和“非智能心理因素”两个方面。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考察创造性思维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智能心理因素上,忽视了非智能心理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非智能心理因素也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内外有关心理学、创造学、人才学以及潜科学问题的研究一再向人们表明:各种杰出人物的身上都具有非智能心理因素的优秀素质,因为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绝非仅仅限于智能心理的活动,他们的非智能心理因素不仅参与并且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创造性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提问教学法自形成依赖,一直是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手段。由于提问教学法在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上发挥的潜能,它仍然被认为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从交际教学法的特点、提问和互动的关系出发,探究在交际教学法时代,提问法存在的根源以及它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源于智能的驱动——灵感、直觉和想象,研究三者的形成与表现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当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与信息补充、创造意识激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融合、实践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排球课自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法教师讲,学生练的“满堂灌”教学,重点放在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武装学生,不仅使学生达到“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透彻的分析力,科学的预见和敏捷的反应等等特征的思维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认识主体聪明才智的综合反映。 就人的意识本能来说,每个正常人的思维都具有“创造性”。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思维创造性仅仅作为“潜能”存在着,而有些人的思维创造性则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例如:哥白尼以“太阳中心说”的研究显示了自己的思维创造性。而马克思的创造性思维在其“唯物史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灵活综合运用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点拨法”的着眼点在于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中学语文中构思精巧别致者甚多,但这种娴熟的构思技巧常融于字里行间,不易被学生察觉和体会,运用点拨教学法施教,就是使学生从繁杂无序的材料中悟见诸如行文线索、段落结构、语言特色、思维联想等构思的技巧,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点拨…  相似文献   

18.
拙作《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发表后(见《中州学刊》1983年第3期),周慧超同志写了同我商榷的文章《也谈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见《中州学刊》1984年第1期),认为我所揭示的那些特征,只“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因素,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在讨论实质性问题之前,我认为周文这样提出问题,在逻辑上就有毛病。 什么叫“特征”?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显著的标志,是构成该事物本质属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变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对植保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上形成“讲授、讨论、实验实习”三位一体教学法,结合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与人协作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探索,明显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都市环境的类同、交际范围的局限、家庭组成的单一、学业学习的繁重和课外阅读的匮乏,这些状况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 的发挥,以致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字数少、速度慢、质量差”的问题。许多学生望文生畏,文笔枯涩,老师也颇感指导乏术。如何改变 这种局面呢?笔者以为,作文需要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想象能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一粒砂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想象能够使学生“笼天地于形内,措万物于笔端”,从而达到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在 写作中充分运用想象,有利于学生“看”得更细更远,“感”得更广更深,变平淡为鲜活,化腐朽为神奇。这种新的写作尝试不仅能够改 变学生说假大空话的现象,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洞幽察微、见微知著的能力,较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 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常用的想象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