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网络对大学生的成长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就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对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研究,对于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现实意义。经调查,影响学业、有碍交往、摧残身心、道德失范、危害成长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重要表现,鉴于此.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素养、规范网络立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为现代人拓展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为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也有一些不足和危害,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既有很多益处,也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面对网络这种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信息工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缺乏自制力、缺乏自律意识、缺乏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而成为“网迷”、“网虫”和网络牺牲品。这深刻说明,大学生的网络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就开展对大学生上网指导、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网络技能培养、校院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管理等五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邓东贤 《南方论刊》2007,(7):105-105,5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网络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和参与热情。但是,网络上信息资源丰富、来源复杂,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大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色情、网恋等。这些不利因素给大学生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组织网络道德教育、组织健康的网络使用活动、对学生网络心理进行教育等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合理、科学、规范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教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作为伴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本,对其成长起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科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正负面影响,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舆论引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及新兴媒体融合等方面,提出运用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网络的独特魅力 ,向来对新鲜事务敏感又易于接受的大学生对其钟爱有加 ,一旦“触网” ,便迅速地与之融为一体 ,成为我国网络技术受益最早、最广、所受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在网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坚决有效地克服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宋元林同志总体策划、主持的《网络时…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由此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成瘾、人格障碍、感知力下降、伦理道德淡漠和性心理发展畸形等多种心理问题,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己三方面努力,预防和消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并由此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需要多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承担者,所肩负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压力,在求学道路上,人生的规划上会遇到各种荆棘。从多方面客观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以期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1.
涂小云  赵萌青 《中文信息》2013,(10):172-173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采取对策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从网络道德缺失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克平 《理论界》2007,(12):192-194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采取适用于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给大学生道德带来了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探寻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成因,是积极利用网络、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造成了人类对它的依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基础上,就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塑造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大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娱乐、休闲;另一方面,他们对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抵御能力,导致对大学生行为文化的塑造具有不稳定性。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大学生自我修养教育,是规避互联网负面影响,塑造大学生行为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桂芳 《理论界》2008,(11):161-162
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本文着重从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的可行性,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载体的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就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粗鄙搞怪、戏虐谩骂等泛娱乐化信息,污染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网民的网络生存环境。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理想追求虚无化动摇其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功利化淡化其责任担当、传播内容媚俗化拉低其审美品味、信息获取碎片化限制其思维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且具有求新猎奇心理、独特的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作用、一些错误社会思潮推波助澜等因素。基于此,应通过强化网络生态治理水平、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等多种举措,积极抵制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技术促进了大学生的道德进步 ,但也造成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突现。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 ,我们应找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网络的"三无"特性却催生出了严重的网络暴力。因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结构,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拒斥网络暴力,反而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网络暴力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冲击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娜  张雷 《理论界》2006,(5):89-90
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变革,共同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它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占“上网人口”相当比重的大学生现有的政治生活。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混乱,政治态度的畸形,政治行为的失范以及政治责任感的淡化等。本文就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这些冲击和挑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