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依族传统文化精神是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山水田园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稻作农耕生活,形成了布依人独具个性的稻作农耕文明,这种具有明显山水精神和田园韵味的农耕文明,又使其文化内容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礼敬和对人的尊重。布依族传统文化重点体现在天人合一的交响、人神亲和的乐章、山与水的协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传统择吉书古文字广泛流行于贵州、云南等省布依族三个土语区.从结构形式看,这个文字体系包含了象形字、部分汉字和至今尚未识读的字符.用这些文字记载的典籍文献主要内容是择吉日良辰、择方位、占卜等,属于布依族先民的巫书.布依族传统择吉书所使用的古文字是壮侗语族先民古骆越文字.这些文字及其文献,对布依学、百越文明史乃至汉字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布依族是祖国大西南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二百一十二万。据史学家考证:她“是贵州的土著民族”、“秦汉以前称为‘越’一→东汉六朝称‘僚’→唐、宋、元称‘番蛮’→明、清至解放前称‘仲家’。”因布依族自称“布越”、“布夷”、“布依”等,解放后,一九五三年经本民族内部协商,后经国务院批准,才统一定名为“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其次贵州东南部和西部以及四川、云南也有少部分布依族人散居。布依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不少书籍是认识汉文的布依族人用汉字拼写而成。由于大部分是音译、难解其中之意,因而很多文化遗产仍靠口头文学的形式保存下  相似文献   

4.
贵州布依族生态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生 《理论界》2012,(11):66-67
贵州的布依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尤为宝贵的是其中的生态文化。其饮食、服饰、住居、宗教和生活习俗中的各种禁忌都体现了布依族人保护生态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布依族的饮食上多以粗茶淡饭为主,崇尚节俭。其所居住的房屋也多以石块为主,尤其是著名的"石板房"更是合乎生态环保要求。布依族的生活与宗教习俗中的各种禁忌诸如动植物的崇拜、婚丧嫁娶等也处处体现了这个民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5.
布依族丧葬宗教祭典“大竹图腾崇拜”和“用牛祭祖”,其礼与古代中原“太牢祭祖”文化一致.祭典由布摩诵读《摩经》超度逝世者灵魂通过“大竹图腾”升上“天堂仙界”.其认为“人生源于祖先,死后升天是归到先逝祖先身旁”的宗教观念反映出人类特有的恋祖心理.天堂仙界的“宝平地”、“大田”、“宽田”、“层层丘田”、“粽粑”、“笋片”、“吃酒”、“娶媳嫁女”等语言描述,是理想中的布依族古代农业社会的曲折反映.祭期之内,乡邻无偿相帮,热情待客,体现了布依族特别重视孝道和崇尚礼仪,显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6.
湛江傩舞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与祭祀礼仪。湛江傩舞、傩戏、傩面具等均涉及到舞蹈、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等交叉学科领域,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基于粤西乡间的丰富艺术调研,试从湛江傩服饰视角,探析湛江傩服饰的艺术特征、制作工艺及颜色,并做出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7.
罗晏  陈孟超 《江汉论坛》2008,(4):138-140
在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中,服饰最早的功能之一就是借用服饰装扮进行宗教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对所祭祀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崇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宗教信仰对服饰文化有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民族服饰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服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对各民族的服饰有着不同的影响.原始宗教萨满教对各民族的服饰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渝坪 《学术论坛》2012,35(5):174-176
从刺绣的类型、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上探讨彝族服饰刺绣图纹的文化内涵,按图案探讨其中典型的马樱花、四方八虎纹、马牙裹布绣等所特有的象征意义。这些服饰图纹反映出彝族特殊的祖先崇拜和先民图腾崇拜及朴素的哲学观念,刺绣纹样多层次地折射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名片的研究和确认使民族文化特征的把握有了具体的载体,对于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六月六是布依族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有"过小年"之称.其起源与布依族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有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部分文化元素.将布依族六月六与其他民族相同名称节日相比较,同时与布依族内部其他文化事象作比较可以看出,布依族六月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本民族中的流行具有普遍性,并具有很高认同度,在外界的知名度很高,具有担当布依族文化名片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论西欧原始文化巫术图腾及其所表现的人的哲学赵天成,李娟芬酉方原始文化包括巫术、宗教、艺术、道德等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中宗教却是整个原始文化的核心,具有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原始宗教发端于巫术,中间经过图腾崇拜而过渡到多神教。其中巫术和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11.
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崇拜自产生之后,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生巨大的影响,致使各种文化现象都带有浓厚的图腾色彩。人生仪礼也不例外。所谓人生议礼,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在保留图腾信仰和习俗的民族中,人生仪礼与图腾崇拜息息相关,自怀孕至死亡,都是一系列的图腾仪式。  相似文献   

12.
杨雪梅 《理论界》2006,(4):178-179
服饰与着装者的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就是一个服饰审美和设计大师,他笔下人物的服饰具有展示人物个性魅力的神奇功效,书中人物的服饰与其性格是非常契合的。本文试以其中几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服饰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山东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永洲 《文史哲》2002,1(3):152-158
近代山东的服饰变迁,是政治变革、西俗东渐和文明开化的产物。以新潮服饰为先导的多元化服饰结构的形成;服饰上华夷大防的消失;服饰新潮的领导者由个体名人、妓女,转变为具有高层文化素养的学界群体,都反映了山东服饰近代化的进程。然而,服饰变迁又来自中国国情和传统服饰文化“根”的呼唤:实现民主共和的革命与“易服色”成为跨越时代的知音;剪发易服暗示着帝制与共和的抉择,曾被人讪笑的“大脚”适应了男人的审美要求;等级服饰框定的审美是一种雷同型的和谐美,而不是超越型的反差美。步履蹒跚的山东服饰印记着山东人重礼义名节、自尊自信、保守内敛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古歌作为布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布依族绵延持续的文化根脉,她传承了布依族历史,寄托着布依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先民在传统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先民们的"创作"不可能不被打上时代烙印,这一"烙印"就是古歌产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古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傣族地区存在狮图腾崇拜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说,傣族没有形成狮图腾崇拜的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傣族狮崇拜也不具备图腾崇拜的表现和特征,傣族历史上留下来的与狮子有关的雕刻、传说以及现代人们文身的狮子图案都不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傣族对狮子的了解来自佛教,傣族的狮崇拜主要在佛教崇狮习俗的影响下形成,是一种灵物崇拜。  相似文献   

16.
神人以和:上古图腾服饰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古服饰充当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通过神人关系关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跟图腾有关的服饰,既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又在对"神人以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人获得群体认同感,增强同一部落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神人以和"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服饰艺术中,是服饰各元素的协调有序、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人口约二百万,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南自治州、兴义地区、安顺地区和贵阳市。此外,毕节地区、六盘水地区、黔东南自治州也有一些布依族居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中,布依族人民以自  相似文献   

18.
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发生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发生转轨的关键历史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及文化嬗变的探讨,对于解析近代女性服饰变革的潮流性特征及服饰文化的价值依归,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苗族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强大的生命力来自苗族服饰的生态特征.首先,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苗族服饰在制作和穿着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其次,作为文化载体的苗族服饰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生态美学意义;最后,从苗族服饰的社会功能看,它也具有生态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状况,为培养提供依据。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