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普及、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其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时代内容,并促使它在深度中国化中得到不断增值、升华和跃迁的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应对当今世界新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要,是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将其与人的社会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将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并反过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唯此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双向互动与实践整合,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学视野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制度建设防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简单化、庸俗化和非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三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经验.三者有机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当代中国,三者有机统一于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的系统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以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邓小平理论作为创新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8.
共享发展理念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代际遇,标志着中国道路和现代化的统一.共享发展激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生机,全面从严治党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命运.两者的统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概念的深入解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的层次性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三个层面的"大众"为对象,分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5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勇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本固基的伟大工程,要基于时代主题和实践主题的转换和发展,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着眼于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大众化的话语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差别必然出现不同范式。所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确立人本范式取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以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其形成与发展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相关。其中,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较大:孙中山民生史观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孙中山师马克思唯物论之意,倾及中国国情,在不少方面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唯物论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奋力开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特定时期主要矛盾的解决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坚持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的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历程赋予我们的深刻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征程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应深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表达方式,它不仅反映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范式转变导致了我国话语的变化,公共话语随着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实现着重塑,新话语在实践中不断解读着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伯恩施坦主义是反对社会主义革命,鼓吹阶级合作,主张渐进式改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改良主义。伯恩施坦提出了"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资本主义适应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普选权可以"成为使人民的代表从人民的主人转变成人民的真正仆人的工具"等颇有影响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地、堪称有体系的修正,因而认真研究、解读伯恩施坦主义,并对此加以评析是当前我们准确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潜在危险的重要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广大人民大众为对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准确了解人民大众的知识结构,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用人民群众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解释,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这样,就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早在青年时期陈独秀对中国的社会现状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认为中国处于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人民与这两者的矛盾突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陈独秀在接触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开始不再排斥社会主义,不过在这一时期他将救国的根本出路放在国民性的改造上。  相似文献   

20.
王令金 《东方论坛》2011,(4):7-14,46
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传至中国,使得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革新。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对农民阶级平均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革命斗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