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市场需求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导向规划理念,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研究环城游憩带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提出指导该市及同类型城市环城游憩带景区规划的系列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心城市市民周末近程出游需求潜力巨大,但近程旅游市场并非卖方市场,投资应注意规避风险;(2)客源市场对目的地选择有明显偏好,市民出游目的相对集中;改善交通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是提升景区竞争力的关键;以旅行社为媒介的景区推广模式存在局限;(3)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会增加旅游消费总量,长假期间仍有相当比例市民可能选择近程出游,设计景区容量时须综合考虑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2.
景区确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对客源特征的深入研究,寻找其规律性.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园景区的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客源地特征、游客特征、游客的行为决策方式、对清明上河园的开放评价四个方面对其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部分清明上河园客源市场重要规律性的结论,为其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客源市场和游客消费行为特征,是确定森林旅游目标市场定位,优化森林旅游发展要素配置和旅游产品规划布局,制定森林旅游发展战略和对策的重要依据。以郴州市森林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携程网、马蜂窝旅游网、新浪博客、百度旅游等国内主流游记抓取相关游记和点评,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郴州森林旅游市场特点、客源市场、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及对郴州森林旅游形象感知评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郴州森林旅游市场具有游客对森林景区关注度高、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和自驾游游客多、暑期旺季特征明显等突出特点,且存在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产品供给不足、景区口碑有待提升、服务及设施有待优化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优化森林旅游产品供给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森林休闲、度假与森林康养发展,加强市场营销和特色品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游客体验的虹口漂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都江堰虹口漂流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巨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壮大.以游客体验为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游客参与漂流活动的动机和体验、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旅游特性,可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细分游客市场,以年轻的自驾车族为主;(2)突出景区特色,着力营造休闲旅游环境;(3)景区应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并积极宣传,以提高景区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最邻近点指数、集聚分形维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这四种集聚特征模型,对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在空间上表现出内密外疏的状态,都市核心区是人文景点的集聚区,自然景点则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以森林公园、温泉等为主.提出了“疏通文化景区脉络,打造环城观景走廊”,实行“藤结瓜”型旅游景区集聚发展格局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是旅游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以国内5个旅游社交网站的游记文本为数据源,借助ROST CM、Gephi和ArcGIS等软件,探究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特征:游客感知北京景区空间结构发展不均衡,中心聚集效应明显;(2)时间特征: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重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3)演化特征:游客感知景区聚类程度整体有所增加,游客感知景区呈由中心向郊区扩展趋势,文化旅游成为新趋势;(4)大事件后的积极效应会对目的地形象产生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时效性;(5)游客对北京目的地形象的情感感知呈现积极情感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游客满意度影响游客对景区的形象感知、推荐、投诉以及重游意愿等.经过考察,选定太原市的晋祠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消费行为特征和晋祠游客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满意度人口学特征的差异,并采用IPA定位分析法对构成总体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进行定位分析,从而找出影响晋祠景区发展的薄弱环节,同时提出该景区旅游市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是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内容.以皖西大别山为例,寻找高重游意愿群体,选择最合适的群体作为目标市场并通过交叉分类研究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以年轻型为主,成年型次之,国内旅游发展空间巨大;关注特定人口特征下的目标游客群体可以将重游率提高200.9%;目标游客群体的态度、行为特征与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一致,但在人口学特征上有较大差别;目标市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游客和具有本科学历且已婚有成年子女的游客均是被忽略的重要细分群体.  相似文献   

9.
山岳型景区在我国旅游发展及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游客评论网络文本分析安徽省5A级山岳型景区的形象感知与情感表达,结果显示:自然景观是形象感知的主体,游客对景区产品体验、形象感知及情感表达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感知高频词为景点、设施、服务和体验4大类目,且呈长尾型分布;语义网络图呈“核心—边缘”状分布,整体呈以景区、风景、缆车为节点的三核多层格局,各景区呈以景区名为节点的单核多层次格局;情感表达积极占比较高,中性和消极占比较低;在旅游要素满意度中,对住、行、游、娱的满意度较高,对食、购的满意度较低。当前,应通过宣传特色资源、提高景区形象辨识度、推动设施环境建设、推进产品创新开发等措施,不断提升景区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调研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 :(1)简要交代龙脊地区概况和开展龙脊景区调研的缘起 ;(2 )对龙脊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3)龙脊旅游开发现状及龙脊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4 )提出建设龙脊壮族文化生态村以实现龙脊可持续旅游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忽视了对游客的管理,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如环境污染、文物的破坏、游客的投诉等等,给旅游景区造成了重大损失。在这些由于对游客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中,旅游景区失去的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游客对景区的信任,从而使景区的经营活动陷入困境。因此,正确引导和管理游客的活动,已成为景区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阐述了游客管理的一般含义、特征、主要内容及当前的管理对策,并针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175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洛伦兹曲线等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很不均衡的地级市分布特征,其空间分布类型偏向于凝聚型,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龙岩、厦门;(2)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时间演变过程分为2001-2008年的平缓增长期和2009-2015年的快速增长期,其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泉州-厦漳泉-福泉龙"的阶段势态,各地级市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开差距。根据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两个方面提出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众多景区以其品牌的高知名度和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导致景区内旅游高峰期出现严重的客流拥堵现象,因此旅游旺季景区游客的控制和调节成为景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从智慧景区视角,在分析国内景区游客分布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景区游客时空分流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分流理念、运行机制、分流功能的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文章指出了该体系对传统景区旅游服务系统的提升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是主题公园类景区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乐和乐都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时间结构及旅游者类型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度假群未来客源市场开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郊木兰山风景区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臻于完善,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通过对木兰山风景区的客源市场的分析,认为其开发重点应放在武汉市及周边市民市场上,并树立其宗教圣地和度假区的形象。二级市场即开拓市场,主要放在学生市场的开拓上。树立其郊野风景区的形象,以满足广大学生求知和放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形象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景区形象研究正成为旅游景区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研究提出了旅游景区形象五维度测量模型,并建立了旅游景区形象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的影响机制模型。数据研究表明:⑴笔者开发的旅游景区形象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组合信度、收敛效度、整体拟合度;⑵旅游景区形象各维度对游客满意与游客忠诚存在不同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对于开展旅游景区形象管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用户的激增等为智慧旅游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智慧景区的发展是智慧旅游的直接体现.选取开封清明上河园为案例,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分析发现,清明上河园的智慧化建设主要概括为游客服务与综合管理、电子商务与导航、新媒体营销与宣传3个公因子,且整体呈现较满意状态;在因子分析基础上,对游客进行聚类,最终归为观望型、传统观光、深度游三类游客,这三类游客在游园次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从这三类游客市场出发进行讨论,为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的深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游客增长上限、饮鸩止渴、社区-景区互动三个系统对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游客增长上限基模刻画了游客数量、景区收入、景区接待能力、景区资源承载力、门票价格之间的系统反馈关系;饮鸩止渴基模描述了面对发展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在景区开发旅游地产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影响;社区-景区互动基模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而形成的社区、景区双赢的系统反馈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结合2013年《武汉旅游市场调研报告》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Dod指标、客源吸引半径、地理集中指数和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指标,系统分析了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具有客源市场相对稳定、呈"十"字型的圈层距离衰减显著、空间使用曲线由Bolzman型、U型曲线和基本型曲线复合而成等特征,最后,从区位和交通可达性、市场空间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冰雪气候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冰雪旅游发展迅速,对冰雪旅游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净月潭景区为案例地,以冰雪旅游者为研究为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分析了冰雪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的一般特征。结果表明:(1)冰雪旅游市场的性别结构较为均衡,旅游者以中青年为主,具有高端职业、较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2)冰雪旅游市场以近程市场为主,远程市场为辅,近程市场与远程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结构特征明显;(3)冰雪旅游者动机与活动偏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交通选择与客源地结构保持吻合,但旅游者的满意度较低与重游意愿较高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