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乡土妇女生育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具有明显早婚、早育、多育的特征.从有关统计资料和口述史的记述来看,民国乡土妇女的生育条件简陋,缺乏安全保障,生育致死率高,妇女生育状况普遍被漠视,生育意愿也无法被满足.妇女糟糕的生育状况与民国乡土社会农民普遍赤贫化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性别观念.正是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观念以及基于此的社会性别分工,使生育成了妇女单方面的事,进而导致妇女的生育和生育的妇女完全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关市场经济与农民生育观念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就此本文作一点初步的分析研究.一、新的生育观念在逐渐形成生育观是人们对生育行为的看法(它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观对生育行为起支配作用,有什么样的生育观就有什么样的生育行为.社会的经济因素对生育行为有决定性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生育观这一中介环节来实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佳木斯市广大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成分日趋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已难以概括人口控制的社会经济基础,农民的生育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震荡,正越来越多地受着市场机制的调节,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属性和特征所决定的.1.从市场经济的调节性看对农民生育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其本质特征是市场经济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因此,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的人口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同样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的.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广大农民某  相似文献   

3.
广大农民对现代性的全面认知和真切认同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民观念世界的现代化。对于被挟裹进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农民来说,这一过程则是一个被动的、无奈的过程,充满了彷徨、碰撞和冲突。在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不同年龄层的农民,由于历史背景、传统思想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在生育观、教育观、经营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民观念世界的差异也影响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F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建立关于中国农民的生命周期模型 ,并以该模型作为资源约束 ,运用收入最大化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民的养老模式与生育决策的关系。分析表明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 ,农民倾向于低消费、多生育、轻教育的生活模式 ;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更强烈的多生愿望 ;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中国农民的养老和生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民生态道德是指其在生活生产中树立起来的尊重自然、自觉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道德观念.它包括与生态环境平等观、生态环境建设观、代际平等观、生育节制观.农民生态道德作为现代化新型农民的一种必然道德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大局观念、长远观念,使农民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引导和组织农民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为农民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创立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丹 《山东社会科学》2002,8(3):124-126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及生育文化紧密相关 ,但追本溯源还在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和宗族体制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生育观念和人口增长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口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阶段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区拥有80%以上的人口,且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水平不高,农村社区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备,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深的农民生育行为的转变尚需较长的过程等。但人们往往忽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广大农村社区某些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要重新认识“重男轻女”生育观笔者把“养儿防老”、“(认儿子)传宗接代”、“为了(男)劳动力”等看重生儿子的观念在此合称为“重男轻女”生育观。“重男轻女”生育观是我们时下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的思想障碍。过去学术界对“重男轻女”生育观多用经济目光去看待,所以过去解决“重男轻女”生育观问题总是局限于用经济措施,如建福利院收养老人,对农民也尝试退休制度,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等用以对付“养儿防老”观念。对“为了(男)劳动力”观念,则实行让步政策——允许农村独女户生二胎以照顾其实际困难。对“传宗接代”观念更是只能靠那空洞的说教。说到底,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下,我们制定的转变“重男轻女”生育观的对策是残缺不全的。面对控制人口的急切需要,笔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长久思索,认为要重新认识“重男轻女”生育观,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一、“重男轻女”现象是“父系制”的产物,“重男轻女”生育观只是社会“重男轻女”现实在人们观念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社会中的文化实践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婚姻仪式的现代化、丧葬礼仪的取消以及农民生育观念的理性化和人生任务观念的具体化。农村文化实践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后果,使得农民在市场化背景下只具有现世感,而缺失了历史感和未来感,农民的生命意义系统也不断弱化,进而带来了农村社会在秩序整合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语境中“农民”一词隐含着的愚昧、落后等具有文化贬抑性的观念,在中国这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性理论参照系下,基于传统与现代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推论所形成的。这个被现代性话语权制造出来的观念所带有的对农民的歧视和批判,忽略了农民的真实现状和利益。对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农民”一词的观念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并使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理论认为,农民的生育偏好取决于传统的生育文化,经济效用、功能需求、生育文化、生育需求理论能够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农民"多生、早生、生男"的偏好及其行为,但是无法解释当今农民"适度生育、生男生女一样、打死也不多生"的偏好及其选择.社会解构模型则能够较好地解释当今农民的生育偏好和行为,经济解构、文化解构、需求解构从反方向侵蚀、消解农民的传统生育文化,从反方向影响、冲击农民的传统生育偏好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边区农民法制教育是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边区农民法制教育从边区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平等观念,推行男女平等,第一次在中国农民的观念中种下了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种子,培养了中国农民的规则意识,激发了广大边区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边区和谐,为当代社会主义农民法制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与中国农民生育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纪之交,中国人口控制的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对深受传统文化濡染的中国农民来说,文化因素对其生育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后者作为文化的心理层面,是文化成为类型的灵魂。被称为传统文化的东西,表示一种观念之流和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在深受数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洗礼的中国,最为保守的精神文化,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仍有着生命力和潜影响力,并业已积淀为普遍的心理——生理素质因素,时刻规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其中的传统生育文化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到后来从生育出发而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经年累月,在农民最深层的心理意识中积淀,使他们将生育视为一生中重要的事业,是生命逻辑中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状况的变化,但随着文化基因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人口观念亦对中国人口政策具有某些影响。通过梳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发现古代中国人口观念属于扩张性的,即努力增加国家人口总量以期增强国家力量,从而不会对民众的生育进行控制,甚至会努力吸引其它地方的人口来到本国以增加人口。此外,中华传统人口观念中重男轻女的理念对于家庭生育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当代计划生育政策会受到传统人口观念中某些消极思想的挑战,但业已纳入到能够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之中的人口发展规划必然会对经济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先进生育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敬海 《理论界》2004,(4):129-130
一、先进生育观的含义 先进生育观反映的是生育文化、生育行为的进步方面,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分析生育观念、生育文化应从生育、生育观念、生育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 1.生育。狭义地讲仅指“分娩”这一极短过程,广义地讲它还包括这之前的择偶、结婚、怀孕和之后的抚养、教育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繁衍后代一系列行为过程的有机统一。 2.生育观念。是人们在生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生育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生育目的意义的认识;对生育孩子性别偏好的看法;对生育孩子数量的期望;对生育孩子时间的选择等等方面的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对新疆维吾尔族就目前的生育状况及生育观念进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晚婚、晚育观念逐步形成;传统的"多子多福、后继有人"的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经济、文化导致对男性孩子的偏好。  相似文献   

17.
正公与私的问题,是中国政治哲学与实践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公与私,不仅是一个看法、一种观念、一套规则,而且是形塑地方社会秩序的文化认同性力量。熟人社会里农民公私观念的表达,具有层次性、伸缩性、价值性和规范性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属性。理解农民公私观念的四重属性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机制,既有助于理解乡土中国社会里的农民行为逻辑与熟人社会的秩序形成机制,也有助于理解村庄里的政治社会生态与政权建设的地方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五千年前就进入了父系社会,产生了重男轻女观念和生育性别选择技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这些行为和技术可靠性不强,因而在实践斗,溺婴是最主要的性别选择方法.生育性别选择是古代社会人口与资源矛盾的产物,政府对生育性别选择多持不赞成的态度,但由于不能解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因而政府的干预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民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有:维权意识不强;对法律的遥远感和不认同感;封建思想严重;违法犯罪相对突出以及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等方面。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是: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良法的统治观念;法律的最高权威观念;勇于维权的观念。法治意识的培育途径主要是法制宣传和教育,应从宣传和教育的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探讨了生命历程阶段、社会经济地位对生育性别偏好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男孩偏好,城市居民的性别偏好受到了生命历程、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的影响,处在主要生育期(25—34岁)的人有着更加强烈的生育男孩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但是研究发现同时表明,随着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的提高,女孩倾向越来越明显,这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育观念和性别观念。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的男孩倾向已经大大弱化,这表明随着职业、生活环境和社会网络的变化,农村户籍居民的生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