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如果没有在新诗由“破格”到“创格”的转折点上出现闻一多,我们的新诗“创格”时间表也许会改写。人们一般习惯地将闻一多的创格理论仅仅理解为现代格律诗理论,这其实是一种对闻一多的狭窄化把握。基于倡导“建立新体中国诗”,闻一多对许多诗学范畴均有所开拓,这些开拓对于自由诗的美学建设同样也是一份丰厚的学术资源。第一,格律诗与自由诗。在新诗发展史上,闻一多并非第一位提出现代格律诗理论的人。陆志韦以降,有好几位诗人都是此一领域的先觉、先行者。然而闻一多却是系统、完善、深入、具体地提出现代格律诗理论的第一人。再加…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中,在新诗原野上,误解新格律诗的云雾飘去浮来很有一些。涉足新诗理论界,我们不难看到这类意见:新格律诗,“至今仍在虚无飘缈之中”.“关于新的格律的设想几乎”“变为空想、空谈”。“诗蔑视法则和题材”。“历史上有出息的诗人和诗论家无论在创作实践还是诗歌理论上都是反对格律束缚的。”“现代的沸腾的社会生活和多变的日趋复杂与严密的现代语言使诗人写不出现代格律诗。”“诗摆脱格律的束缚倾向散文化,追求一种散文美,如此方能无拘束地表现这个时代千变万化的事物.”按照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可以认为一切研究对象都是一个系统.此文拟  相似文献   

3.
新诗自诞生以米,除二十年代中期起有一段时期新格律诗是主流外,其余时期,自由诗都是新诗创作的主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建国后。不满于这种情况而有志于打破自由诗长期当主流局面的,建国后首推提倡新诗应有“典型的诗行”的诗人兼文学史教授林庚,其次是提倡“现代格律诗”的何其芳和立志创造“新格律诗”的卞之琳。从开国初期到一九五九年,林庚写过八、九篇关  相似文献   

4.
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主张,是对我国新诗理论的一个重要建树,不应让它被否定性的意见所淹没。 许可同志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一期的《论新创格律诗要求行的字数整齐》(以下简称《整齐》)声言,按照何其芳的主张写的诗“不成其为格律诗”。刘再复、楼肇明同志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三期的《关于新诗艺术形式问题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亦断言:“新诗不应有什么既定模式,也不必要求它改变节奏和韵律较为自由的倾向。”如果要从何其芳的“探索中取得教益,倒是觉得不必一定要重蹈他……的足印。” 对何其芳现代格律诗主张的这两种否定性意见,笔者认为必须提出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5.
新格律诗倡导诗歌格律,对新诗的发展具有规范意义,但也存在着对诗歌音乐性理解狭隘的不足;同时,新格律诗体现着中西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与融合,其理论思维兼具东西诗论特色,格律形式受惠于中英格律诗歌传统;新格律诗所体现的艺术精神,既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也深受英美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诗人精神结构的外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格律诗是螺旋式上升的动态体系,经历两个主要阶段,存在着三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内在机制。其每一后项能反映出前项与某一发展阶段的某些特征,体现出历史的延续与开放。本文试图把现代格律诗置入发展着的中国诗学体系中,置入现代化的世界文学范围内考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叉度上探索、追踪现代格律诗的民族化、现代化轨迹。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诗歌渐入低谷,人们关注的目光逐渐转向了现代格律诗.论述了新诗的危机能从形式建设,特别是现代格律诗中找到出路.现代格律诗既与我国古典诗歌传统血脉相连,又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契合.而且经过众多诗人和理论家的努力,它已经不断成熟并日趋完善,是新诗再也无法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宋湘绮 《船山学刊》2009,(3):197-200
词文体离新诗最近,其“弱德之美”蕴涵着问题意识和批判力,其独立于集体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自由精神和原始的民间品格吻合了现代艺术所期待的“体”,“长短句”、“自度曲”与新诗的形式和创作理念遥相呼应,其脱胎于音乐和格律诗的形式原则包含着我们民族诗学乐感的精髓。当代旧体词现代性的发育正促进着使新诗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现代民族诗形”的诞生,诗体多元化是诗歌发展的历史真相。也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兆平 《文史哲》2003,12(3):24-31
中国现代格律诗派关于新诗形式理论的构建 ,缘起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隶属于新古典主义思潮 ,其间构成逻辑的因果关系。以闻一多、邓以蛰、梁实秋这一“三套马车”群体为主 ,在 192 6— 193 1年间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思潮。只有把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建构纳入这一思潮中考察 ,才能探明缘发的起因 ,才能符合新诗发展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格律实际上包含了“格”(体式)与“律”(音、韵)两个方面。历代诗人讨论格律,大多着眼于“声音模式”的建构,从2 0世纪2 0年代的“格律诗派”到5 0年代的“现代格律诗”,其主要关注点也在音、韵方面。但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声音、形象、意义等多方面的要素,既有建构声音秩序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诗歌渐入低谷,人们关注的目光逐渐转向了现代格律诗。论述了新诗的危机能从形式建设,特别是现代格律诗中找到出路。现代格律诗既与我国古典诗歌传统血脉相连,又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契合。而且经过众多诗人和理论家的努力,它已经不断成熟并日趋完善,是新诗再也无法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王丽玲 《河北学刊》2004,24(3):122-122
一般说来,凡讲究声调平仄的(泛指依从各式平仄或曰平仄律的) ,除唐诗、宋词、元曲以外,骈体文、赋等皆可列入“格律”诗类。格律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式,其在古典文学中的成就是享誉世界的。仅就民族性、艺术性、思辨性、综合功能开发性而言,格律诗传承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抒臆、高雅、隽永的文学形式。从“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到进入新世纪的、以中老年为基干的全国性“古典诗词热”的显现,表明“格律诗”具有强劲的活力与老少咸宜的持久魅力。其一,具有广泛而优雅的怡情性。中国之所以被誉为“诗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谈诗的文章认为:诗的散文化不仅是合理的,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是诗的“散文美”的表现;提倡格律和现代格律诗,是“缘木求鱼”、“划地为牢”,搞“形式纪律性”和“统制政策”;“整齐”、“押韵”、“能唱”——诗的“音乐美”已经是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成了不合身材而应予弃置的旧衣服了。等等,等等。 事情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何其芳同志在《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对于新诗的格律,提出过这样的主张: 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的押韵。是不是除此而外,在格律方面还有什么应该讲求的呢?我想,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都是可以研究和试验的。特别是写诗的人的实践,恐怕主要依靠它才能把我们的新诗的格律确定下来,并使之更加完美。在实践还很少的时候,我反对给我们的格律诗作一些繁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邹绛同志寄来了他编的《中国现代格律诗选》(重庆出版社出版),叫我不由得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邹绛同志早在1948年就写过十四行与别的新格律诗,也是译诗勤奋的翻译家,对于欧洲歌诗的格律很熟悉,由他来编选一本现代格律诗选应该说是非常恰当的。现在这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诗学的两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诗学面临两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当前诗歌精神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提升自由诗、完善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是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两个前沿问题关系到新诗的兴衰,甚至关系到新诗的生死存亡,现代诗学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自由诗和格律诗是诗歌形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代表着诗歌形式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当前,我们尤其应该着重于新的格律诗的发展。 格律诗是和非格律化的自由诗相对而言的,这两种形式在诗歌发展史上各有千秋,至今仍然并存着。《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开端,基本是一种自由体的诗。以后在诗歌发展过程中,从四言、五言到七言,逐步形成了较严密的章法、句法、音律要求等规则,随着诗歌形式的逐步成熟,后来才出现了格律诗,并被作为一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8.
董晓华 《兰州学刊》2008,(3):182-184
早期英语格律诗的翻译和现代新诗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白话文刚刚作为现代诗歌语言,因此早期英语格律诗的汉译凸显了汉语诗歌诗律方面的一些关键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译者对现代汉语诗歌诗性美的构建。他们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找到了原文诗律表现的基本规律和模式,这些规律与模式现已成为英语诗歌翻译中诗律表现的基本方式,同时也为新诗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论新月诗人的诗学探索及其文学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性节制情感、创格律熔铸诗性,是新月诗人顺应新诗发展要求做出的诗学选择。尽管新月诗人对“规范”的利用并未表现出充分的艺术自信,但新格律诗的出现,至少代表着新诗发展的一种向度和可能,其诗学贡献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20.
“五四”诗坛上,“新月社”诗人闻一多,以他立论坚实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论主张和“形质兼具”的诗歌实践,树起以“和谐”、“均齐”为主要审美特征的格律诗风的艺术大旗,在新诗诗坛上闪烁出夺目的光芒。而“新月社”的另一代表诗人徐志摩也左进一步实践闻一多“三美”格律诗论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云游》,在诗歌风格上表现出“轻灵飘逸”的独特的艺术个性,恰同闻一多诗歌风格的“道劲凝重”形成鲜明的映照,给新诗艺术带来一阵轻风,一从活水,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