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好周末》杂志的女编辑朱迪丝·惠兰(Judith Whelan)是在2006年12月6日找到特约记者艾里克·埃利斯(Eric Elis)的。几句简单的交待之后,两人都开始为一篇刚刚有了些粗略构思的报道兴奋不已。这篇报道是有关邓文迪的。邓文迪生于山东,在江苏徐州长大,是当今世界最有争议的女人之一。她的丈夫控制着福克斯电视网等众多的传媒品牌,还有望将《华尔街日报》收入囊中。她的丈夫就是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一个域名为Dengwendi.com的网站给邓文迪的注解是:“她,一个曾经创造奇迹的女人,会是未来的传媒女王吗?”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10,(9):4-4
男人说:“如果想让女人把秘密守上一辈子,简直是天方夜谭。”实际上,这些话不过是男人们的一己之见: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该国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秘密,女人甚至连最亲密的朋友也不会说。从这个角度看,女人更容易保守秘密。  相似文献   

3.
她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众所周知,但这个给了我们撒切尔革命的女人现在是她从前的本人的悲哀影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几乎每天在报纸上被人提及,但这些报道始终与撒切尔主义或者撒切尔-代有关。撒切尔仍是一个偶像,但这个实际的女人已被人抛弃和遗忘。  相似文献   

4.
作为广西时尚界的一姐,沙小丹是一个很有气场的女人,与她在一起,你会不知小觉被她吸引;她的观点,她的想法,她对生活的感悟,对女人角色的理解,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她的优雅,她的知性,就像她和她衣橱的故事.在她看来,衣橱是一个女子从女孩成长到女人的物的见证,它见证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承载了女人一生的梦想.在这小小的空间,一套衣饰就是一个人或悲或喜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光辉生涯》是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反叛婚姻的丛林少女西比拉的艺术形象。在西比拉生活的世界里,婚姻如同一根绳索捆住女人的手脚,让她们乖乖地做男人的奴隶。女人的悲惨命运和男人的所作所为,使西比拉坚定了永不嫁人的决心。小说描绘的图景是一百多年前澳大利亚的丛林生活,但它所反映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叛逆精神远远超越了它的国度和时代。作为澳大利亚女权运动的先驱,迈尔斯.弗兰克林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头。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说,女人傻起来是没有底的;我说女人羡慕起女人来,也是没有底的。女人时常听到同事对自己夸耀她的丈夫,内心充满羡慕。自己的丈夫怎么就不那样呢?有一次她穿着裙子上班,拉链坏了,  相似文献   

7.
朱迪丝·赖特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诗人,她以卓越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为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全面解析赖特的诗作可揭示她的文艺观点、创作题材、哲学思想及其独具一格的艺术性.而这一切表明,她无愧为澳大利亚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朱迪丝·赖特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诗人,她以卓越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为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全面解析赖特的诗作可揭示她的文艺观点、创作题材、哲学思想及其独具一格的艺术性。而这一切表明,她无愧为澳大利亚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按她自己的形象>是依婉·伯兰的第三部诗集,体现了伯兰挑战诗歌传统、重塑女人形象的思想.在这部诗集里,伯兰探讨了诗歌传统、女人地位和身份确立的问题.伯兰对爱尔兰的诗歌传统及其对女人的描写提出了质疑,试图在她自己的诗歌里按照女人自己的真实形象塑造她们;同时,挑战诗歌传统、重塑女人形象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为她在排挤女性诗人的爱尔兰诗歌传统里寻求自己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女人真正当作了人,《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有血有肉的人,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女人,一个受到了压迫敢于反抗的女人。作品中虽然存在着“揭其恶“的事实,但也存在赞其美、颂其能、哀其不幸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她在“毒设相思局““机关算尽“、“调包计“扮演的角色,解读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性格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俗话,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然而对于曾以“铁女人”著称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来说,做普通女人比女强人更难。这位现年72岁的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如今做第一“前女首相”也有些年头了。最近,这位曾在英国政坛显赫多年的女强人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和《萨迦》杂志的专访时,坦露了她从政坛女强人走到普通人中内心所经历的孤独感。她说,她最难忍受的是人们与她疏远、政界不把她放在眼里和无法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12.
《我的光辉生涯》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迈尔斯·富兰克林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西比拉反抗婚姻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在西比拉生活的父权制社会里,婚姻是导致女人成为男人奴隶的罪魁祸首,她不愿成为牺牲品,勇敢而痛苦地进行反抗。本文主要从西比拉对婚姻的反抗方面来阐释这部小说所具有的女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朱迪丝·赖特被誉为当今澳大利亚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不仅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她本人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她被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的称号,两次赢得了格雷斯·列文诗奖,以后又第一个获得了澳大利亚重要的文学奖——大英百科全书澳大利亚文学奖。一九七○年,澳大利亚人文学院推举她为该院的院士。她还是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含文学)的领导机构成员。对于一个还健在的澳大利亚作家说来,她得到的荣誉恐怕很少有人能超过。  相似文献   

14.
女人的纠缠不休,是因为爱,或者不甘。她不相信炫明是薄情的男人,仅仅因为一个意外出现的女人,他就能丢了她。  相似文献   

15.
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 维持和平,女人又站到了枪林弹雨的前沿。维和女兵使世界维和历史丰富而生动。 遭遇劫匪,三个吻杀出一条血路 柬埔寨维和,有34个国家派遣军人,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保加利亚、德国、印度等国均派有女兵。维和部队野战医院、通信部门以及许多联柬机构协调部门,都有女兵的飒爽英姿。 澳大利亚通信营的女兵,是维和部队一个引人注目的群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本质上不属于“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人的细腻和敏感描写世界,更是以女人对女人的刻毒来写女人。她笔下的女人只会使人替她们感到悲哀,却无法让人喜欢她们。她笔下女性命运的悲惨,虽然也有男人、社会、礼教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己虚荣、自私、小心眼儿、软弱、嫉妒、自制力差、庸俗势利等劣性造成的。她的作品全没有“女性意识”的因子,更没有把“女性解放”之类的“女性意识”作为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朱迪丝&#183;赖特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诗人,她以卓越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为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全面解析赖特的诗作可揭示她的文艺观点、创作题材、哲学思想及其独具一格的艺术性。而这一切表明,她无愧为澳大利亚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6,(7)
她是个女人,是个离过婚的、没有孩子的东德女人;她个性保守,不苟言笑,常被政敌嘲弄为"像个农妇";她被人看作靠他人提携的"政治花瓶",或者是一个临时收拾"烂摊子"的过渡人物;然而,她却硬是凭着非凡的毅力和灵活的处事方式爬上了德国权力的最高峰,坐上了总理的宝座。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06,(6)
一觉醒来,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阳光,女人赶紧起了床。因连日的阴雨天积攒了大量的未洗衣服,她想趁着这难得的阳光去收拾一下。回头看到男人像个婴儿般沉睡着,女人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拿男人床边的裤子,生怕那挂在裤子上的钥匙串惊扰了男人的美梦。把裤子扔进洗衣机前,女人习惯性地掏出裤兜里的东西。突然女人的眼睛被夹在百元大钞中的两张电影票咬住了:时间是上个周末,天乐影城2号包厢,座位号码紧挨着!女人的心被刺了一下,像针刺一般疼痛。男人对她撒了谎!她清晰地记得,那天她打电话给男人,让他到超市买点东西回来时,男人说临时加班,要晚回。而且,男人真的回得很晚。女人很想发作,但她突然觉得现在连发作的力气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刚才温柔的阳光变成了一把把金光闪闪的利剑,在她的眼前飞舞,忽然有只手伸了出来,接住其中的一把向她刺过来。女人伸手扶住了窗台,也扶住了她  相似文献   

20.
送错的鲜花     
《可乐》2006,(7)
女人回到家,很意外地见到系了围裙的男人。菜摆了满满一桌,男人坐在沙发上冲她笑。女人说今天怎么回事?男人说突然放了两天假,想你,回来看看。女人说怎么不先打个电话呢?心里一片慌乱。男人再笑,讷讷无言,很抱歉的样子。男人在几百公里外的城市工作,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回来一次。女人坐下,和他一起吃饭,竟忘了卸妆。女人涂着淡淡的眼影,睫毛整齐地向上卷着,眉眼蒙眬动人;女人抹了唇膏,柔软的双唇明亮娇艳,像刚被冲洗过的鲜嫩的樱桃;女人轻嗫着汤,垂目抬颌,白皙的脖子上,精致的铂金项链闪着细腻的微光。男人看着她,说你今天好漂亮。女人红了脸,说,讨厌!女人的心,慌慌的。几小时以前,她还在一个咖啡厅里,和另一位男人。网上聊天认识的,很投机。几天前他问她住址,她想了想,竟告诉了他。他邀她出来坐,她拒绝过一次。可是今天,她竟同意了。他们坐在灯光柔和的咖啡厅,聊了很多。他长得清秀俊雅,很讨女人喜欢的那种。临别时,他想吻她。她迎上去,却闪开了,最后一刻被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