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我国的报告文学究竟于何时兴起?以前出版的现代文学史都引用以群同志《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中的提法:“在一九三一年底‘九一八’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文学。那时,即或有少数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也未被称为报告文学,因为当时‘报告文学’这一名辞还未被确立起来”。田仲济先生于1963年《文史哲》三期上发表的《特写报告发展的一个轮廓》里,提出不同意见:“……而正式以报告命名的作品,则不能不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反映一·二八上海战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但因此而说在这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或类似报告的作品出现,也是不确实的。”在1980年四期《时代的报告》上,刊登了田先生《我国报告文学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又提出:“中国的‘报告’或‘报告文学’的产生应该说开始于五四时期,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一日《每周评论》上亿万的《一周中北京公民的  相似文献   

2.
郭瑾璀 《云梦学刊》2009,30(4):159-160
章罗生一直致力于中国报告文学史的研究,已有《新时期报告文学概观》和《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等几部专著问世,而他的新著《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华龄出版社2007年版),则从单纯的“史”学研究转向“史”“论”结合.显示了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书以新世纪以来的报告文学作为论述主体,对其进行了整体的把握、全面的梳理和重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重建崇高、价值中立、返朴归真、多元发展”等审美新变的特征。不仅如此,作者还透过表象,在具体论述中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一些文本的表达做出了自身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题材、体裁的优秀作品如花团锦簇,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报告文学世界。 报告文学是一个多层次开放系列,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出若干不同的规律:从题材着眼,可看到由记事为主发展到以写人为主,再到塑造艺术形象,又发展到无主要人物、无主要事件,无贯穿情节线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从哲学视角看,从单一、微观发展到综合、宏观,以至显示出全景观、全方位、多视角的特色;从反映生活的深广度看,经历了由摹写表象到刻画典型,再到能动地反映现实,进而潜入人类文化意识的深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系列;从审美需求看,由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到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再到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维,包就是使审美主体由经验形态进入理性形态。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天地走到文学殿堂的、又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重性。这就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通常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认识是与事物的发展过程顺向一致的。作家们按照这一认识常规所创作的报告文学,我们称之为“顺向求同式”报告文学。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柯岩的《船长》?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几乎每年都出版一部甚或几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的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也出版多种了。相对说来,研究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的书却很少。199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李丽莹、李见锋著,以下简称《史论》),则从“史论”的角度,勾画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显示了著者的工力和史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专著。首先,作者紧扣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内在特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清晰地理出了我国  相似文献   

5.
王艳芳 《兰州学刊》2004,(5):260-261
20 0 3年《当代》杂志发表了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 ,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部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报告文学 ,再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的严峻现实 :贫穷、罪恶、苦难、无奈、抗争、沉默……据说作家夫妇是抛下了半岁的女儿 ,深入农村 ,历时三年完成这部作品的。单就这份胆识和勇气 ,我们应该表示敬意。这是一个作家的情感、良知的体现 ,这样有责任、有良心的作家已是寥寥无几 ;而这样深切的地表现“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的文学作品 ,在当前文学中也已经不多见了。值得沉思的是 ,…  相似文献   

6.
沈敏特 《学术界》2002,(4):265-270
采访 :“一次从没有过的震撼”  我是带着某种“先入之见”来阅读这篇报告文学的。还是夏天 ,在几个朋友的聚会上 ,陈桂棣说他的夫人春桃正忙着一篇报告文学的写作 ,主人公是“大跃进”中的一位“女劳模”。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兴趣的集中点是“大跃进”和“女劳模”这两个概念如何协调。我当然知道春桃不会去肯定“大跃进” ,问题在于 :一个充满荒谬的“大跃进”的年代 ,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女劳模” ;她将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认知。当冬季来临 ,《当代》2 0 0 1年第 6期刊出了春桃的《失忆的龙河口》。为了充分体验审视作品本身的…  相似文献   

7.
1980年初,《文艺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严守真实的党性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的理论文章,该文批评:主张报告文学在事实的基础上允许“略有虚构”、是把报告文学引进一条死胡同,歪曲历史事实,败坏党  相似文献   

8.
王文军 《社会科学》2003,(11):113-118
在早期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中 ,外来影响最大的是基希 :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理论源自于基希 ;基希带来了具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范本 ;1936年中国报告文学的丰收和成熟 ,与基希《秘密的中国》的被译介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陌生的名字“修瑞娟”和陌生的名词“修氏理论”,同时被人们传颂着一犹如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之后,陈景润和“陈氏定理”之被传颂。 一口气读完了胡思升的报告文学《“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 (刊《报告文学》1984年第2期,《光明日报》2月11—12日),深受激励,深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卓越的小说大师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茅盾在现代文坛一度普遍轻视报告文学的背景下,热情而及时地扶持了这一文学家族中的新品种。他在《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短论中指出:“伟大作品也可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不仅如此,茅盾还以自己创作的实绩表示他对报告文学的支持和热心。检视茅盾创作,可知他发表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有数百篇之多。出版的散文报告文学集有《速写与随笔》、《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来部。约略计算《茅盾全集》散文卷中半数当属报告文学。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实绩的重要的报告文学家。诚然,茅盾并不是第一流的报告文学家,他并没有创作出夏衍《包身工》那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品。然而.他的创作自有特征.因而也自有价值了。  相似文献   

11.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13,(5):158-160
2012年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收获,是章罗生先生出版了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这值得为作者贺,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界贺,为未来的报告文学学科贺!  相似文献   

12.
正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具有纪实性、及时性与文学性三种特征。自上世纪30年代标志着中国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夏衍先生的《包身工》、宋之的先生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问世,中国的报告文学一路走来,就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同步。特别是随着新时期社会剧烈转型,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作家们的深切关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直到新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著作中的瑰宝,其中“文武兼治”的管理思想是其理论体系当中一颗璀(?)的明珠。本文着重从“文治”、“武治”,以及二者的关系上,来深入挖掘《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孕育成长的,从它诞生一天起就成为无产阶级手中有力的武器之一。茅盾在1937年《中流》第一卷第十一期上的一篇专论《关于“报告文学”》中说:“‘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  相似文献   

15.
<正>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流派纷呈、五彩缤纷,大致可分四类:颂歌式报告文学、干预生活式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集合式报告文学。始于《歌德巴赫猜想》的颂歌式报告文学讴歌先进人物,弘扬时代精神主潮,至《船长》而式微;始于《人妖之间》的干预生活式报告文学揭露了生活的阴暗面,引来了不少官司,至《第二种忠诚》而破败;1986年之后,全景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视角对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作了考察和探讨 ,旨在揭示这一文体的结构的运行规律。作者认为 ,从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者类型和非叙事性话语等层面来看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表现出与别的文体样式既同又异的特征 :一是从传统的“一元化”格局向“多元化”格局转换 ;二是叙事性和非叙事性呈阶段性更替 ;三是非叙事话语形成了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是在不断解构和建构中获得新质和活力的  相似文献   

17.
1920年末,瞿秋白同志曾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此间写了三部作品,其中著名的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分别于1922年和1924年出版。二文均收在《中国报告文学丛书》第一辑第二分册中。在这套丛书中,秋白二文不但是最早的,而且也是水平较高的。黄钢同志在丛书的《总序》里指出:“瞿秋白同志,以他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提供出中国无产阶级报告文  相似文献   

18.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报告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直到今天,对真实性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原因是人们只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所能达到的绝对程度,而很少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相对程度。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理论迷们首先来自对“真实性”内涵的理解。颇具权威性的《辞海》对真实性的阐释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只有当“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具有相当的认…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一生著述丰厚,集中体现其治学宗旨的是其历史哲学著作:《黄书》《噩梦》《宋论》《读通鉴论》《搔首问》。在这些著作当中,前四部学界研究较多,《搔首问》则较少被关注。从“朝政”“吏治”“学术”“士大夫”四个方面对《搔首问》进行解读,可得出以下要点:其一,《搔首问》是王船山整个历史哲学的“一斑”,不能反映全貌,且理论系统性不强;其二,“一斑”内容之间只具有现实关联性,理论系统性、逻辑关联性不强;其三,所问为“人问”而非“天问”;其四,所论为“治道”而非“政道”;其五,所论“治道”非常详细、深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写出大量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从八四年年底至八六年一月份,先后在《十月》、《文汇月刊》、《报告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以《挑战与机会》为总标题的系列报告文学若干篇,这些作品以其反映时代生活的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