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刑法中自救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救行为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私力救济现象,盖因刑法中未明文规定自救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对其研究甚少,本文探讨了自救行为的本质和价值蕴涵,并进一步界定了自救行为的成立条件,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自助行为的刑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自助行为的刑法意义李培泽自助行为,是指公民在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为保护自己的权利或使权利得以实现,在紧急情况下而为的限制他人自由、对其财产加以扣押或毁损的行为。自助行为又称为自救行为,是自力救济其权利之意。自助行为对自己权利的救济有迅捷和代价低廉的...  相似文献   

3.
解析自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救行为,是法益受到侵害的人,按照法律上正式的程序等待国家救助机关的救助,就不可能恢复或者显著难以恢复时,用自己的力量求得其恢复的行为,它针对的是已经过去的侵害。[1]纳入到刑法视野的自救行为,往往表现为一种侵害性,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构成。在刑法理论界,自救行为被普  相似文献   

4.
菅从进  刘伟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0):101-104
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主要不在于其是公力制裁或救济的必要补充,而在于其为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救济所必须。自救行为构成正当事由,须具备特定的前提要件、主观要件、时机要件和限度要件。鉴于我国特定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现状,自救行为应当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5.
论自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菅从进 《兰州学刊》2006,10(1):193-196
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主要不在于其是公力制裁或救济的必要补充,而在于其为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救济所必须。自救行为构成正当事由,须具备特定的前提要件、主观要件、时机要件和限度要件。鉴于我国特定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自救行为应当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6.
"自救"一词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体的避难和逃生的自救,以及个体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自我心理调节。"自救"还可引申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即自救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价值观自救能力、心里自救能力和行为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7.
抽象非法取证行为的实质是对于程序违法取证行为非法性的"拟制",其构成要件包括"符合特定的程序违法类型"与"不存在非法性阻却事由",其主要类型是一个增量而非定量。同程序性制裁理论相比,抽象非法取证行为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当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尤其是其中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同瑕疵证据理论相比,抽象非法取证行为理论在操作上更加简单明了,将两个理论整合起来,可以很好地指导对程序性违法取证行为的规制。抽象非法取证行为理论是一个过渡性理论,随着取证行为非法性的实质向程序非法性倾斜,其可能逐渐被程序性制裁理论吸收。由于抽象非法取证行为对于证据的排除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在设定程序违法取证行为类型和非法性阻却事由类型时须格外审慎。  相似文献   

8.
超法规排除犯罪性事由是指外观上与犯罪行为十分相似,符合犯罪构成的个别要件,但因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以虽然刑法未作出排除其犯罪性的特别规定,但也应排除其犯罪性的行为.立法者认知能力的有限、社会生活的多变、法律自身的特点等导致了法律漏洞的不可避免.超法规排除犯罪性事由是在法律规定之外,堵塞刑事法上的免除行为可罚性漏洞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面对重大灾害,小社群将无法自救,这样就会产生对第三者即国家救援力量的需要,从而使国家得以催生;源起于救灾的国家必须对发生于其疆域内的重大灾害进行持续性救援,这是保持国家政权正当性和合法性存续的基本前提;大国在大灾面前,有集中资源及救援动员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因此,重大灾害频发与大国形成之间具有互构关系;国家对灾害的救援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包揽所有的灾害救助行为,而是要发挥社会自救和国家救援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0.
债权的本质决定了债权自助行为在民法请求权救济体系中具有特殊性,并占据重要地位。债权自助行为分为紧迫性债权自助行为和对债务人抵抗其容忍义务的自助排除行为。实现债权自助行为的制度化需要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其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