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技术塑造着人类认知与行为模式,连接着社会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媒介、模式和环境,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出发,以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无缝对接、显性教育的隐性嵌入、话语体系的解构重建、权威重塑下的主体培养为着力点,探索解决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在矛盾的途径,是确保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掌握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2.
动漫产品依托电视、电影和杂志等传统媒体而传播的局限性日益显现,而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探究新媒体与动漫产业的关联性后,分析了新媒体这一数字技术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层面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更好地基于新媒体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链接作为新媒体的常态性传播技术,其在推进网络信息迅捷传播的同时,也一再引发侵权行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链接侵权主要表现为浅链接侵权和深链接侵权两种形式,浅链接侵权的发生主要源于我国新媒体行业缺乏严格的"先授权,后传播"的版权意识,而未经许可的深链接侵权则源于新媒体服务商对"避风港规则"的滥用。链接侵权行为对新媒体传播秩序造成很大危害,亟须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媒体行业自律层面予以有效规制。我国应加强对新媒体链接技术的制度规制,要通过典型判例明确相关行为指引,要强化新媒体传播者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陈林彬 《浙江社会科学》2015,(2):92-97,77,158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正异军突起并迅速构成为社会大众舆论的主要阵地。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网络发展的现状,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媒体观,对照现实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变革过程、传播规律以及现实的风险等进行分析,重新解读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媒体观。  相似文献   

5.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5):F0003-F0003
浙江树人大学新闻学(网络传播)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我省第一个以网络传播为方向的专业,该专业培养有网络新闻传播特长的应用型新闻人才,以供我省网络新闻传播人才所需。在三年办学实践与对市场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该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并于2006年首度招收本科学生。  相似文献   

6.
刘丹凌 《中州学刊》2012,(1):202-206
新媒介技术推动了新型传播交往关系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为代表的非专业型新闻生产撼动了科层式的新闻传媒机构,使专业传媒机构的专属权力扩散化、弱化;新媒体技术造就了新型的传播交往关系,消弭了传受者之间的绝对界限,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身份危机成为重要问题;新闻制作权的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泛化以及新闻理性和新闻责任的旁落。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全面失败和沦陷,从另一维度来看,新媒体语境召唤着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及新一轮赋权,包括媒介的深度融合、职业身份的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伦理的现代重建等。  相似文献   

7.
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互动新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以网络媒体交互平台为依托,以新闻传受双方及受众之间的网际互动所产生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形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介新闻的诸多特征.实现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应当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疏导与规范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及教育引导的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新闻执政”媒介,已经参与到政府的“新闻执政”战略中,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和绩效.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的重视推动了网络技术在我国“新闻执政”领域的应用,当前,应当在吸取国外利用网络进行“新闻执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舆论引导模式、危机传播模式、舆情监管模式、政府公关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推进新时代的“新闻执政”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危机,已经是学界之瘁和业界之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报纸在新传播生态中应发现自己的短板并重新审视传统价值,进而确认修正与坚守两大课题.Ⅰ传播是基于用户体验,以个体发挥和个性表达为主要诉求的,以互动、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传播生态.以Ⅰ传播为对标系,将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作为报纸的对标研究与学习对象,可以将传统媒体的危机从技术威胁论升华到生态共生论,既为“报纸的冬天”明确颠覆性的原因,又为报纸的修正找到建设性的方向和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10):52-60
通过采用宏观层面抽样调查问卷和微观层面观察访谈与定期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将农村地区受访者置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系统内,考察农村网络新媒体的认知及使用状况,总结新媒体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连续测评获得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媒介认知与使用的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以人际传播为主的自我建构的形态,为此应引入多元组织结构,由此提升农民的网络新媒体话语权,真正提升农民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严励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153-155
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教育存在着两种层次三种形态。两种层次指研究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和本科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三种形态指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两种层次三种形态的网络传播教育,构成了我国当前网络传播教育的基本格局。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名称,课程体系混乱,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网络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以下要求:课程体系应包括新闻、传播知识模块,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多媒体技术模块,人文综合素质模块;学生要有理工科的背景,走与网站联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音乐文化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音乐生产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了音乐生产和艺术消费.对网络音乐的存在方式及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引起大众对新媒体与艺术相结合的关注和兴趣,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动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亟需从“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闭环发展模式转型,以适应数智时代对专业建设的需求。以佳木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从“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进行数智化的必要性展开剖析,对数智化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为培养数智时代发展需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指明方向,为建设成一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提供思路,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发展提供新的探究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舆情研究兴起,给语言规划带来新挑战;对词媒体和新词语的产生起到决定作用;促使各国通过网络强化其语言的全球传播和国际竞争;给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书面语表达和汉字书写能力带来变化.  相似文献   

15.
汤景泰 《兰州学刊》2007,(9):133-136
作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在2006年继续拓展、深化。研究者针对网络媒介的基本属性、网络与社会文化发展、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网络舆论与网络语言、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管理、网络与传统媒介关系、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应用类型等理论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在关于网络实务的研究中,网络新闻、网络广告以及一些新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是研究重点;对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成为2006年倍受关注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技术优势及对新闻性信息的天然附着.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加速器”。在这类事件中,新媒体呈现出瞬间聚焦、疾速扩散、热点唤起和叠加互动的传播效用。而显露出多重特征的各类信息传播节点,又构筑了单中心、多中心、去中心和混合型传播模式。面对复杂局面,急需创新虚拟社会管理,通过基层社会建设、预警机制建设、制度保障建设、沟通渠道建设等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实践,就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当下,媒介形态、生态环境都促使各种媒介趋向融合,也对媒介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单一学科、单一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及新闻实践的变化,就必须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人才评价机制和引进机制,构建适合自身的学科架构,推行特色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培养具有融合理念、多种学科知识、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以点对点互动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快速崛起,形成重构现代视听传媒的强大冲击力。现代视听传媒是与传统广播影视有本质区别的新型传媒形态,它从传播模式、接收方式、集成平台、媒介形态、开办主体、运营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展示出与传统广播影视不同的特质和面貌。新型视听传媒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强统筹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按照传统与新兴统合、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整合各类服务主体、传输网络、内容资源和服务平台,加快传统广播影视机构的战略转型,尽快形成现代视听传媒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我国政府传播力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政府传播力的变化,我国政府传播力的发展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新闻改革失败的政府传播:较强传播力;1957年反右开始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政府传播:强传播力;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政府传播:有限传播力;20世纪末以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政府传播力逐步弱化.政府传播力发展演变的逻辑为:政治逻辑贯穿始终,但逐步弱化,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曾凡斌 《中州学刊》2015,(2):172-176
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水平,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对学科的整体发展十分必要。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矛盾,本土化的目的恰恰是要国际化,只有了解国际学界的状况,才能更好地丰富本土化的内容。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需要注意三个环节,其中国际学界最关注的是理论,方法的国际化是关键,流利、地道的英语则是前提。为实现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的突破,在机构层面应设置奖惩体制,实行制度激励;在个人层面应从课程设置、学术英语教育等方面加强学术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