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矛盾的性质问题,亦即中国人民同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问题,关系到对蒋介石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历史作用的评价,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的认识,是对抗日战争的宏观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的基本看法是,蒋介石国民党的两面性决定了国共矛盾的两重性——基本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又有一定程度的敌我矛盾性质。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四个环节构成的 ,它把争取社会进步同关注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一个同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形式。它的实现应具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两大条件 ,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书斋里的空谈,它必须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大众化是其内在要求.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立足社会现实,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党的人大召开40周年.深入研究人大,总结八大的成功经验和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对于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八大的历史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八大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  相似文献   

5.
<正> 过去对李开芳一致认为是太平天国革命英雄,近来有人说他"在最后关头,主动去投降清军",是叛徒.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第一,从李开芳被围、被俘到被杀的表现看,其出降是迫不得己,不是真降.咸丰三(1853)年十月,李开芳与林凤祥率领北伐军孤军深入打到天津,由于粮草不济,衣药缺乏,加上时值严寒,地处平原等不利条件,在清军强大攻击下,被迫南撤.咸丰四(1854)年三月,退到东光县连镇待援,四月商定分兵:林凤祥率主力据守连镇,李开芳率六百余骑南下迎接援军.李接受任务后,出敌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出重围,一昼夜飞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价值选择的关系。文章认为,社会价值选择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是必须确立正确的杜会价值观念,必须遵循社会价值生成的一般规律;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主体社会价值选择,中国自身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特殊的社会价值选择;社会价值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所作出的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选择,大大促进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的选择,首先应当是对现实中国社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历史继承,同时,又必须依据中国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新的情况,建构适应未来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确确立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没有准确地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两者并列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只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在过渡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一个新生事物——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广州诞生了.它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之一.这个崭新的政治组织一经出世,就以战斗的姿态活跃在广东以至南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堡垒,成为广东人民革命的胜利旗帜.今天,我们重温它创立的历史及其光辉业绩,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历史的选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组织的产生,都是同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中共广东党组织的诞生也是如此.如果把它放在全国的范围加以考察,它同各地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一样,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但是,它之所以较早地诞生在广东这块土壤上,却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进行比较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是把矛盾斗争放在第一位;而中国古典哲学则是把矛盾统一放在第一位。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人类社会未来所要走的道路,将会是"仇必和而解",而不会"仇必仇到底"的。本文就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并且揭示出冯先生的矛盾观对于更好地理解与构建"和谐社会"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代领导人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泽东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探索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人民政府虽然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其中就包括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干部与群众的矛盾。这说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当时存在着干群矛盾,并把干群矛盾的解决看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毛泽东深深感受到了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他认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  相似文献   

11.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会于6月19日举行毛主席的伟大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两周年纪念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80余人。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徐崙以“怎样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和人民敌人”为题作了发言,他运用毛主席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论述最近学术界在关于曹操问题讨论中所涉及的分析历史事实和评价历史人物等问题。他说:毛主席明确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我们区别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永恒的真理”加以抽象规定,必须对历史作具体分析。当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人民和人民敌人的内容也随着变更。人  相似文献   

12.
正确确立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由于没有准确地把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两者并列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只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在过渡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论断闪耀着唯物史观的光芒 ,把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 ,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逻辑支点和评价标准。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发展的历史 ,发展又是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结果。发展的速度、质量与规模 ,取决于在具体历史条件下解决社会问题和克服社会矛盾的能力。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或一种…  相似文献   

14.
经济特区应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探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忠 《学术研究》2000,(5):56-59
17世纪中叶以后,自西方开始,人类社会浩浩荡荡迈向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自觉或不自觉都将汇入这股洪流。马克思看到了这股洪流,并预言人类历史将成为“世界历史”;邓小平同样看到了这股洪流,他要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视察广东深圳等地时提出,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这是对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圳等经济特区来说,致富思源,就是要求我们历史地看问题,把个人、家…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 ,党要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党必须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在革命和建设中 ,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价值来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具体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1956年我们党在“八大”就曾经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随后的实践中并没有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肯定“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中国社会处在供给不足的旧态势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大力增加生产,努力扩大供给;那么,中国社会处在需求不足的新态势下的主要矛盾就应是"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物质文化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应是大力增加消费,努力扩大需求.当然在这两种态势下的根本矛盾仍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根本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根本任务未变,但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即主要任务要从增加供给转到增加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写下的一篇重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是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生死斗争并最后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在这一著作中,揭露出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实质,分析了矛盾特点,指出战争所必由的道路。并根据这一战争的性质,作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抗日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采取的战略战术,如何创造胜利的条件等。因此,《论持久战》实质上是一部揭露抗日战争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朽著作。事物的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本质,是辩证法的核心。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者来说,在他的全部革命实践活动中,就在于不断揭露矛盾,不断解决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先决条件;解决矛盾,则是揭露矛盾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揭露矛盾时,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敢不敢揭露矛盾。是从本质上分析矛盾,勇敢的揭露矛盾,还是廻避矛盾,对矛盾不加分析,不去揭露。这是革命的勇气和决心问题,是敢不敢斗争,敢不敢胜利和革命的彻底性的问题。第二,所揭露的矛盾,是本质性的还是非本质性的。是不是真正从复杂的、互相交错的诸矛盾中,找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敢不敢解决矛盾。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敢于揭露矛盾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敢于解决矛盾的人;而敢于解决的人,也并不一定都能解决。而《论持久战》,不仅坚决地、彻底地从本质上揭露了中日战争的矛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极其正确的战略战术,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的主要之点归结为两个方面: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社会条件所制约的群众生活状况规定着历史的动向。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就在于他坚持唯物史现,把生产力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置于基本路线的高度,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从而对这两个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长期未被重视的重大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历史性的积极贡献,极大地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四项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阶段,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宗旨问题既是现实的,又是不可回避的,更是必须逐步认真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