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环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与营造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和景观规划与营造面临新的挑战。剖析我国乡村景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的功能需求和特点,探讨新农村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与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乡村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协调、乡村庭院园林绿化与庭院经济结合、村镇景观园林建设的区域特点表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的客观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国家顶层提出基层组织作为基本单位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结构。研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优势、治理嵌入以及制度安排方面阐述基层组织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契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路径选择,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未来的改革方向,为基层组织有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制度约束、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约束和行为变迁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理论框架,即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来考察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外部维度是指国家制度约束,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在国家制度主导下发展的;而内部维度就是农户空间行为,即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生变量,包括农户的居住、就业、消费和交往等空间行为。乡村人居环境正是在国家制度主导和空间行为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发展的。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背景下,农户空间行为特征、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及其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的空间问题一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我们给予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视角下城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建设相对不足。地方精英在乡村厶居环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通过个案研究可以显见,村庄精英为村落在国家、省级人居环境建设评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东锁村为个案,对东锁村称号获得背后的逻辑原因进行了阐释,进而就人居环境存在的薄弱点予以剖析。发现理想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需要坚持生态与规划并行,不断完善支撑系统,提高村民的素质和公众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乡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构建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对2010—2020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评价、分析和比较。2010—2020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指数逐年增长,人居环境协调指数2015年以前波动较大,后期呈缓慢增长态势。不同区域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较大,2020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由中部、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生产环境质量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总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生活环境质量呈现由省会向南北发散的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格局。文章在充分考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协调耦合的基础上,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差异化建设与优化路径,推动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各地政府自上而下实施了农村环境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农村居民的改造意愿和自身行动力被边缘化等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本体论转向突出了“劳动”的价值,认为融入了劳动的环境才能够从自然转向“景观”,使之更加宜居。依据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人与环境存在互为主体、彼此嵌入的关系,在人-劳动-景观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中,以案例呈现乡村围绕环境问题进行从自觉到自为的行动过程,包括通过协会建设组织劳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通过合作社建设搭建按劳分配机制保障村民劳有所得,使劳动参与可持续,环境治理以村民为主体,将政府、政策、农民、组织、景观等带入治理任务网络,各主体相互协商,实现良性互动,多方依托环境治理行动实现多元目标达成。提出通过劳动动员激发农民主体活动,使农村居民在改造工作中变“客体”为“主体”,变“边缘”为“中心”,搭建共治共享共建平台,在环境提升过程中实现人文与自然和谐相依,以劳动为纽带,发挥人作为生产力关键因素的价值,实现环境整治与社区治理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制度约束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着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资制度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约束.针对一系列制度约束,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内涵出发,构建了有利于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新制度框架.应从创新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维护人居空间有序发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乡村人居公共物品供给;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制度,重构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农村人居环境依靠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治理困境将有望借助数字赋能来化解。数字治理与环境治理双重政策势能的释放、“新基建”背景下数字设施与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的融合以及村民数字素养与环境意识的同步提高为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社会基础。借助数字技术的协同性、整合性、共享性、参与性,通过数字赋能治理协同、数字赋能资源整合、数字赋能沟通渠道和数字赋能社会动员,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从“信息孤岛”到信息互联、从“二元鸿沟”到城乡融合、从“单向价值”到多元表达、从外部输入到内生驱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我国乡村生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和规划布局状况,分析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进展,指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乡村环保设施薄弱、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乡村总体建设规划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乡村生态环境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确定以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布局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投入、构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提升乡村生态服务价值、加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长效管护、引导村民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等有利于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形态是由其表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而社会结构又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传统乡村人居空间环境的衰败,根本原因是传统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发生了变化。“生产力—空间形态”关系理论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推动空间形态改变的必然性。农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及其空间形态的演进,体现了乡村进化的过程。以“生产力—空间形态”关系理论指导传统乡村人居环境活态再生,必然要为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形态定义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支撑传统乡村人居空间形态的新的生产力动能,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应采取有机更新和创新转化,使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交融汇聚,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共赢。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乡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不仅来源于乡村本身,而且还来自城乡要素的互动互促,开辟了传统乡村人居发展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由于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建造标准过低、建造技术落后等原因,盐城市的乡村人居环境仍处于低水平、低品质的状态之中。从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对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重点解决乡村住宅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据全国2343个样本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社会交往、责任感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比重不足三成,整体参与度偏低,且存在“高意愿、低行为”现象;农民的社会交往与责任感显著影响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内的“仪式性消费”可以增加农民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仪式性场合获取信息与资源,带动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但外出次数会逐渐削弱农民的乡村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意识,弱化乡村认同,不利于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民个体特征中,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政治面貌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没有显著影响,而是否是干部、家庭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有影响。基于此,通过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发挥“关键少数”带动作用和凝聚“普通多数”合力,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热情,增强其责任感,进而提高农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狠抓落实下,达州市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仍存在某些问题。对此,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户厕摸排整改,有序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创新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创建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保障资金供给,构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治理对策方案,以期助力达州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安徽省443个调研数据对村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认知和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意愿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卫生保障条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相对偏低,互联网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大部分村民愿意以出资方式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行动,村民对村庄环境提升作用认识、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他们的出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关注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使人们不断调整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知,其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CSSCI期刊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传统村落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知识再现。研究发现:(1)发文数量呈现递增态势,研究机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并已形成由11种期刊组成的核心期刊群;(2)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传统建筑”“景观基因”“保护传承”“旅游开发”“空间分布”等重要领域,具有范畴延展、内容细化、应用增强等特点,呈现出由早期对传统村落物质空间栖息价值的关注转变为对人文主义精神归属价值的关注;(3)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为主;(4)未来研究倾向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旅游开发”等主题。  相似文献   

16.
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致广大而尽精微,分别从传统村落市镇景观、民居住宅分析、传统民居室内设计、传统民居室内装饰意匠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深入的考察研究和创新诠发,四部专著自成体系又相互辅彰为有机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所营建的整体架构,这在中国传统民居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是前所未有的,具有不可取代的学术地位、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优先工业和城市"的战略选择使吉林省城乡人居环境的"二元"特征明显,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着乡村聚落空间无序化发展,乡村生态条件破坏严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匮乏,乡村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等问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需要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等多方面逐步协调发展。为了破解上述问题,吉林省应科学制定乡村规划,优化乡村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住房投入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发展乡土文化,促进和谐乡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探究环境感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对学界研究社区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关系提供研究依据。采用乡村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及量表统计的方法,对福州市晋安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鼎市及永泰县的乡村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个维度的感知情况入手,对乡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感知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水质”等因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工环境感知中的“村庄风貌”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环境感知的回归系数全部为正,人工环境感知回归系数有正有负。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感知和人工环境感知都会影响乡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且自然环境感知对乡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生态保护和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依旧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以公共健康为导向提升社区景观环境质量是未来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健康景观相关理论,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探索适合城市健康社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对营建健康城市具有积极意义。以国内外健康社区景观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秦皇岛皓月天锦健康社区景观项目,综合运用亲生物假说、压力痊愈理论、知觉现象学和传统养生理论,从生态、空间以及社会环境3个方面分析场地环境,以景观设计过程为线索,从设计之“道”、设计之“术”、设计之“技”3个层面提出了健康社区营造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健康社区景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助推未来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及精细化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