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方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42-57
胡风以至整个中国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未能充分发展起来,有多方面原因,这在1940年代后半期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围绕“胡风与卢卡契”所作分析可以看到,卢卡契是有自己完整的哲学、社会历史学和美学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学说的。它恰逢其时地出现,并进入中国,对于胡风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无疑提供了一次不可忽略的“契机”。就此而言,胡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中国左翼文学最重要的批评家胡风,他与卢卡契理论发生联系的根基和表现,他最终未能真正进入卢卡契理论的个人原因、时代原因以及所受到的整个左翼思潮的限制,在深化我们对胡风理论的价值、意义认识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看到他的理论局限。显然,这又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整体局限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陈后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19-223
在卢卡契和巴尔特的解读中,现实主义文学展现出完全相反的政治属性。前者认为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整体反映,能够发掘生活中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人们认识已被物化歪曲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后者却认为现实主义只是一种欺骗性的审美假象,是为了维护现行资本主义体制而精心设计的诡计,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意图。两种主张各有一定洞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主义文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总体观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总体”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及方法论依据。执政党从总体观的角度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温潘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4):38-44
卢卡契在他的文学史研究中提出,只有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从社会的总体性出发,才能科学地解释一切文学史现象,社会的物质和经济状况必须通过“时代精神”或“世界观类型”等中介影响文学史的发展进程。文学史作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继承的当是优秀传统文学中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等具体的历史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度艺术形式的具体性。衡量文学史上作品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达到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张冬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11-14
“为人生”的文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文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文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和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6.
柴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78-81
在20世纪末“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叫嚣的西方学术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概念中注入了阶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话语理论等内涵,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发展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用生产的观念连接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有力证明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正确性。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有力阐明了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解放工程的一部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社会的现实有效性,从而终结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秀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没有主观就没有客观”是审美创造的特定命题 ,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反映论并不矛盾 ,与主、客观唯心主义并不认同 ,与机械论、形而上学僵化作风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末“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叫嚣的西方学术界,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清理和反思,在其中注入了阶级关系、权力结构以及话语理论等内涵,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并且发展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用生产的观念连接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有力证明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的正确性。他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怀疑,有力阐明了意识形态理论是人类解放工程的一部分,在后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有效性,从而终结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包永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本文从读者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中的具体作用入手,论述了文学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来的文学创作都是为着一定的读者群众的,作家心中都有着“潜在的读者”,他们是作家创作过程中不执笔的合作者,又是文学创作活动的最后完成者。作家创造着读者,读者也创造着作家。而读者接受更是文学作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土壤,作品意义的生成,作品价值的衡定,审美效应的发生,都不可能离开读者的阅读消费而孤立绝缘地产生。所以人民是文学工作者的母亲。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10.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7年底,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充分发展""广泛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1947年底到三大改造之前,毛泽东强调要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进行利用和限制;三大改造开始到1956年底,毛泽东则更加突出了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其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的意识形态文学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96-100
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借鉴卢卡奇、弗洛伊德等的理论形成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无意识"概念,强调意识形态是认识功能和遮蔽功能的统一,其本质是一种"遏制策略",而文本则是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欲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13.
以长期被忽视的“实用说”为讨论场域,分析了这一范式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在文学形式方面,作为总体形式观念的“表述形式”,其性质是一种“权力性关系话语”,体现为修辞形式、类型形式、中心形式三个认识层次;在意识形态方面,王权政治、新教伦理、自然人性为政治、宗教、哲学方面的特征;在文学接受方面,趣味阅读与理性旨向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特征。本文对“实用说”文学范式具有认识价值,对文学内部与文学外部关系的范式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学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1-56
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复杂的。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及中外文论家的阐释来看,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但不能直接定义为意识形态,也不宜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提法既缺乏理论根据,也不利于对文学社会、历史、认识、教育、人性及生产等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童庆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成立的一个理由,在于"审美意识形态"是可以在文学艺术文本的批评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首先是在指明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来说的,并不完全指一篇篇的具体的文本的性质;但是既然文学活动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那么它就不能不在文学活动中的一环--文学文本--中体现出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寻找出"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对应点,或者说中介.通过对陶渊明的<饮酒>和<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意蕴"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文本中的对应点,它承载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故可以进行审美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17.
汪春泓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5):75-84
纪昀评《文心雕龙》是“龙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文章总结探讨了纪氏在注释以及义理阐释方面的成就,并与之相结合,研究纪氏“龙学”观对其《四库提要》文学思想形成之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3):29-38
文学史概念有“原始形态文学史”与“知识形态文学史”之分;所谓“文学史观念”,系指后者在处理前者时所确立的一种基本的文化理念、思路、视角或方法等,其中涉及到对前者的内容的倾向性认识,则可视之为“文学史次观念”。次观念之一的“风貌文学史”观念,当是对知识形态文学史的学术文化目标的基本定位;另一更具方法论色彩的次观念即“比例尺意识”,则有助于把握一种评判原始形态文学史现象的价值标准的分寸感。这两者均建立在“计量史学”的原理上,所以在文学史研究工作中有必要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冯宪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中国文学理论在改革开放时代精神指引下所创生的学术成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所揭示的文学性质,是文学中呈现出来的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它的产生不仅是中国新时期对艺术的科学认识的回归,而且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在理论基础上是有马克思学说的人学与社会学统一的学理依据的.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在当代中国学术环境中再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应该注重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20.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3-110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贯穿作为不同民族主体相互间的承认、对等的价值认同;各自不同的民族主体都必须相互承认各自关系内部所固有的规范性要求,在承认过程中体认普遍性与个体性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