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立法过程的思维和研究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起立法,人们总是想到它是一种技术性的设计过程,而很少想到它首先、并在实质上更多的方面是一种科学的发现过程。这不仅表现在学界较多地注重对立法技术的研究、很少注意对立法调研的研究——比如,书市上不乏有关立法技术方面的专著,即难以见到有关立法调研方面的书籍;而且表现在许多有关立  相似文献   

2.
立法:利益表达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的本质是发现现存社会关系中的利益,正是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构成立法的动力和压力.立法机关实际上是不同利益诉求的讲坛,在这里,各种利益要求被提出、审视、分辨,只有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利益才最终能上升为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讲,立法过程是一个不同社会主体表达利益的过程.立法机关采多数决的原则,其人员的组成就直接影响到利益的归属,影响到立法.  相似文献   

3.
栗明辉 《理论界》2010,(9):35-37
2008年发生影响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在经济学理论上可解释为"市场失灵抑或政府失灵",确切而言,表面上为金融市场失灵,实质上为金融监管失灵。引申到经济法层面,立足于后危机时代,本文重新审视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就应对策略从法律上提出了三点管见:让金融风险防控成为一种金融监管法律文化植根于金融监管法律的立法理念中;从社会金融治理机制方面妥当地发挥金融治理机制这一"软法"的"软约束力";强化金融领域信用管理立法,将金融领域信用破产落到实处,通过加大信用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有效避免金融领域信用失灵成为社会常态。  相似文献   

4.
促进型立法是通过提倡、引导等方式贯彻国家意志的一种新的立法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重心下沉,我国促进型地方立法发展迅速,并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促进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促进型地方立法重点关涉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五大文明”的促进和发展领域;就数量分布而言,促进型地方立法呈现出法律执行性促进型立法稳中有降、制度实施性促进型立法稳步上升、事务性促进型地方立法渐成主流的发展趋势。就立法技术和质量而言,促进型地方立法不乏优秀范例,但整体上因立法时间相对集中,横向移植、内容相似度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相关立法的民主性、地方性、创新性不足。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规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国家行使行政权的依据,体现国家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但在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立法更多地关注程序、形式的合理性及正当性,对法律实质合理及法律效果较少重视;同时,立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单边性行为,使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相当的距离,立法者在更多情况下以价值取向作为立法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行政立法及立法讨论,绝大部分是以价值多样性为基础,逐步扩张立法制定权的过程,并将立法过程转变为价值分析及确定。价值主义的幽灵在中国行政立法的上空游荡。就法哲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妥善地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主题,而法律手段在群体关系调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就是规定和确认人们利益的强制性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发生变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律应适应社会变动,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利益群体的愿望;在这一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原则对各种利益及利益群体进行衡量,以确保最重要利益的优先地位,并达到全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利益群体关系的法律调整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民主立法,首要的任务则是确立科学的立法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目标优选原则;2.平衡发展原则;3.政府公正原则;4.民主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 立法技术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技术。通常是指制定法律的技术而言。 立法技术的重要作用在于:立法机关运用立法技术,可以制定出确切而又完整地表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统治阶级如何才能把自己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自然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努力,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于立法技术。好的立法技术可以使法律所表述的形式同它的内容相一致。使法律的结构统一协调,条文清晰、确切、文字简明扼要,从而避免对法律条文产生含义不明、模棱两可、晦涩难懂、累赘冗长甚至自相矛盾等弊病。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立法技术去修改或者废除那些同新的法律相抵触的旧的法律,以及进行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等。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过程中,表述案件生活事实的日常语言必须被置换为表述法律事实的法律语言。这种置换之所以能够,基础在于两种语言在意义上具有共通性,而法律职业者拥有双重语言技能则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置换遵循一定的逻辑路径,包括:在个案中置换;通过分析法律术语所使用的不同定义方法进行置换。多种原因将导致置换难题,包括:法律语言与外在事实之间存在"一多对应"关系;绝大多数法律语言多义;法律语言具有价值主导性;立法者不能如实表达立法意图;日常语言的发展性与法律语言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金融乃至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是大势所趋。但现行国内证券市场运作系统的法律机制却不适应这一潮流的发展 ,现行国际法律机制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是障碍重重。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 ,签订统一的实体国际证券公约已势在必行。此项公约 ,就宏观而言 ,首先应明确其宗旨是 :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最大限度地维持证券市场运行效率 ;其次是统合各国证券法规和政策的实体规范。就微观而言 ,公约的重点应放在统一各国或地区有关证券立法和证券监管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保障安置是对失地农民的一种可持续安置方式.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安置的运行存在着不可持续性、低水平性、一元性、不稳定性等特征.未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在保障内容上,应从养老保障和生活保障渐进性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在保障资金筹集上,应将土地出让过程中所有可得的收益尽可能回归农民;在保障机制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保障机制的安全性、长效性和渐进性;在保障立法上,应促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从行政规范性文件走向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1.
立法技术是指在立法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方法、技巧的总和。它可以使法律的表达形式日臻完善。没有科学的法律文字表达形式,就不可能表达法律的内容。所以,不能将关于法律表达什么同关于法律怎样表达的问题分割开来。立法技术并不是没有任何政治内容的单纯的形式上的规则,各国的统治阶级往往利用立法技术使法律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来说,立法技术的各种各样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关键取决于掌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5):187-194
我国现行补贴制度多以政策体现,缺乏法律层面的制度支持。补贴政策虽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但也存在不少局限。当前,补贴制度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法律之轮"尚未运转。法律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在政策与法律间,重政策而轻法律;在法律调控上,重下位法而轻上位法;在制度设计上,重实体而轻程序;在目标导向和机制上,重激励而轻约束。我国补贴制度需要从政策升级到法律层面,改政策的"单轮独行"为政策与法律的"双轮驱动",在立法方面,要实现补贴立法与补贴政策的同步;在法律规范方面,要完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以填补制度漏洞;在法律机制方面,应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救助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具有突发性、侵益性与授益性并存、高度自由裁量性、法律约束的原则性、非经常性、强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当前我国对自然灾害救助的立法规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此认为,应当从立法机关立法和行政立法两个层面完善对自然灾害行为的立法规制。就立法机关立法规制而言,我们应当尽快出台统一的《自然灾害救助法》;就行政立法规制而言,我们应当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  相似文献   

14.
裁判规则是法官针对个案从诸法律渊源中为案件所确定的特别规则。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裁判规则生成的判例研究表明,前者的发展是相对静态的,而后者更表现出动态性;就事实与规范在生成裁判规则中的作用来说,前者体现为以规范为中心,后者则以事实识别为中心;在规则形成的推理过程上,对于简单案件,两大法系都主要是演绎推理;但就疑难案件而言,成文法系主要表现为演绎推理,而英美法系则体现为多种推理并存的样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际代理法的不统一,两大法系在对期货经纪商的法律地位的认知上也就有差异,英美法系认为期货经纪商为代理人而不是期货合同的主体,大陆法系则认为期货经纪商为期货合同的主体。根据我国立法传统、现状以及从维护客户利益、保证交易安全等方面而言,把期货经纪商定位为期货合同主体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6.
一法律是社会的一种控制方式,立法则是国家权力行使的重要表现,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立法都是“通过法律来实现政治意志对于社会变迁影响的最明白的方式”1。在当代中国强制性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立法更多地负载着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使命。20世纪以来,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尽快实现社会及法制现代化,更加重视权力的作用,也更加重视并习惯于使用权力来推进本国法律的快速变革。一般表现为,建立并依赖强有力的官僚体制和国家机器,以保障法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变革目标的需要,建立法律机构,编纂成文法典;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参与法…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在理论建构层面试图通过摆脱那种由男性所确立的秩序与等级模式而重塑新的伦理自我,重写一种能够兼顾女性声音、凸显女性关怀的伦理话语.关怀伦理表明,男女两性无论在道德价值取向,还是在道德思维方式上,抑或在道德判断发展模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就道德价值取向而言,男性更偏好公平与公正,女性则更偏向关怀和责任;就道德思维方式而言,男性更多地指向个体性与逻辑性思维,女性则更多地指涉关系性和情境性思维;就道德判断发展模式而言,男性遵从个体化、分离与自主性的发展模式,女性则遵循自我保存的、自我牺牲的与非暴力化的发展模式.既然道德本身有性别之殊,那么道德哲学的探究自然就应消解“性别盲视”的态势,实现自身从膜拜同一性到凸显差异性的嬗变.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十多年的立法演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刑法典第294条和其他关联条款为主体,以刑法修正案和相关法律解释等法律文件为补充的黑社会犯罪刑法惩治体系.综观我国黑社会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呈现出犯罪形势、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相互影响的互动特色,反映了我国随着对黑社会犯罪观念的不断深化,刑事立法观念及刑事立法也在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我们仍然要通过认真地检视规范与事实间的巨大间隙,清醒地认识我国黑社会犯罪刑事立法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若要有效地与黑社会犯罪作斗争,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助科学立法观念的指导,对我国黑社会犯罪刑事立法予以有针对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政府监管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监管权作为一种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的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公权力,区别于宏观调控权和资产管理权,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重构的产物。监管制度在典型国家的确立及发展给我们的制度启示是:监管制度以市场机制及其自身的问题存在为前提,只针对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并发挥绩效;监管权的赋予以及监管机构的设立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并采行“一事一议”,即一部立法确立一个特定的监管制度、赋予一个特定机构以监管权。监管制度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法律不完备性”理论的合理内核,从行政机关理性化的角度而言,其作出正确管制决策的机会比立法与司法机关更多。  相似文献   

20.
陈凡 《学术论坛》2006,(6):136-139
民事赔偿和行政罚款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当这两种责任在实现的先后顺序上发生冲突时,应采“民事赔偿优先”。文章就此问题从历史发展规律、宪法、人权、法理、“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等方面提出价值取向的理由和立法上的设想,并指出更多地关注和解决民事权利保护问题的极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