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传布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渠道、新窗口(如果你足够时髦的话,还可以说是新界面)。于是,过去写在纸上的小说,纷纷搬上了银幕、屏幕。这个“搬”的过程,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改编”。《西游记》被改编,《水浒传》被改而编之,《三国演义》被改之编之,现在,《红楼梦》的电视版也正在制作过程中,有关话题也多起来。  相似文献   

2.
很长时间以来,我就希望能读到一本对贵州历史进行全面介绍,有一定学术品味,又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读物.范同寿同志的<贵州历史笔记>正好满足了我的愿望.我深知写这样的书是不容易的,它首先要求作者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对贵州历史有总体性把握;而且要象司马迁所说的有"叙事之才",即将一件事的原委娓娓道出,引人入胜,这几点恰恰在范同寿同志身上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对孔子的何谓“仁”谈了个人的理解,在深入思考中探寻孔子“仁”的本来面貌,力求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益于现代人生。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创立了一个"古史辨"学派,对于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成说采取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态度,从而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不过,本文不是评论"古史辨"的是非得失,而是借用其名称,提出建立一门新学科"今史辨"的倡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变革引起的思想大震荡 正当于丹在"百家讲坛"上把《论语》熬成一锅心灵鸡汤时,北大学者李零的新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出版了.李零以训诂的刀片对《论语》进行了条分缕剖,把孔子"还原"为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孔子,这位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儒家学派创始人,真的就像是一个堂吉诃德?真的就像一条四处颠沛流离、惶惶然找不到自己家园的丧家狗?  相似文献   

6.
蔡波 《社会科学论坛》2006,(19):145-152
一位学者说:自传或回忆录是保留当代史料的最好方式.对于发生在40年前的"文革",对于当代中国史上具有特殊意味的"十年文革",在经历了80年代的"近距离摈弃"和90年代的"远距离反思"之后,留下的惟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寥落景象.在论坛上的羽矢如落花般消失的时节,一部颇有分量的关于"文革"的回忆录面世了,此即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后文简称<回忆录>).  相似文献   

7.
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话,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忙"字.  相似文献   

8.
晁补之是宋代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文章诸体皆擅,生时已有定评,身后声华不减。其词“神姿高秀,与(苏)轼实可肩随”(《四库提要》卷198)。的确,对此评价,晁补之的词作实可当之无愧。晁补之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学苏词的词人。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词人的作品,八百余年来竟无一注本,这不能不令人引为憾事。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乔力先生的力作《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3月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此书用力之勤,体例之善是近年来少见的。不但吸收了古人校注之作的长处,还展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古籍整理应有的新貌,可当作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义理、考据与鉴赏并重的学  相似文献   

9.
以左江岩画艺术为依据,研究中华文字"月"字的创造方式,并加以说明"月"字的内容及本义;认为中华"月"字的创造和女人有关,充分论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首次提出了左江岩画艺术是中华文明、文化、文字起源的基础形式之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话,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忙”字。忙,已经是所有人都不可逃脱的宿命。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也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更不管你做的是哪行哪业。尤其是在当下,在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一个高科技化的时代,生存竞争的残酷与激烈,也就更加剧了人们的忙碌。有人曾经比喻,现代生活就像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着,让你无时无刻都不能不奔波甚至挣扎在没完没了的匆匆忙忙之中。忙,也就成了当今人们生活的惟一主调。高速度和快节奏,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  相似文献   

11.
魏晋六朝,志人小说风行一时。涌现出的作品,如邯郸淳的《笑林》、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葛洪的《西京杂记》、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皆属此类。由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无疑堪称个中翘楚。该书拔新领异,其意义及影响远远超越了同类题材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2.
序言三不读     
读书先读序,这是笔者很早就养成的一个习惯.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发现:"自序"尽可全读、细读,而"代序"有些则不必读甚或不能读.谨此,笔者即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将这些不必读甚或不能读的序言/代序归为以下三类,以求有益于读者,并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1851年12月2日(雾月十八日)凌晨,法国一个才能平庸的人物路易·波拿巴,依靠国家机器、军队和警察进行了蓄谋已久的政变。政变给资产阶级苦心经营起来的立法会议以沉重的打击,整个法国软弱无力地跪倒在军队的枪托之前。这一历史性的事变,使轰轰烈烈的1848年欧洲革命偏离了它原有轨道,最后陷于一个可笑的结局——复辟帝制。恩格斯对此曾说过:“这个事变象晴天霹雳一样震惊了整个政治界,有的人出于道义的愤怒大声诅咒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24-130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尚未能为"孔子删《诗》"论提供实证,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难以证明孔子删过组诗《周公之琴舞》。《诗经》作为承载着殷、周"雅言"文化的王官教本,符合周王朝的礼义标准,是孔子不会大删《诗经》之诗的思想基础。《诗经》经过春秋时期大为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传播之后,生成了较为稳定的文本形态,孔子不会标新立异、自行己意而将它大加删汰。此外,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与司马迁笔下删《诗》的孔子形象不符,而符合孔子形象的是"述而不作"。  相似文献   

15.
杨佩瑾先生是江西的文学大家,而杨尚奎同志则是建国后中共江西省委的主要负责人。以一个小说名家的手腕来写一个国内知名的领导人,这本身就隐含着一个很大的“悬念”。因为介于文史之间的人物传记,随着一个世纪、一段革命史或建设史的消失,近年来出得不少,但能够使人满意的,并不算太多。杨佩瑾先生能象写小说一样熟练来把握人物传记的写作吗?这本书能够吸引人、会有文学或史学价值吗?读完《杨尚奎传》,这些“悬念”也就释然了。用句套话,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32万字的书的。可以说,杨佩瑾先生写得很熟练,结构谨严,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亳州读史,以酒兴与文思为写作缘起,引经据典,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尤其是酒与经济、酒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审视和考查。  相似文献   

17.
"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意象,历来研究很多,但全面的总结并不多见.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月"意象的情感意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嬗变情况:从先秦时期无特定情感意蕴的"日月"对举、诗情背景渲染,到汉魏"玩月"、"望月"的月意蕴情感寄托内涵的生发,到唐代诗人的"望月"、"味月"、"拜月",月意蕴哲理内涵和神话崇拜内涵的嬗变,并最终形成"赏月"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月"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从文明的角度理解、阐释人类历史,已在史学界获得广泛的共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以其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了自构体系的区域文化圈.任何一位历史学或文化学研究者,都不能忽略这一事实,多数学者称其为"远东文明"或"东亚文明".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哲人们罄其智慧,不断探索人生问题。他们测度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追问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乃至自我的关系,追寻人的本质、价值和完美的理想人生模式,摸索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他们不断地对人生提出疑问并作出解答,从而创立和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理论。这些理论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以至有人甚至说,中国的全部哲学就是关于人生或者关于怎样做人的学问。郑晓江、程林辉两位同志悉心竭力,历时三载,从人生理论的角度,系统地发掘、疏理、总结批判我国哲学、文学、宗教等思想资料,从中升华出能为现  相似文献   

20.
三个古国早已发现"自涉加否定"(P)偶发的"矛盾性";随后其一又把P"强化"为"本语句假"(Q),响应"亦此亦彼"悖论(R),携手挑战"不矛盾律".这两个"悖论之冠"Q、R,迄今仍然"扑朔迷离",被誉为"千古之谜".在20世纪初,由于"罗素悖论"的猛烈冲击,惊醒了沉睡数世纪的Q、R,即时引发西方众多"今哲"奋力解悖."今哲"经历百年挫败,在迷惘和绝望之余,竟然认Q为"无意义"而拒斥Q为"矛盾",比"古哲"倒退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