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制度随着经济格局与国家发展方式转变而不断演进。该文以新疆2000—2010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实施绩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快速发展,但除新疆居民生活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几个方面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疆社会事业,加强新疆生态保护建设,继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处于西部大开发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双重背景下的新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文化产业开发优势。但是,新疆文化产业开发起步晚,基础弱,如何把这种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文化产业变为新疆地区经济支柱型产业,突出新疆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文化,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的文化产业开发的路径,形成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疆今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大局”的思想 ,高瞻远瞩 ,总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必将对我国未来数十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西部大开发给新疆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中之重是新疆”。加快新疆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首先 ,新疆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 ,加快新疆开发建设是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全国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对待城市的发展问题 ,关系到西部地区开发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 ,指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新疆城镇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原因。然后从城镇空间分布及城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新疆城镇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今后城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 ,高瞻远瞩 ,总揽全局 ,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给整个西部地区 ,特别是给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新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新疆地处祖国边睡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在全国经济、政治和国防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战略地位。 1 998年 7月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时指出 :“中央认为 ,新疆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另外 ,从新疆自身来说 ,巳经具备了实施大开发、大发…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油气资源丰富。在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油气资源的开发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环境问题。合理开发油气资源,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新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本文作者认为新疆高校各馆应积极开发文献资源,为新疆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腾飞提供服务,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设想: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新疆人民和大西北人民的福音,也是新疆人民和大西北人民的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本文拟就开发新疆的战略和策略作一些探讨。新疆矿藏资源丰富,这是一个大优势。但这个优势还是潜在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商品优势、经济效益优势,才是现实的真正优势。新疆经济落后,工农业总产值居于全国二十几位,经济效益指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联合国所定的最贫困线之下,关键在于未能实现这个转化。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个转化,将资源开发作为开发建设新疆的战略,新疆将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宏观角度阐述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依据和背景以及重大意义 ,分析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已经具备的条件 ,认为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重要机遇 ,正视存在问题 ,完善发展新疆经济的思路。作者从新疆全局着眼 ,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加快,新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疆大山水画是在整个中国大文化背景下,紧跟中国当代大山水画的主流发展方向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新疆大山水画融合了中国近代多种风格、多种文化元素于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新疆大山水画艺术特性,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性。新疆大山水画为新疆绘画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疆大山水画的发展、传承、创新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不断充实新疆大山水画的研究体系,促进大山水画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政策创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新疆目前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政策创新问题,并为立足新疆区情开发人材资源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我国内陆,选好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产业,是实现新疆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好,并已初具规模,具备较大规模系统开发的基础。旅游业作为一种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是目前该地区对外部资金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该文在分析新疆地区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顺应当今西部开发的形势,阐明了旅游业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毕业生中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动员他们留在新疆、兵团工作。一大批内地生源毕业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自愿留疆工作。这是该校在新时期新疆人才战略和区内人才市场逐渐规范发展下出现的一个可喜现象,并逐渐成为为西部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开放型首府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2002年人口达到175.72万,其中非农人口155.91万,是新疆惟一的特大城市,GDP为352.2亿元,人均GDP17780元;周围的昌吉、米泉、阜康和五家渠四市共同构成了乌市的外围卫星城市圈,与达坂城、鱼儿沟、大河沿、安宁渠和八钢一批城镇形成新疆最大的城镇群,并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城市连绵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乌鲁木齐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规模成倍扩大,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都呈现出新的格局,在国家二级重点开发带-天山北坡经济带和新疆的开发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开发建设新疆战略的研究讨论中,许多人都着重于讨论如何开发新疆的丰富自然资源,这无疑是对的,但开发自然资源不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却是一个大问题。这不利于掌握开发的方向和开发的先后次序,也不利于将来产品的销售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把市场需求作为开发建设新疆战略  相似文献   

16.
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作为多民族的融合地,有着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新疆旅游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应科学引导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提升新疆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民俗旅游在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旅游资源开发缓解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新疆视角》一书,是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宏伟所著,2018年7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新疆绿洲城镇孤岛效应的影响,研究了旅游业发展对促进新疆绿洲城镇化的机理。通过对"十一五"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新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的规划实施作出综合分析,从新疆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带建设、旅游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中心地体系发展等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旅游资源战略性开发与绿洲城镇群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  相似文献   

18.
新缰地处边陲,土地辽阔,不仅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而且拥有轻重工业发展的丰富矿藏资源。这个历史上美名为“金玉之邦”的中华瑰宝,早在清代就留下了开发矿业的详细记载,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然资源的作用,是关系新疆改革、开放、繁荣经济,实现各族人民走向富裕生活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清代新疆矿业开发兴衰关系(1760--1911)作一初步探讨,为新疆的经济开发提供历史借鉴。不足之处,希予指正。  相似文献   

19.
地缘优势和经济强势的互补关系,使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中国新疆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也迫切希望双方的区域经济合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形势下,新疆应尽快形成比周边国家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度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及动态分解研究,可以发现2000年-2015年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呈"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动趋势;新疆五大子区域中,除天山南坡产业带外,其他区域不均衡水平均呈现整体下降态势,新疆15个地州市不均衡水平也均呈下降态势;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聚集度的变化,而人口聚集度变化在缩小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上的作用在不断增强。要实现在核心区建设中的区域均衡发展,新疆应实施"人口向北聚集、产业向南聚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