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缅甸会战是二战期间中英美首次在亚太地区的联合作战 ,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境外作战。对于盟军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 ,作者从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出发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 :英美苏先欧后亚世界战略成为盟国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决定性因素 ,中英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是此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是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日本进攻缅甸后,缅甸成为盟国与日本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防守缅甸,成为中英美三国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利益。中国政府对入缅作战态度积极,希望通过出兵缅甸,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虽然由于三国利益不同,计划一再落空,但中国政府对中缅战场的形成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前 ,英美奉行“先欧后亚”战略方针 ,在远东方面根本没有一个整体防御战略。太平洋战争后 ,英美在“欧洲第一”总战略不变前提下 ,不断调整其远东政策 ,特别对中缅战场的战略方针。但由于英美各国在远东地区利益差异及在缅甸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导致了盟军在中缅战场上的失利。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与英美盟军共同作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重创日军,解救英军等战绩,让世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英国以和平方式给予缅甸独立,这决不是英国对其战前殖民统治反省后的明智之举,而是英国政府无法应对缅甸民族主义要求独立的强大攻势,被迫做出的丢卒保车的战略选择.缅甸的独立不是完全按英国战前早已制定好的非殖民化时间表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而是缅甸民族主义者斗争的结果,但从缅甸独立的方式看,则充分体现了英国在解决殖民地问题上的灵活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文学实践是 2 0世纪世界文学界最为活跃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与 2 0世纪全球范围内高涨的女权主义运动密切相关。以英美为代表的一批女权主义理论家和文学家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批评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女性世界的“话语霸权” ,抨击了文学世界里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和压抑 ,并提出重新认识和构建女性文学史的设想。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当代世界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资源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微课是一种基于某个知识点的、短小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视频.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旧有模式的反转,它们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在英美文学课中,运用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相结合,缓解了传统教学中课时不足、缺乏师生互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8.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战场的开辟迫在眉睫,苏联迫于战争需要,于1941年提出开辟第二战场,英美由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再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直至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时,苏美迫于形势需要,同意1944年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由此可知,第二战场是战时的苏联与英美之间关系的试金石,从而反映了美英苏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英国在中东势力的衰退为美国把自己的势力打入中东提供了机会。它们在中东的矛盾和争夺在巴格达条约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巴格达条约的形成也对中东形势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成为最终导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融、竞争.当代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是基督教文化,它已经成为英美主流文化,正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迅速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人担忧.祖国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融、竞争。当代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是基督教文化,它已经成为英美主流文化,正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迅速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人担忧。祖国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要理解沈从文在“湘西世界”里寄托的情感和思想,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历史语境。沈从文是在英美派的持久扶持与帮助下构筑起他的“湘西世界”的。在英美派背景下解读“湘西世界”,可以看出它是作者应对现实中各种思想倾向与艺术主张时的一种立场选择,其中隐晦地表明了作者对争论激烈的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苏德战争爆发,开辟第二战场成为盟国的共识.战争中丘吉尔一味推行地中海战略与斯大林要求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南辕北辙,争论由此而不断,在利弊权衡上双方的心里都经历过转化;苏联据实谴责英国为地中海战略肆意拖延第二战场,就质疑是否具备尽快实现第二战场的条件问题,虽然从军备上、军事形势上、军事地理上言之成理,然而难以否认后勤准备不足所带来的难题;指责地中海战场未能起到第二战场的作用也过于苛刻;而称拖延的目的是希望苏、德双方在战争中相互厮杀从中渔利,显然不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为大英帝国的利益是丘吉尔的出发点和根本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4.
二战期间,英犹双方做出政策调整,即英国由原来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调整为限制犹太移民入境,而犹太复国主义者由原来与英国完全合作调整为与英国既合作又对抗。英犹关系的调整不仅对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构成威胁,而且对犹太民族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打破“缅甸困境”,美国将对缅政策由孤立与制裁调整为接触与制裁并重的两手政策。新政策开启了两国高层接触的大门,两国关系将从僵持与对抗时代进入缓和与对话的新时代。但美缅两国间的固有矛盾并未解决,美国也不会放弃对缅甸的制裁,两国关系很难根本改观。美缅关系的变化有可能对中缅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但不会使中缅友好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6.
评价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分析与动态考察的原则。实际上,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十分复杂。一方面它在很多方面和某些特定时期或国家、地区成为推动欧洲抵抗运动产生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外因;另一方面,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应有的积极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存在实际重视不够、支持不力且不平衡的局限性;还在多种情况下成为欧洲抵抗运动充分、健康发展并获得彻底胜利的障碍。同时,它又是多变的和不平衡的。其性质往往取决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要与长远政治利益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大盟国首脑共同确立了战后德国赔偿的"实物赔偿"和"分区赔偿"原则,同时也暴露了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矛盾。1946年5月,美占区停止向苏联交付赔偿物资,标志着三大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正式决裂。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互不信任加快了冷战到来的步伐。分区赔偿的执行还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分裂。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对外贸易在中朝贸易和韩朝贸易的带动下快速增长,不仅缓和了朝鲜的经济危机,而且也形成了以用韩国贸易顺差填补对中国贸易逆差的中、朝、韩三角经贸关系为特征的贸易结构。但是,中朝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般贸易"的增加所带动,而韩朝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以韩国对朝援助和投资的增加所带动。因此,朝鲜能否继续维持中、朝、韩三角经贸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中朝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齐鹏飞 《中华魂》2012,(16):46-48
双方强调各自的实际困难,谈判进程停滞不前1956年12月至1958年下半年,是谈判的第二个小阶段,是高层直接的政治对话和外交谈判并充分交换意见时期。1956年12月,周恩来应邀访问缅甸,两国领导人继续就边界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12月20日,在周恩来访问结束之际,两国政府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总理在热诚的相互谅解的精神下……讨论了解决中缅边界的问题。这些讨论进一步澄清了中缅两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明初,为解决河西走廊的军需供给问题,明朝以出售食盐专卖权为突破口,吸引商人到边仓上纳军需。此后,开中制逐步由临时性的措施演变为常态化的边饷供给制度,具体形态也经历了由实物开中到货币开中的演变。终明一世,开中制的实施促进了河西走廊军需问题的解决,加快了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了河西走廊与内地间的联系,提高了河西走廊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