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英九现象:政治形象与领导力 在台湾政治人物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英九的领导力稍差.但他的清廉形象对他领导力作了强有力的补充。舆论认为:马英九要执掌全台大政或许力有未逮,但这为人们所“宽容”,因为马英九有着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清廉”,人称“不沾锅”。  相似文献   

2.
透视马英九     
马英九爱惜自己的声誉.总是小心翼翼,不落任何话柄于外人。“求全、求稳、求美”,努力维持一切偶像派选手应该有的条件和风度,这是马英九的坚持。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09,(17):83-83
马英九最近成了鞠躬总统,8月17日下午的记者会上,马英九90度的鞠躬被定格为7秒。这幅照片让我凝视良久。莫拉克台风毕竟是天灾而非人祸,政府也就是救灾疏失:但马英九从灾区到记者会上,不断鞠躬,代表政府向全社会道歉。这样诚意的鞠躬向社会和民众道歉,不知台湾民众会否接受。会上,马英九更表示要取消今年的“双十庆典”,以为民悼。  相似文献   

4.
<正>从2008年高票当选的政治明星到现在的"过街老马,人人喊打",仅仅只用了6年时间。这是马英九屡屡失误的6年,也是马英九性格悲剧不断发酵的6年。自认"君子不党",实际上离心离德1950年马英九出生于香港,父亲马鹤凌是国民党高官,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色彩。有这样一个父亲,马英九从小就受到完整的传统教育。儒家讲究做人"内圣外王",内在的个人操守要完美无瑕,外在的人生目标是报效国家。这套观念,在马英九报考大学时,第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5.
周文顺 《决策探索》2008,(11):84-86
2008年5月5日,马英九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称:“如果过度对中国大陆经济依赖,将会让台湾有被中国大陆吞噬的危机。”进而,他呼吁日本企业与台湾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担任蒋经国翻译开始马英九的政治生涯上,蒋经国扮演的是—个极重要的人物。其实,马英九念初中后,家里从万华搬到长安东路一段8号,而蒋经国住在—段18号,隔着10号。当时由马家4楼顶阳台可以看到蒋家院子,但距离很远,只看得到蒋经国先生的黑头车过去。高中毕业后,马英九考上台湾大学法律系。在台大就读时,马英九迅即崭露头角,先是担任大专军训班宣誓代表,在成功岭宣誓完后将誓词呈送给时任“国防部”部长的蒋经国,并接受蒋经国的“授枪”,这是马英九第一次与蒋经国接触。集训结束后,马英九回到台大,旋即担任学生代联会秘书长,这被认为是国民…  相似文献   

7.
福楼 《领导文萃》2006,(8):74-76
美眷娇儿马英九和周美青结婚已经27年,两人曾度过清苦的留学生生活,也一起经历过风光的市长竞选。周美青是马英九在纽约大学念研究生时的同学。1974年,马英九退伍,周美青从台湾政大毕业,两人一起出国到纽约大学深造。两人同在纽约留学时,擦出爱的火花,并于1977年结婚。当时,马英九还是个穷学生,为了让马英九继续攻读哈佛法律博士,周美青放弃进修,到餐厅端盘子,马英九则是一边苦读,一边赶编《波士顿通讯》。在这样的环境下,夫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周美青平时行事极为低调,所以在马英九参选台北市市长前,知道她名字的人不多。1998年7月,周美青…  相似文献   

8.
蔡子强 《领导文萃》2012,(16):67-68
2012年5月5日,马英九前往屏东科技大学与学生座谈,有同学大吐苦水,抱怨便当缩水吃不饱。网络传言,马英九当时的回答是:"怎么不吃第二个便当?"这一传言随即在网络上疯传,网民甚至把他拿来与晋朝那个不知民间疾苦,被臣下告知人民正饱受饥荒煎熬甚至活活饿死时,在同情之余却大惑不解,问"何不食肉糜"的千古庸君晋惠帝相提并论,戏称他为"晋惠帝第二"、"马惠帝"。  相似文献   

9.
许桢 《领导文萃》2008,(17):74-77
马英九当选后,首个正式拜访的政治人物.竟是在选前最后一刻举行记者会,高调宣布把自己一票投给谢长廷的前任“总统”李登辉。而马李此次会面。事前大力向媒体宣传.两人一谈就谈了100多分钟,比起预定的时间,足足长了一半多。可见,这并非礼节性拜访。李马二人,不一定就个别问题,如人事任命、两岸政策等达成共识。事实上,以马英九的政治智慧,李登辉的老谋深算,也没有必要如此。但此次会面,仍然具有高度宣示作用。然而,除了在投票前夕,李登辉临门一脚把球交给谢长廷之外。20多年来,李马之间的恩仇,虽未如李氏与连战、宋楚瑜、吴伯雄所结之深,但也足够写一部章回小说.  相似文献   

10.
2012台湾大选     
1月14日,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的台湾"二合一"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领先蔡英文近80万票的优势成功连任,国民党在"立法院"稳定过半。此次选举是岛内民众对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关系"与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加剧两岸紧张"两条发展路线的全民投票,也是对清廉诚信与虚伪贪婪两  相似文献   

11.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5,(3):51
经济都衰退了,股市却涨起来了,自欺欺人的可以用晴雨表打提前量来解释,实事求是的则清楚,这就是钱多人傻的结果。——《华夏时报》总编辑、财经评论家水皮台湾没有让两岸关系倒退的本钱。——台湾"总统"马英九会晤外国友人时说,过去他执政六年间最重要的意义是找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道路,要有更大的决心和魄力走下去。马英九表示,任内希望两岸结束货贸协议的谈判,目前两岸还有7.8万项货品要谈现在中国不是有没有法的问  相似文献   

12.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09,(24):62-62
好政府都是骂出来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马英九面对民众批评的态度是诚恳的。考察一个政府有没有执政能力,首要指标在其有没有学习能力。——《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笑蜀  相似文献   

13.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08,(15):71-74
汪诞平先生跟随马英九多年,他谈起他眼中的马英九,许多生动的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诞平先生拿起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一支金笔对我说.这几天要搬家了.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偶然见到这支金笔.赶紧收起来,做个纪念。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05,(8):7-7
马英九一直是政治明星、媒体宠儿、国民党的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15.
龙应台 《领导文萃》2008,(17):85-90
一九九九年七月,接到台北马英九市长的秘书来电,大意是说.因为马市长希望邀请龙教授回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请龙老师把履历寄到台北。”  相似文献   

16.
和静钧 《领导文萃》2007,(10):96-98
像是约好了似的,2007年2月,各地政府领导人和党派领袖掀起“退”潮:韩国总统卢武铉宣布退出执政的开放国民党,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率其内阁向总统递交辞呈,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卸下党主席一职,而英国的布莱尔唱起的“退”  相似文献   

17.
<正>马英九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给他戴上"无能"的帽子;一些台湾媒体批评他"毫无魄力"。对此,他很少进行正面回应。如今,很少有人再用这两个词来形容马英九,因为他已经  相似文献   

18.
龚炯 《经理人》2012,(6):94-95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学成回国后先入台湾政治大学任教,后进入政坛。先后担任蒋经国秘书、“总统”府顾问、法务部长、台北市长和国民党主席,直至台湾地区民选“总统”。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台湾民调的一组数据非常值得注意:台湾地方选举之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民意满意度达到43%,稳稳超过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33%。一时间,台湾各个媒体、电视节目都在讨论: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民党“十七全”已经闭幕, 马英九在8月19日正式接任党 主席,中央委员与中常委也于8月20 日选出,新的领导班子宣告就位。以此 为标志,国民党领导层的世代交替基 本完成,国民党的马英几时代开始启 动,其自我更新和蜕变的进程也掀开 了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