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去年暑假,儿子每天起床就直奔沙发,"咣当"一声躺在那里,任你家里杯盘狼藉,任你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他依旧在那里眉飞色舞、全神贯注地看电视剧。一日,我切菜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暴怒之下,迁怒于儿子,喊道:"你过来!"他会看脸色,连忙过来帮我洗碗、切菜,并在我的指挥之下顺利成席,妈长妈短地叫我尝他做的菜。儿子得意并快乐的样子,让我深受触动。  相似文献   

2.
非鱼 《快乐青春》2009,(9):52-57
5岁时,我问妈,爸爸呢?妈说,他是个海员,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能回来。海员的故事抗不过成长的脚步。第一天上学,老师问我:“你叫什么名字?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呀?”我大声回答:“我叫李远哲,我爸是海员。”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1,(5):45-45
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经理问:"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犹太商人答:"我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 "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个平常的夏天,那年我10岁。外婆在厨房里,煮着她认为最经典的夏日开胃菜汤:番茄毛豆酸菜汤。我在一边候着,等饭吃。也许是外婆看我暑假里用脑颇少,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按月份大小,背全家人的生日:"118、219、316、1011、1130、1228"。背完了,我吹开搭在眉毛上散发着一股碘酒味的刘海儿,问:"外婆,背光了,能吃玉米了么?""你等歇,辰光过过蛮省力的。你看,你妈今年都38岁了,记牢,38岁了。你看我,六十出头了,记牢,外婆61岁了。还有你爸爸……"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在一家土豆粉馆用餐,看见一名服务员端着一碗土豆粉问一位顾客:"你是土鸡吗?"顾客答道:"不是,我是猪肝。"于是服务员又问另一位顾客:"你是土鸡吗?"只听见那位顾客回答道:"我不是土鸡,我要的是土鸡。"在场听到的人都笑了。笑过之后,仔细思考,却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一句听似不合逻辑的问语却能得到第一位顾客的理解?又为什么第二住顾客理解了却要予以否定呢?  相似文献   

6.
儿子刚上初一时,对女孩子表现出一种特别的逆反心理。 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在开一瓶剑南春,儿子在一边说话了:"爸爸,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外号就是这酒的名字。""怎么,她喜欢喝酒?"我不解地问。儿子笑道:"不是。她特别喜欢和男同学一起玩儿,一开始男同学背后叫她‘花蝴蝶',后来还是我想出来‘见男春'这个外号的。"  相似文献   

7.
隐地 《家庭科技》2011,(3):11-11
在一个同学孩子的婚礼上,对面有位女士和我打招呼,拿起酒杯敬酒,并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我连忙拿起酒杯站起来回敬,"记得记得。"等我坐下,旁边同学问道:"那是谁?"我立刻脸露尴尬,"只是眼熟,但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那你怎么说记得记得?""一桌陌生人都看着我,如果我说不记得,不是会弄得她很窘吗?"  相似文献   

8.
王小毛 《家庭科技》2014,(11):12-13
一昨天晚上,我正哄着儿子马一舟睡觉,老爸的电话打了进来。"女儿啊,天气热了,你大姐这边儿待不下去了,我和你妈准备去你那儿,请做好接待准备啊!"老爸干了30多年的中学政教处主任,职业习惯使他在和我们讲话的时候都要端着架子,就像做报告一样。儿子听说姥爷要来,从床上蹦了起来,抢过电话便喊姥爷,望着祖孙俩隔着电话传情的欢乐场面,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9.
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可是,我真的有那么忙吗?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千里路,要转3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乏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10.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听完天气预报,一整夜他都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上班,他匆匆往深圳打电话,那端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叫你妈给你寄去……”儿子漫不经心地回答:“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仍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马上就买!真哆嗦!”就撂下了电话。  相似文献   

11.
猴子和兔子是多年的老邻居,它们经常在一块儿闲聊。 一天,猴子问兔子:“兔子先生,你干嘛老是东张西望的?你好像害怕什么吧?” “我什么也不怕,”兔子回答,“我习惯这样。”  相似文献   

12.
三、万水千山赴松辽1960年3月,钻机装上火车运走了。王进喜的母亲重病在身,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要走了,她真有些舍不得.王进喜坐在母亲身旁,对母亲说:“妈,这次会战是石油部决定的,各个油田的先进队集中到松辽,再来一次比赛,早日拿下大油田。我是先进队的队长,我不带头,下面工人怎么办?我以前说过,一切要服从党安排,党指到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妈,有病就让王兰英(王进喜的爱人)领你到医院看一看。”老太太端详着儿子,半晌才说:“你去吧,到那里经常来信,免得我想你。到那要好好保重身体。”老太太说完,泪水已饱含…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儿子泪流满面地回到家里,父亲吃惊地问道:“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儿子呜咽着说:“瓦夏打我。”“你还手了吗?”父亲又问一声。“没有”。儿子小声地答道。“蠢家伙,我早就教过你,谁要是打了你,你就还手打他!”父亲气愤地打了儿子一耳光,以示对他软弱无能的一种惩罚,可没料到自己脸上也挨了儿子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混帐东西,你怎么敢打老子?”父亲骂道。“你刚才不是教育我,谁打我,我就还手打谁吗?!”小幽默  相似文献   

14.
好友小华来我家,一脸愁容地说:"早知这样,当初何必要结婚……"小华"五一"结的婚,小日子没过上几天,话语中怎么透露出对婚姻的失望?原来,小华婚后另立门户,他母亲感觉一下子空落落起来.再看看小两口亲亲热热、难舍难分的样子,母亲更沉不住气了,表现出对儿媳的冷淡,甚至担心日后儿子不孝.小华的父亲也敲打小华说:"你妈是最疼爱你的.""我对老爸说,我没忘养育之恩呀."小华有些苦恼,"有时老婆问我,婚后我妈怎么变得陌生起来了.我真怕这样下去婆媳关系会紧张."  相似文献   

15.
郭梅 《家庭科技》2013,(12):17-18
最近,我的一个闺密简直快变成祥林嫂了,几乎天天给我打几个小时的电话,说她儿子这不听话,那没做好,她简直要崩溃了.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打断她说:“我还有稿子要赶,你能否简明扼要一点?另外,你儿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糟糕吗?他刚刚进入青春期,你能否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青春期儿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儿子问我:“爸爸,你认识你爷爷吗?”我笑着回答:“笨家伙,我怎么会不认得自己的爷爷呢.”我认为儿子跟我开玩笑,问“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捣蛋问题. 接下来,儿子非常认真又略带伤感地说:“可是,我不认识你的爷爷,就是我的太爷爷.”  相似文献   

17.
<正>"可怜人"发光,理想是四月的太阳那天黄昏,我听完家教讲座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接双胞胎儿子,然后带着他们往菜市场赶。他们磨磨蹭蹭地跟着,我一边朝他们吼着"快点",一边数落着回家后还要烧菜、辅导他们写作业……大宝突然问:"妈,你有理想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有,我的理想就是你们长成优秀的帅小伙。"二宝把手中最后一口面包扔进嘴里,说:"妈,那你是个可怜人。""对,老师说没有人生梦想和追求的人都是可怜人。"大宝附和着。兄弟俩得意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18.
是否一定要犯过最残酷的错,才了解这人生最简单的道理? 姐姐当年执意要嫁的时候,爸是掀了桌子的。妈回忆起来,就说:"你姐,太像你爸了。"一样的薄嘴唇、窄窄眼角,固执,主意正,讷于言,却会在突然间爆发。谁也不知道,姐姐是几时爱上那个西部来的少年的。有一天,她带他回家,说:"我要跟他走。"爸什么也不肯听,揪着男孩的衣领,  相似文献   

19.
家有闺蜜     
那天,朋友晓茹约我去逛街,欣然应允之后,我顺带"捎"上了婆婆。一路上,晓茹张了几次嘴,似乎有话要说。总算瞅了一个婆婆去洗手间的空当儿,她才"斗胆"问我:"你怎么敢带婆婆逛街呢?可真有你的!"我明白她的意思,也明白疑问背后恰好道出了她的苦衷。晓茹不止一次地说过,她每次买新衣服都要藏藏掖掖好久才敢穿上身,而且面对婆婆盘问的眼光时,她还要把价格说成"跳楼价”,防止老人家抱怨她乱花钱。  相似文献   

20.
婆婆要出嫁     
婆婆恋爱了 晚上.刚躺下,听见老公吞吞吐吐地说:“妈今天跟我说。谈了个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有些困倦的我,听了他的话,立刻精神起来,“真的?”他瞪了我一眼,“你那么兴奋干吗?”我赶紧掩饰,“不是,我是替妈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