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的个人房产贷款主要有等额本金还款和等额本息还款两种方式,在央行今年4月连续第三次提高贷款利息的背景下,两种不同贷款方式对于升息所带来的利率风险是有差别的,对于这两种方式的贷款者,在选择是否提前还款上是完全不同的,在提前还款时应慎重考虑。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适当拓宽个人贷款的种类,给贷款者提供规避风险的机会和选择。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额在逐渐增加,提前还款行为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的变化,从而改变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价值。因此,构建我国借款人提前还款分析模型,为以后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助学贷款己数年 ,意义重大 ,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还款高峰期的临近 ,贷款的违约率、逾期率升高 ,增大了风险 ,使助学贷款工作步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国家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时 ,商业银行、学校和个人也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积极配合 ,使助学贷款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4.
尹娟 《家庭科技》2006,(4):15-16
近来,许多银行推出了一些新的还贷方式,吸引了不少贷款购房者的注意。不过,各式各样的还款方法也让很多人感到迷惑。到底哪种还款方式最实惠,最适合家庭的财务情况,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选一种最合适的还贷方式其实,对于住房贷款而言,并不存在最实惠的说法。为什么呢? 因为银行发放贷款给购房人,购房人按照贷款利率和对贷款的占用时间支付给银行利息。因此,只要贷款利率是一样的,购房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还款方式,要支付的利息只是和自己占用贷款的时间有关系。以前人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误解,觉得“等额本金”比“等额本  相似文献   

5.
高校贷款风险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贷款具有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低以及贷款保证形式单一、还款资金来源渠道较窄等特点。高校使用贷款资金要承受宏观方面的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以及微观方面的市场利率变动风险、贷款规模过大风险和高校内部管理失控风险。高校贷款风险虽不会导致高校“破产清算”,但能引发高校财务危机,危及高校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还款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及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可以促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住房抵押贷款是家庭获得住房的关键资金来源,也是银行资产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文献表明借款人特征影响贷款风险,但未深入研究教育背景对房贷发放及其风险的影响。使用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某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数据,基于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和金融分析能力,考察其学历差异影响房贷发放及其风险的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低学历借款人,高学历借款人具有更高的贷款量、更低的提前还款和违约风险,表明高学历有利于降低房贷风险;相比于低学历借款人,高学历借款人在债务支付困难和违约成本上升时违约风险更低,在权益为正和贷款利率上升时提前还款风险更高,表明高学历借款人有更高的违约成本和更强的金融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在还款上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因而,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美 《云梦学刊》2008,29(4):57-59
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近十年以来,帮助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从金融机构反馈的数据来看,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风险问题.建议设立组合基金为商业银行减负.根本解决银行"惜贷"问题;从分析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入手,建议完善个人征信系统.设置灵活的还款机制.尽可能降低违约风险,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开展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目前助学贷款工作存在结构失衡、程序复杂、运作成本高、偿还机制与担保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多种模式交织的助学贷款体系,引入助学贷款保险制度,制定完善的还款监督机制,使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的,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其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机会平等,维护社会稳定。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缓解了学校资助家庭困难生经费不足的矛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前两批国家助学贷款受助学生的还款期限相继到来,尽管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诸如:受助学生如在毕业前提前还清贷款,地方财政将全额贴息等优惠政策,但是助学贷款的如期归还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据中国工商银行长沙市岳麓山支行提供的…  相似文献   

12.
货币时间价值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按揭贷款中表现为利息,在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这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中其体现的货币时间价值不相同.有必要详细推导两种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案例具体计算相同情况下两种还款方法的每期还款额、每期偿还的本金以及每期偿还的利息.进行对比,得出适合两种方法的人群并进一步探讨借款人如何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结合货币时间价值,选择合适的贷款方式,决定是否提前还贷,合理安排个人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的中国信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信贷配给,经典的信贷配给理论在这里基本适用,但并不能解释全部。权力和人情的交融编织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信贷市场正处于其中,信贷资源的配置必然游离于权力与人情之间。本文改变了以往对人情贷款持全面否定的观点,指出在法治、信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人情贷款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激励机制促进还款,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在信贷责任硬约束条件下,权力与人情贷款必然充斥信贷市场,底层社会遭受信贷配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缘缘 《家庭科技》2014,(12):43-43
有些人不常用信用卡,当信用卡发生欠款逾期后,既不:进行还款,又不进行销卡。这会每月产生一次逾期未还款,并记一次不良信用记录。连续多月不还款,就会被银行起诉,严重的会被判刑。 信用卡欠款逾期,发卡行的信用卡中心会对持卡人进行催收。有些人不但不还款,还通过更换地址和手机等联系方式来"跑路",以为这样银行就奈何不了自己。  相似文献   

15.
杨义 《东南学术》2003,(1):21-22
今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会,吴福辉先生有这样一个担心,他把现代文学研究比做一个矿产,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现代文学这个"富矿"会不会被挖掘殆尽,变成"贫矿".吴先生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5日,我因盖房急需用钱,即向同学郑某借款3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言明自借款之日起6个月内归还(由于属同学之间帮忙,当时未约定利息)。然而,当我如期还款时,郑某觉得吃了亏,要求我按银行同期贷款支付利息,否则,他将到法院起诉我。请问,我同学郑某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7.
张瑾 《家庭科技》2014,(8):45-45
随着信用卡支付业务的日益发展,信用卡为我们带来的消费便利已无需赘言。但相对于刷卡时的轻松而言,信用卡还款就没有那么便利。在还款渠道日趋丰富的当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他还款渠道,就能省心省钱。支付宝还款持卡人可使用支付宝账户进行跨行、跨地区为信用卡还款。根据最新政策,电脑端使用支付宝为自己信用卡还款,将继续免收服务费;  相似文献   

18.
雷霆 《家庭科技》2010,(12):43-43
大连市民李飞借30万元钱给生意上的朋友老张,对方迟迟不还。眼看还款日期到了,李飞将老张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老张答应还款。一天傍晚,李飞和老张各携妻子一起在咖啡店见面。老张对李飞说,还款时间已过,他想把原欠条收回,重打一张欠条,把还款时间往后延一下。李飞没多想,掏出欠条给对方。  相似文献   

19.
阳辉 《家庭科技》2006,(5):17-17
利率上调后(2006年1月1日起,5年期以上住房按揭贷款的基准利率为6.12%),许多人选择了提前还款以降低利息支出。然而,看似简单的提前还贷,涉及许多理财的小窍门。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63-67
小额贷款中的格莱珉模式和江西模式在贷款对象、贷款用途和贷款额度上类似,而在经济背景、文化背景、还款周期、贷款期限、担保方式、政府参与度和贷款利率等方面有所不同。要让我国小额贷款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贷款额度上有所提高,年限上有所延长;要调整政府职能,由纯政策性贷款向市场化运作转型,根据借贷者的诚信表现给予不同的贴息、贷款额度和年限;重视并发挥由借贷者诚信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的作用,构建社会诚信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小额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