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并对其中某些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的见解,具有外语读译能力,能够独立地从事法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系目前设有法学理论、法律思想史、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含经济法)、  相似文献   

2.
用法律手段,加强吏治,推行廉政建设,整顿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促进“四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中心环节。《唐律》中的吏治制度,是我国古代遗产中的精华,它系统总结了治国安邦的宝贵经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本文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具体分析研究《唐律》中的吏治制度,涉及法制史、刑法、行政法以及比较法学、立法决策学等领域,试图用新的方法,探索开拓法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法学基础课程的《外国法制史》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不断增多的同时,许多学校的课时在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为部门法的学习奠定基础,成为该课程讲授中面临的主要课题。《外国法制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新书介绍     
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法律制度文化非常丰富。上自吐蕃下迄近代 ,在藏民族自身历史发展及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 ,它是中华民族法律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对藏族法制史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我国制定民族政策 ,更好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搞好少数民族地方立法与制定宗教政策 ,拓宽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领域 ,繁荣我国民族法学都有非常重要意义。最近法律出版社出版我院徐晓光教授所著《藏族法制史研究》(2 0 0 1年 4月 )一书 ,这是国内藏族法律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填补了少数民族法制史研…  相似文献   

5.
《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爰始淫为劓、刵、(木豕)、黥。”清代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和当今张晋藩的《中国法制史》等都认为夏禹时期的五刑,是古苗人所创,后来才被汉人沿用。本文将结合苗族文化现象,并从法史学的角度来探讨古苗法产生  相似文献   

6.
应用比较法学理论,论述了新《刑法》的两大突出成就即“刑法三项基本原则”和“单位犯罪”的规定,指出新《刑法》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保护社会功能和保障人权功能并重。把握其立法精神是实施新《刑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制史研究会和法律思想史研完会7月中旬在灵秀壮美的烟台养马岛分别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以及《中国法学》、《烟台大学学报》等杂志编辑部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两个讨论会。法律思想史研究会本  相似文献   

8.
“窥宫者膑”,是《法经》有代表性的条文之一,见于明代董说《七国考》转引的桓谭《新论》,时常为法制史著作所引用,但也时常被误释.统编教材《中国法制史》释作“窥视宫殿者受膑刑”(七十三页).人大本《中国法制史》的释文,义亦相同(九十九页).北大教材《中国法制史简编》释为:“私入宫廷的要断脚”(一百二十四页),均失原意. 正确解释“窥宫者膑”这句话,关键在一个宫字.宫字在秦汉以后,诚专用于帝王所居的房屋,如宫殿、宫廷、皇宫.但在秦汉以前,不论贵贱,房屋都通称为“宫”.上述几种法制史著作,均误在忽视字义的历  相似文献   

9.
外国法制史是完整的法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法学各学科中,外国法制史一向不被重视,法学专业学生普遍对该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历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报考中,外国法制史一直遭到冷落;外国法制史的专业教师也普遍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没有信心,感到自己的专业没有出路,不少人想改行。鉴于此,本文拟从这门学科的重要地位、不受重视的原因以及如何振兴等方面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关系重大的小问题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中国法制史》的第一章有这样一段话: “皋陶作士,即兼负制裁外部的‘蛮夷猾夏’和内部的‘寇贼奸宄’双重任务。《诗·泮水》虎臣献馘与皋陶献囚,相提并论。春秋时鲁国臧文仲有‘大刑用甲兵’的话。直到东汉班氏写《汉书》,也还把兵事放在《刑法志》之中。这些都可以说明古时兵刑不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在法学界和有关部门的热情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外国法制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不少可喜成绩,但比起其他法学学科尚有很大差距,不少课题,需要深入探讨,一些教学实践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总结。这里,仅就外国法制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从法制史的角度看,《尚书·洪范》含有丰富的法学内容。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类如现代宪法的根本法性质的法典。这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古代学者早已作过这样论断,只是他们没有使用“宪法”这个术语而已。《尔雅·释诂》:“洪,大也”;“范,法也”。《尚书》的伪《孔安国传》说:“洪,大;范,法;谓天地之大法。”“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规范也。”  相似文献   

13.
关于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问题,刑法理论界虽有争论,但争议的焦点是如何界定“必要限度”这一概念,而非紧急避险必要限度的量的方面。至于紧急避险必要限度的量,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已形成共识,这就是;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轻于所要避免的损害。然而,1991年《江西法学》第1期上发表的黄祥青、江涛《紧急避险必要限  相似文献   

14.
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颁行10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又相继通过了补充和修改刑法的三个《决定》和四项《补充规定》①,对稳定社会秩序、保卫四化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刑法需要同新情况相适应;由于《决定》、《补充规定》同《刑法》存在着某些不协调,致使司法实践在适用刑法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更由于《决定》和《补充规定》增加了不少死刑,大大提高了法定刑,另方面却对有些多发性犯罪提高了起刑线(构成犯罪的数额起点),实际缩小了刑事法网,形成了刑法“厉而不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的限度是在法学理论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来研究正当防卫的限度及特殊防卫权。这对如何认定特殊防卫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1981年7月10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后增设的罪名。增设新的罪名无论在司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这种探讨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的。  相似文献   

17.
论偷税罪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赁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应缴)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对自198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全面、重大的修订,修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刑法》本身,还包括自《刑法》实施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所制定的单行刑事法规。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前的《刑法》由于受…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秦汉史研究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陈直教授,先后含辛茹苦写出《居延汉简研究》、《摹庐丛著》、《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等著作;林剑鸣教授的《秦史稿》、《秦汉史》、《秦汉法制史》(译著,主译),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那么,马克思的法学理论、特别是其对法律的本质的论述,也是法学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马克思早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在法学上造诣很深,撰写法学专论甚多。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的马克思从一八四二年到一八四四年所写的十六篇论文,就有七篇是法学专著,占五分之二强;特别是在以后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业已形成完整的法学体系。即使在他后期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以及一些信件,也无不闪耀着马克思法学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时间、主稿人及其制定过程,法学界、史学界著论颇多,但在这些著作中涉及上述问题时,多有出入.如一九三六年五月杨幼炯在《近代中国立法史》中说:"特于元年(即民国元年) 二月七日起,召集临时约法起草会议,名为编辑委员会,起草两次,由宋教仁主稿,会议亘三十日,至三月八日全案告终."一九八二年七月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中国法制史》中也说:"一九一二年二月七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参议院召开制定约法会议,由宋教仁主稿,经过两草,三十二天讨论,三月八日三读通过."这两书的论述,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