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裕固族是祖国大家庭中有着独特习俗的一个少数民族,而婚姻习俗更是特别。解放前的婚姻习俗,保存了一些较为古老的婚姻形态。一个民族现存的婚姻形态,按恩格斯的记法,是一块活的“社会化石”,调查和研究这些遗留的婚姻习俗,对于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形态,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根据自己的调查所得和前人的调查资料,对裕固族解放前尚遗留的婚姻习俗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的婚姻特点及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民族56个,少数民族占55个,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63%的广阔土地上。我国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多样、特点纷呈。所谓少数民族婚姻,是指少数民族男女双方按特定习俗结为夫妻的社会制度。 “婚姻形态是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素及由其而导致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在本质或形式上,各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具有某些相同的体现,而由其所决定的婚姻特点也具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那么,这些特点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它们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婚姻法律制度有何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必然影响到其家庭中男女性别角色.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劳动中的"男逸女劳"、生育习俗中的产翁制和夫妻年龄结构中的"老妻少夫"现象等,说明清代贵州民族地区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广西有壮、苗、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以壮族为最多,占总人口的33.8%,其他1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①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早婚的习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发生冲突,必须对之进行特殊的法律调整。 一、早婚习俗的现状 早婚是男女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广西的壮、苗、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均有早婚  相似文献   

6.
侗族传统的恋爱习俗与具有丰富的原生文化内涵的婚姻礼俗,构成一部古代婚姻和人类家庭发展史的“活化石”。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侗族各式各样的恋爱习俗中,蕴藏着比婚姻礼俗中的文化内涵更为古老的东西。现略抒管见,拟就教于学术界的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两个少数民族村寨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对贵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了考查。调查结果袁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婚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人口流动扩大了民族通婚的地域范围,使传统的婚姻观念与形式受到挑战;也使民族地区离婚率提高,性爱观出现混乱,违法婚姻增多。对此,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加强婚姻观念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促进科学、文明、进步婚姻观念与婚姻形式的建立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民族习惯和习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并且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省区,民族习惯和习俗对少数民族的行为具有较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少数民族生活在习惯和习俗的世界里,特别农村居民受习惯、习俗的影响更大,民族习惯、习俗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居住、饮食、衣着等行为。以贵州农村居民为研究样本,采用1978年至2009年的统计资料,运用消费习惯模型,对农村居民饮食、居住、衣着、交通通讯、教育及文化娱乐、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等消费行为进行了计量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受滞后一期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牛一直是人类的得力助手和朋友。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留着对牛的特别的崇敬,并由此生出不少关于牛的故事传说和与此相关的富有情趣的习俗来。 西南少数民族中的“敬牛”习俗,最有意思的要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一年一度的“牛王节”了。那里每到旧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也就是秋收刚完的时候,家家户户杀鸡、打粑粑(一种用糯米打制的类似年糕的粘食),连嫁出去的闺女也要请回来过节,真是满热闹的。既然是“牛王节”,敬牛自然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惯例,这天清早要给牛吃一块糯米粑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婚姻习俗和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原来的传统和习俗;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许多外民族的东西.研究和正视各民族婚姻家庭的变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羌族婚姻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文化现象,在羌族婚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处理好婚姻法与少数民族婚姻习惯法的关系,我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婚姻传统习俗,于1983年制定了施行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法制宣传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习俗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与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补充规定也面临着根据婚姻法和民族自治地方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修改,予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解放前少数民族古老婚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实行一夫一妻制 ,但由于各民族在社会各方面发展很不平衡 ,所以表现在婚姻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很多民族还保留着种种古老婚制的残余和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13.
试析哭嫁歌     
一、东西南北都有哭嫁歌 我国56个民族中,婚姻习俗方面,许多民族都有哭嫁习俗与哭嫁歌。解放前,哭嫁习俗与哭嫁歌,乃是我国南北许多民族婚俗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正如云南芮增瑞同志在《论<哭嫁歌>》(《彝族文化》第202页,楚雄文化研究所编)一文中指出:“过去,我国许多地区和民族,姑娘出嫁都有‘哭嫁’的习俗,在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普遍。从内容上看,又是妇女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控诉的怨歌。  相似文献   

14.
早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的两性关系纯然被自然法则所控制,属于自然现象,当时既无嫁娶婚姻之事,也未成其习俗,更无婚姻制度可言。迨人类文化知识日有进展后,两性关系的结合逐渐产生规范,遂因各族婚姻习俗而异其制。这时,各民族受婚姻习俗支配的男女结合,仅仅具有不成文法律性质,而无所谓婚姻的礼仪,婚姻法律的限制。基于我国各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迟速不一,各族婚姻的构成,自难同属于一类的方式,难能苟同。现仅就汉民族  相似文献   

15.
汉字赶源于象形,因此从字形可以看出它所象的本身。文章从居、人、夷三字同源象形的关系,考察古代东秀人起居有蹲踞的习俗,这一习俗在近现代的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还能得到左证。  相似文献   

16.
青海和硕特蒙古人婚姻及其习俗调查苏依拉婚姻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社会学及民族学工作者们关注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市人的婚姻观及婚姻状况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婚姻状况及其习俗,同样也有所变化。就此问...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基本形式,东北地区的婚俗文化呈现出东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各民族婚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同于旧礼的婚姻形式,其中以满族的婚姻习俗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满族的传统婚礼为基础,阐述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满族的婚俗特征。  相似文献   

18.
竹崇拜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一大土著文化 ,是中国传统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为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两个层面。竹具有生命力旺盛、繁殖快的独特秉性 ,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缘起和归宿 ,这种竹崇拜心理在南方民族的创世神话 ,以及生育、婚姻、丧葬、祭祀、服饰、姓氏、禁忌等习俗中都得以阐发和认同  相似文献   

19.
论云南少数民族的种竹护竹习俗廖国强云南许多民族都具有种竹护竹的优良习俗。种竹护竹习俗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一习俗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一、云南几种少数民族的种竹护竹习俗哈尼族种竹护竹习俗源远流长。该旅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发展史考察,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珍稀动植物得以保存,除得宜于国家制定法之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习惯法以及神话传说等民间规范对环境保护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实际作用。但民间规范的功能有限性,决定它要么被现代法治文明抛弃,要么通过立法的方式获得国家权力的认可,上升为国家制定法保存并施行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