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文学的出现再次激起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网络文学文本的生存形式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 (及其传统 )的视角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面对文学现实本身 ,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文学自身的逻辑 ,从而更接近和理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较诸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文学视域,让学者在探求不同国家之文学的同时,能够把文学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不仅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而且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有“了解之同情”,从而知晓我们自身文学的特异之处,清楚别的国家的文学同我们自身文学的差异之所在,并能辨考其间相互影响的痕迹,或彼此共通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3.
刘大白的文学“游览指南”、“诗”的文学和“因袭创造”文学等文学史观,在文学范围的确定、文学欣赏的原则以及文学价值的评判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们目前的文学史理论建设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6,26(1):55-62
“电信技术王国时代”,由于“全球化”、“电子社区”的出现以及人的感受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变化,传统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条件也随之改变,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遭受巨大冲击。由此,国内外一些理论家认为文学将走向终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有人干脆说文学将消亡。目前国内学界就此展开激烈争论。我认为文学不会消亡。文学不死的理由在于它固有的人文本性和人文价值。文学是关于人类生存本质的艺术。文学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是其“内视性”,它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内视化的世界———阅读会逼迫我们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观看”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我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意象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文学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无论图像社会怎样扩张,也不能取代文学、取消文学。文学超越了感性空间的束缚,在纯时间性的内视世界中开拓着完全属于它自己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5.
历史使我们背靠着“五四”。命运注定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五四”文学精神的血缘联系。我们很难摆脱“五四”文学的诱惑。尽管我们知道那里已是融汇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精神海洋,然而,我们依然看重“五四”文学内涵。因为,“五四”文学,作为一代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方式的确证,它敏感、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文化人的本真情状。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文学的包蕴量已超出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五四”文学的精神结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不断显示它的意义功能。惟其如此,“五四”文学精神的变质及其复归这一文学演变的轨迹,才成为我们思考“五四”文学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媒介的强势渗透下,文学场的自主性原则遭到沉重打击,文学场的裂变难以避免,重建媒介时代的文学场,应该将文学场视为一个以媒介为中心的开放场域。媒介时代的文学研究需要突破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将封闭的文学理论开放,加强对大众媒介语境下文学经验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利用媒介,利用文学,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质量,这正是重建媒介时代文学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地描述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历史趋势,应以民族文学间的“文际交往”作为世界文学的学科依据。文际交往是世界文学的实际运动过程和具体呈现形式,它应当成为我们理解民族文学关联网络和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内在支撑点,同时应当成为我们重构世界总体文学发展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我们要发掘陈忠实文学的当代意义,就得思考它的意义构成。我们对陈忠实文学中所蕴涵的这些质素进行深层挖掘和反思,对文本中所表达的有关人类生存价值的历史性、时代性的创造性回答,使得陈忠实文学的固有价值向度充分地彰显出来。我们从这些维度来研究陈忠实文学,就能够获得一个崭新的思想空间。陈忠实以文学的方式思想和表征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演变史,这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现代以来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生存命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陈忠实文学的当代意义和《白鹿原》的超越性价值,就是要让其文学文本成为当代思想、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再生资源,成为当代人类文化再生产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现代作家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将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文学教育的策略选择上,他们提出了坚持阅读主体性和综合性感受的主张,并告诫我们要处理好欣赏能力与文学知识、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字、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关系。现代作家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文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欧美文学译介与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全球化使欧美文学研究走向动态化。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即时接触欧美文学新作,并且跟踪欧美文学研究的动向。全球化将欧美文学研究引入文化大视野,带动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全球化的视角将我们从僵化的决定论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引导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全球化对于欧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球化世界中,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观念都被置于了比较的文化语境下;全球化语境下,欧美文学经典遭遇了网络文学和读图时代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图式模式、语篇模式及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大学英语的主要培养目标 ,又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图式模式及语篇模式着手 ,探索如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高校本科英美文学教材建设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英美文学教材的建设是我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及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的一些结果为依据,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国内常用英美文学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统治西方文坛达半个世纪之久。在英语教学中,文学阅读与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心理,同时帮助学生欣赏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4.
英美文学"品评"教学是摆脱文学课枯燥无味的状态,真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品"之对象包括英语原著和文学课堂。英语专业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原著,深刻感悟英语语言的生命力,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构建以作品阅读、赏析为主的课堂,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其学习欲望。"评"是对"品"后的滋味感受的阐述和判断,阅读后的赏析和讨论使理解更为深刻。"品""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分析了传统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文学著作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英语词汇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分析研究这种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避免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冲突,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讨这种饶有兴趣的话题,也会给英语教学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音乐引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音乐有益于大学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的教学忽视了对音乐的利用。近来 ,虽然出现了把音乐作品编排进大学英语教材的尝试 ,但是这些尝试还只是零散的、细碎的 ,缺乏系统性。要试图把音乐引进大学英语教学 ,必须要有一个理论作为依据或指导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英语教学与文学欣赏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吉尔曼不落窠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和较少的说教性。它既是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重要文本。又是英语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从女性主义发展的视野对美国有关《黄色壁纸》的重要文学评论作一个初步的梳理,填补了我国在《黄色壁纸》文献研究上的空白,有利于加深我国对该小说美学、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大学外语教学面临的现状,比对有效教学和卓越教学,提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以学生为主导,重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并提出根据人文经典的阅读课程和关注语篇逻辑的阅读课程,作为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手段,达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