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福东 《现代交际》2011,(8):157-158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未来国家建设者培养的摇篮。学校教书育人目的的实现,需要“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2.
杜丽波 《职业》2016,(9):123-123
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言文对于中职生而言就像是个“古董”,虽然价值极高,但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中职生基础很薄弱,读起文言文来,真就像是读“天书”一样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享、共进,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具体来说,在课堂上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前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愉悦。本文以《劝学》一课为例,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方面浅谈中职生文言文课堂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和书 《职业时空》2008,4(7):65-66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法思想强调“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结合“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邹平政的女儿是一名“漂在北京”的80后画家,有一天她在电话里很认真地对邹平政说:“妈妈,小时候你教我画,现在,我教你画。”于是,2012年春天,邹平政离开了重庆忠县,跟女儿一起,成为了一名“北漂”。  相似文献   

5.
教育对个人发展、民族强盛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育本该成为促进个体和家庭向上流动的有效工具。但近年来,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却出现了因教致贫现象以及与之相伴的失学辍学现象。据《2012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知识改变命运”的希冀与因教致贫的悖谬,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王延俊 《职业》2014,(33):107-10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使用“说”教与“做”教的教学方法,力争使中职教育更贴近企业实际.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陈彬 《职业》2014,(5):76-77
本文提出中职电子技能教学要将“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并以此逐渐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雪 《当代老年》2007,(7):10-11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河北省张北县一位“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道,“上小学是奶奶抚养,上初中是姨家抚养,只有到银行领取父母寄来的学费、生活费时,才能感到父母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研究会”和“宁夏伊斯兰教研究会”于7月15日至20日在银川市联合举行成立大会。“宁夏回族研究会”和“宁夏伊斯兰教研究会”是研究回族和伊斯兰教问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目前,两个学会第一批  相似文献   

10.
“因教致贫”是大多数贫困人群的共有现象,贫困家庭的孩子走进大学,不仅自身面临着现实的生存问题,而且会导致整个家庭景况的雪上加霜。这一现象又可分为“因教成贫”和“因教返贫”两种类型,“因教成贫”是指原本不贫困的家庭把有限的收入尽数投入到大学教育中去,造成家庭生活窘迫、经济拮据的现象;“因教返贫”是指原本已经脱贫的家庭因教育投入,重新回到贫困线下。  相似文献   

11.
胡燕 《职业》2013,(32):115-116
“做中教,做中学”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做”的理论中心在“做”上,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均不能算做。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就必须做到五合一: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合一”,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一”,三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合一”,四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合一”,五是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氛围“合一”。  相似文献   

12.
于景  艾小芹 《现代交际》2011,(9):209-209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怎样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使得教学得到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结果,成为教学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教无定法”的理论阐述,探究了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从而得出,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教无定法”,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的原则,保证教学顺利有效进行,得到高效率、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炯权 《老年人》2006,(6):12-14
上课了“。啊”“、噢”“、呃”,“中国”“、湖南”“、株洲”……一串串含糊不清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手拿粉笔,一会在黑板上板书,一会做发音示范。他教的可不是呀呀学语的孩童,而是因患癌症做了喉切除手术的病人。这位老人名叫贺文尧,是株洲  相似文献   

14.
钱占元 《老年世界》2006,(10):10-12
公元前五世纪,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境内)太子,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对当时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经过10多年的苦苦修炼。最终创立了佛教。信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后来被神化为佛祖。公元一世纪始,佛教逐步通过三条途径传入中国,一条是从古印度向北,经新疆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将推动实施“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作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落实《方案》,职业院校要将“三教”改革作为强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并将其与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紧密联系,探究职业教育课堂“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鸣 《职业》2023,(3):74-76
以教师、教材、教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是指导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分别对应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教材改革是基础,最为关键。“校企双元”开发新型活页式校本教材适应产教融合的趋势,是“一校一策”的体现,更是培养企业行业所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的诉求。本文着重从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点、建设必要性及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每个教师都十分重视“教前”功夫:认真地领会大纲、深入地研究教材、缜密地制定计划、精心地编写教案、反复地选择教法,并且主动地参加实践、积极地积累经验,等等。这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然而,“教后”的功夫也是教师所不应忽略的。如果我们不甘于在教学领域中只做一个平庸的“教书匠”“传声筒”,而想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那么,每节课下来,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认真地进行一下教后反思。因为尽管我们平时对每一节课都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但教学效果如何,事前却难以准确…  相似文献   

18.
“跳水皇后”伏明霞因在与可口可乐签约广告的仪式上误穿了一条用英文写满脏话的裤子,引起媒体的指责。这事儿使伏“皇后”自个儿的运动员健康形象遭受损失那就不用说了,可花大钱请她做广告代言人的可口可乐公司跟着“沾包”,使“可口可乐”品牌形象也受到负面影响,说起来就太冤了。  相似文献   

19.
“只要身体健康,还走得动,我们就会一直教下去!”去年十月,当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主持人问一对金发碧眼的洋夫妇打算在阳朔教英语教多久时,他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正>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祖国未来、民族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河北高邑县用好“教、会、用”“三字诀”,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实现法律知识、法治讲座、法治氛围三个“全覆盖”,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全面提高全社会法治素养,护航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把好“教”字诀,法律知识“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