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的价值越来越高。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不仅会使商业秘密所有人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还可能使其破产倒闭。然而,在1979年刑法典中却没有专门设置侵犯商业秘密罪。对一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部分如对采用盗窃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  相似文献   

2.
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完善是我国经济立法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立法上讲,应该明确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在"采取保密措施"上的最低标准,在明确界定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私人隐私的前提下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并在侵犯商业秘密权的刑事救济上,进一步细化侵犯商业秘密罪名,规定具体的法定刑,对故意和过失两种主观形态加以区分,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及"特别严重后果"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3.
戴伦乔 《天府新论》2006,(Z1):170-171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和法律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都从立法上对商业秘密进行了界定: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  相似文献   

4.
万金冬 《理论界》2009,(6):85-86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中关于商业秘密本身价值是否列入"重大损失"的计算范围、"重大损失"的计算依据和方法、商业秘密的鉴定等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时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流动,涉及商业秘密的侵权纠纷大量增加。据有关报刊报道,近几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涉及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案件每年增长150%。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侵犯商业秘密的原因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商局发出通知,规定严格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有: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 ,不同国家的法律有不同的表述。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必须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这是界定商业秘密的标准和条件。对商业秘密的正确界定 ,有利于对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法律保护适度 ,正确划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限 ,更好的发挥法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秘密无疑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掌握商业秘密,是其在商海中破浪扬帆的优势所在,甚至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近年来,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不断发生,如何能保护商业秘密尤其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侵犯商业秘密的举证并提出商业秘密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商业秘密的流失不仅使其拥有者因此遭受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如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在民法规范中增加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在《刑法》中进一步完善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范;参照国外《雇员法》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职工保守商业秘密法》;在有关法律中增加竞业禁止和财务状况的保密条款等。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O蔡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逐渐增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已成为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尚不够完善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进行研...  相似文献   

11.
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既包括可以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也包括不可计算的损失,如破产、权利人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可以计算的现有财产减少的实际价值和不应有经济性支出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引起的权利人因其竞争优势被削弱或被摊薄甚至丧失而造成的应得而未得到的合理预期收入,以及为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费用。不可计算损失包括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或其他重大损失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孙政  徐启明 《理论界》2012,(1):45-48
商业秘密在刑法中与在民商法、经济法中有不同的定位,基于刑法谦抑性,应对刑法中的商业秘密进行严格解释。刑法与民法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看待损失的,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认定的依据应以侵权获利额为原则,特殊情况下可参考许可使用费。单位犯罪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常见的犯罪形态,在本罪的行为模式中,个人的侵权行为与单位的行为具有对向性,单位之外的个人也有构成单位犯罪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毕可军 《东岳论丛》2006,27(6):244-245
我国刑法将情节严重的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上升为犯罪。在司法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定,都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客观及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等方面加以认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刑事司法过程中认定难和操作难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商业秘密的范围,才能有效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岑峨 《河北学刊》2013,33(1):215-219
竞业禁止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商业秘密保护方式并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确认。然而,竞业禁止的普遍使用甚至滥用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权。特别是由于中国相关立法的不完善,竞业禁止并未真正发挥保护商业秘密的作用。全球化环境下,在重视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绝不能简单地把竞业禁止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方式,而应从其他途径出发,思考更能兼顾商业秘密权利人与有关利益关系人利益平衡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企业重要信息的商业秘密是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所在。高度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成为各国及其企业的共识。为了更好地保护食业的商业秘密不被侵犯,克服以往制度的事后救济的缺陷,“不可避免披露原则”(the Inevitable Disclosure Doctrine)在美国的判例法中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6.
商业秘密的产权特性及其刑法保护邓启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凝结着权利人大量的智力劳动,是有价值的无形财富,是可以合法所有、使用或有偿转让的重要知识产权。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牟取私利,践踏国家法律,不顾社会公德,肆意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破...  相似文献   

17.
将知识产权法益论引入刑法领域,有助于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摆脱"权利思维"套路,解决刑法立法和司法上不少分歧问题。作为刑法法益的商业秘密是一种未上升为权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益。以法益论为工具来分析侵犯商业秘密罪,在行为构造上,"违约型"构成行为宜提高刑事门槛;在结果限定上,非"间谍型"构成行为应坚持损失结果的严重性。商业秘密刑事司法应回归谦抑性,摒弃"刑事司法优先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既有"行为法"模式,也有"权利法"模式。前者侧重于规制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强调竞争秩序的维护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形为"宽保护",实为"弱保护";后者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强调私权保护,形为"窄保护",实属"强保护"。厘清并强调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属性,对确立商业秘密的权利法保护将起着重要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我国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都亟待权利法的"强保护",即以权利法为中心,以行为法为补充的综合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9.
"私服"大量出现,严重侵害了网络游戏开发商、著作权人、网络游戏运行商以及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直接侵害网络游戏产业的社会形象,干扰了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正常经营秩序,破坏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给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应该动用刑法予以规制。关于"私服"的定性有不同的观点,在网络环境中,"私服"行为应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制造并出售"私服"程序的行为,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和侵犯著作权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以后罪论处;行为人架设、运营"私服"的情形,在性质上是"复制发行",也应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竞业禁止的法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关村近7年26件涉及竞业禁止案件的法治考察可以看出:在数量上,自2003年以后呈逐步增多趋势;在案由上,呈现出由不正当竞争到侵犯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的状况,对案件的定性逐步多元;在诉讼主体上,原告大多数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这些案件的判决体现了法官的劳动和智慧,但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