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我国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和评价.笔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就是为了人这个主体的需要;而满足需要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则构成与主体相对应的客体.因此,要全面、系统地评价全面小康及其实现的过程,必须从它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入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建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与国民核算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首先分析了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及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次,从福利理论发展的角度,评论小康指标体系在国内外的进展;再次,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思路与框架;最后,分析现行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论证我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基础———国民生存与发展核算体系的目标与结构。  相似文献   

4.
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基本依据和原则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一个指标体系的确定与所依据的具体理论密切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实质这是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与总体小康相对应的,概括来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立水平较高、较全面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分析了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然后根据建立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了我国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框架及监测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康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理想社会,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生活的追求。邓小平同志在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内涵,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是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定位。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高瞻远瞩,设计了著名的“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按照这一战略,我们首先于1987年提前二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后,党中央毅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奔小康的热潮。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评估看,我国已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于1997年提前  相似文献   

7.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康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进而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实施过程和发展进程进行准确度量和有效监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试图以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国际经验,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小康工程已由"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新阶段.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其框架设计、指标筛选和赋值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目前,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多,但多偏重于全国或城市,对于广大农村涉及较少.农村是一个有别于城市的自然、生态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其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本文拟对广大农村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探讨,并试图建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关联函数和优度计算,客观地给出了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的结果.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城镇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概况,介绍了我国一些研究、学术机构对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应由整体层、综合层、水平层和基本层构成。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况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检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也就成为有关部门及学术界关心的问题,关于小康社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目前国内学术界及相关研究机构关于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普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系统资料 "全面小康"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总体小康"而言的.根据国家统计局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16个指标的基本要求分析,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但客观地说,这种小康只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四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展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下发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测评方法,在对2005年四川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测算的基础上,笔者将四川与东部的浙江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最高的省),相邻的重庆市等进行了比较。现状比较据测算,各省市区中,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最高的是浙江省(64.0%),西部地区实现程度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19.9%),四川省实现程度为15.9%,比浙江省低48.1个百分点,比内蒙古自治区低4.0个百分点,也比相邻的重庆市低0.5个百分点。从六大类综合实现程度看,四川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农村资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为全面分析和监测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我们依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对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据统计,我国城镇拥有经济活动人口2亿人,农村拥有经济活动人口近5亿人.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评价、预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建立北京市科技进步评价和预测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因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由科学技术寻求出路已形成世界潮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势态下,如何定量化的描述和揭示北京市科技进步的状态,评价科技进步的速度和效果,是统计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小城镇为载体,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经济、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简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洪礼 《统计研究》2000,17(1):23-27
 由于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商品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风险经济;随着市场和交易的不断扩大,这种风险也随之增加。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人、企业和国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存在各种不安全的隐患。 风险与安全是同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既可以用风险来解释和衡量安全,同样也可以用安全来解释和衡量风险。为了确保投资者额的利益并提供投资地区风险状况的服务,60年代以来,国际上许多机构进行了风险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衡量、评估和判断风险的指标体系和方法。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围绕着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金融危机不时发生,促使国内外一些学者对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也进行了研究。经济安全(风险)与金融安全(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经济、金融风险或安全指标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并评述,不妥之处欢迎指正批评。  相似文献   

20.
为反映黑龙江省小康实现进程,我们依据国家确定的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及方法(通用标准),对黑龙江省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度量和测算,供参考。 一、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指标体系 1、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人类生活水平发展阶段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