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科学地把人的认识发展分为“两半”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前半过程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后半过程。可见,在认识发展的前、后两半过程之间,存在着一个导致认识走向反面的“转折”过程。列宁指出:辩证法的要素之一是“仿佛向旧东西的回复”①。显然,本文说的走向反面的“转折”,就是列宁所说的辩证法的要素之一的“回复”。这是一切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也就是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认识中的这个转折或回复是怎样实现的,其内在机制如何,其性质又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有论著作专门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就这个…  相似文献   

2.
年鉴的规范化与创新,是近年来年鉴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标志着年鉴理论研究和编纂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一个年鉴编辑,我对这个问题有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写出来与同行探讨,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年鉴的规范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定性,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果年鉴行文不讲体例,资料不择范围,那就不成年鉴了。作为一本权威、系统、可读和实用的资料年刊,年鉴必须注重规范问题。如何规范?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笔者以为,最基本的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年鉴信息的选择定位与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鉴信息的选择定位 年鉴信息选择定位,是年鉴编纂者信息搜集首要解决的问题。年鉴收录什么信息,要根据年鉴编纂理念,有选择性地定位在一定范围之内。明确了这一点,年鉴信息搜集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里,结合《四川交通年鉴》编纂实践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年鉴界讨论的两个最热点的问题,一是如何创新年鉴,二是如何使年鉴走向市场。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并付诸于实践与探索,这对于年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年鉴界的广泛重视,那就是办好年鉴要坚持三项原则:政治家办年鉴的原则、学问家编年鉴的原则、企业家管年鉴的原则。要认识办好年鉴(这里主要指地方综合性年鉴)须坚持三项原则的重要性,年鉴界要撇弃几种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一是有人提出“让年鉴走进百姓人家”。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年鉴永远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人家。因为,地方综合…  相似文献   

6.
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陶富源人类的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人在实践中通过反映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说,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的中介,这是大家熟知的。那么,从认识到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应...  相似文献   

7.
<正> 本质是事物的根据,是构成事物的特点、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生于事物内部的深刻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人的认识活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说,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发生在事物内部的这种深刻过程。黑格尔说过:“存在的真理是本质。”(《逻辑学》上卷,第133页)“我们常认为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个意思只是说,不应当让事物停留在它的直接性上,而须指出它是以别的事物为中介或根据的。事物直接的存在,依此说来,就好象是一个表皮或帷幕,在这里面或后面,还蕴  相似文献   

8.
可读性是年鉴的灵魂,是衡量一部年鉴是否有存在价值的试金石。如果辛辛苦苦编出的年鉴无人问津,那就失去了它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全国的年鉴其利用状况实在令人堪忧,不少年鉴出版后,被束之高阁。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可读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年鉴的可读性呢?笔者从事志鉴工作20余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进行不懈的探索。现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八条增强年鉴可读性的途径,供广大年鉴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概念认识的涵义黑格尔认为,哲学所考察的只是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定即概念,因此,哲学是一种“概念的认识”,但这种规定并不是由我们任意作出的,也不是我们拿一些外在的范畴套在事物头上,毋宁说认识是事物自己对自己的规定。在认识过程中,事物才建立起自己的存在,深入自己的本质,并获得认识自己的方法。所以,概念的认识有三层涵义:第一,认识过程是认识对象本身形成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这就是说,并不是先有对象,然后才有认识。相反,认识与对象是同时形成的。认识既…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年鉴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79年,邓小平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地方出版综合年鉴、行业出版专业年鉴确实很有必要,这已被实践证明。企业出版年鉴是不是很有必要?这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1.
我们读了池超波同志《也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一文(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5期),很受启发。作者就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个唯物辩证法的重要问题,在同杨超同志商榷的过程中,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十分难能可贵。文章还指出了那种认为绝对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的同一性则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我们同意这种看法。但是,对于贯穿池文的一些主要观点,我们与池超波同志的看法却又不一致了,在这里提出来共同探讨,以期对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體这个重要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讨论的问题集中在怎样理解精髖?核心中是否还有精髓?这就涉及到在精髓问题中如何认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在唯物辩证法中如何认识核心和精髓的关系。正是在这两个重要问题上,我们和池超波同志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在就摆出我们的观点,以就教于池超波同志。  相似文献   

12.
特色是事物独特性的表现,特色是事物创新的标志。地方年鉴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年鉴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武汉公安年鉴》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充分认识和研究这些特色,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分析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年鉴  相似文献   

13.
浅析年鉴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事业步入快速扩展期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自此20多年后,无论种类或质量都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年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摆到了年鉴界同仁的面前。年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是研究如何进一步创造和完善年鉴发展的条件问题。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处于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年鉴框架设计贴近经济社会实际 年鉴框架设计(篇目,下同),是依据事物应有次序而合理分类、有序排列的一个多层次著述结构。实践证明,在科学理论日益精深缜密的当代社会,年鉴框架设计的拟制,固然应该以逻辑学关于概念划分的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要求,系统论关于事物有序排列、最优化组合的原则,结构学关于事物层次性、整体性的原理来作为思维活动的重要指导。换言之,划分事类要有合理的标准和相应的数据,事物归属要恰当,事类编排要成序列,类目统辖要成系统,领属关系要符合逻辑,以完整、准确地体现有序性和层次性,便于读者提纲挈领,迅速抓住要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年鉴“存史、资政、鉴戒、激励”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在地方综合年鉴较快发展的同时,地方部门年鉴也随之出现。那么,该如何解决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之问的体例协调?如何把握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的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年鉴永恒的主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事物只有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生存,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年鉴作为一种出版物,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年鉴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的性质,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一个十分基本、但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涉及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例如,社会科学是否与自然科学有着统一或同一的方法论基础?自然科 学的概念和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中有没有普遍性的规律?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 有效吗?其次,这一问题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例如,社会科学的对象是社会、还是作为真 正社会行动者的个人?如何看待社会现象的文化性、价值性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关系?或者说,社会 科学有客观性吗?笔者曾在《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①一文中,有感于学术界存在某 种混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错误,试图对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作一简单的规定和陈述,但是,该文对 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逻辑过程,缺乏深入的分析。为了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本质和实证 性的规范形成充分自觉的认识,克服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观的、臆想的、甚至可以说经院化的状 况,本文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的方法论矛盾,例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主观与客观以及理论与经验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推进对社会科学的研 究规范和方法的认识,在实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崭新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波兰革命家卢森堡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邓小平特别重视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问题。他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他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由此而派生和展开。什么是社会主义,属于认识范畴;怎样建设社…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原因是研究民族类年鉴栏目特色化问题,对于民族类年鉴编纂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民族地区年鉴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年鉴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这一跨世纪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大课题。笔者在认真研读党的十五大报告之后,结合多年从事《大连年鉴》"工业"类目编纂工作的诸多感受,选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如何认识,如何在年鉴中定位和记述问题,做初步的理论上的思考,以求推动年鉴面向以至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