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美学,该怎样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新的理论的提出,其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事物的视角,或者说提供一种新的提问方式。美学的变革,恐怕也首先体现在这一点上。于是,我产生了以下一些想法。第一点:必须改变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与我们讨论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的问题无关,实际上关系很大。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探讨美学、文艺学问题的视角,我们的提问方式,基本上还是从始于古希腊的传统美学那里承袭来的。古希腊美学,就其基本形态来说是一种宇宙本体论美学或自然本体论美学。这同当时人们的哲学世界观相关。卡西尔曾对古希腊哲学作过这样的评价:“希腊哲学在其最初阶段上看上去只关心物理宇宙。宇宙学明显地支配着哲学研究的所有其他分支。”①这个评价是符合实  相似文献   

2.
老子文艺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奠基者,也是道家美学、文艺学的创始者。《老子》一书虽直接论述“美”的言论不多,甚至几乎没有关于文艺学的言论,但书中关于哲学、人生、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论述以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范畴、理论命题,却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文艺学意义,这些范畴和命题都被后世理论家运用于美学、文艺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老子美学、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同哲学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老子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也基本通过他对“道”及其特征的论述而表现出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老子的“道…  相似文献   

3.
由美学文艺学的本体论研究而引发的对其哲学根据的讨论,正在缓慢而逐步地走向深入。其哲学根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也愈来愈引起学界的兴趣。因种种客观条件,海外久已成为显学的“海学”,在国内还只能说处在起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海德格尔的解读,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歧异,也是情理中事。这些不同见解的交流或碰撞,并由此带来的理论上的澄明,只会推动而不是阻碍我们对海德格尔的领会以及美学文艺学的建设。这一点相信是有共识的。正是有鉴于此,我在《作为美学基础的本体论的若干问题》(载《学术月刊》1998年…  相似文献   

4.
所谓“文艺美学”,其实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文艺美学科目”。文艺美学可归属于文艺学、艺术学和美学:对各门文艺的美学思考是应用美学和哲学美学的重要内容;广义上讲的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研究领域一样,都是从美学分出的学科,文艺学(艺术学)也探讨文艺的美和审美问题,但重在分析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现象,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以指导文艺实践。  相似文献   

5.
吴炫的《否定本体论》是个体之思的结果。本文在肯定谊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超越的基础上,对其超越西方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商榷性意见,同时在“否定如何可能”、“否定是否是一种理性活动”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否定本体论出发 ,提出否定主义美学观的三个基本命题 :“美在本体性否定之中”、“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美学只能说‘不美’和‘丑’” ,它们分别涉及“美何以成为可能”、“美是什么”以及“如何言说美”等基本美学问题 ;文章进而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作出否定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7.
20多年来笔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哲学 (或者叫作文艺美学、艺术美学 ) ;一是中国古典美学 (主要是李渔美学 ) ;一是中国百年文艺学学术史。本书内容集中于第一个方面——艺术哲学 ,所以取名为《艺术的哲学思考》。  “艺术哲学”是黑格尔对他的“美学”的定名和定位。对于黑格尔美学来说 ,这个名称是恰切的。因为黑格尔把“美的范围”定在艺术 ,他在美学中讨论的就仅仅是“艺术的美”,所以他的美学自然就是“艺术哲学”了。不过 ,在笔者看来 ,美学同艺术哲学还是不应该划等号的。因为“美的范围”不限于艺术。…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江苏省社联等十二单位发起的“文艺学与方法论问题讨论会”,4月15日至22日在扬州举行。专家学者和后起同仁,在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就许多大家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切磋。现将涉及的主要方面综述如下。一、方法论和方法、方法论和本体论,与文艺学(一)不少同志的观点是这样:方法论可以分为“原方法论”(即哲学方法论)和具体学科方法论。原方法论是哲学性的反思,是关于用什么方法去认识世界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是对认识活动和思维规律的一种“检讨”;而具体学科的方法论,是回答把哪些特定的手段作用于某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作用于程序的问题。方法就更具体地指手段、门径、程序  相似文献   

9.
建设全新的科学的当代中国美学 ,首先必须彻底扬弃实践美学 ,因为实践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哲学基础是错误的。其主要错误是 ,把实践的相对自由与审美的绝对自由、现实与美 (理想 )认作绝对同一的概念 ,其理论根据便是为马克思主义所否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超越实践美学 ,建设科学的生命本体论哲学是重建当代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在一则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科学的问题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是不能真正迷住我。只有观念的和美学的问题才能迷住我。”由于他在“观念问题”和“美学问题”这两个领域中的创造性的工作和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成了二一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且成为有着巨大影响的美学家。但他并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他对美学问题的许多看法也只是散见于他的两部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以及大量的笔记、谈话和讲演中。其基本思想也可以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种前后变化同他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思想上发生过改宗式的大变化:他先后创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有独创性和巨大影响的哲学,而第二种哲学又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思想体系批判的产物。这在哲学史上也许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变化从哲学上讲实质就是从关心所谓的形而上学结构或世界的本质而转向关心语言的“使用”。也就是从一种神秘的本体论立场转向彻底放弃对不变、普遍本质的追求。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是和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的,这种发展就表现在他从承认美的统一本质走向否定美的统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全新的科学的当代中国美学,首先必须彻底扬弃实践美学,因为实践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哲学基础是错误的.其主要错误是,把实践的相对自由与审美的绝对自由、现实与美(理想)认作绝对同一的概念,其理论根据便是为马克思主义所否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超越实践美学,建设科学的生命本体论哲学是重建当代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本体论熊元义九十年代文艺学最重要的问题是文艺本体论和文艺价值论,而文艺本体论作为文艺学最基础的理论是各种文艺观分歧的焦点,因此。要建立当代科学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是探讨文艺本...  相似文献   

13.
“积淀说”是李泽厚用以揭示人类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和结构的重要理论,也是他用以沟通“工具本体论”与“心理本体论”的一个重要桥梁,因此,在李泽厚所建构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体系中,“积淀说”占有特殊重要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党学哲学的高潮,搞好干部哲学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必须首先认真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廓清理论迷雾,分清理论是非。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原则,反对“超越唯物唯心”的“实践本体论” 一个时期以来,在哲学界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的思潮。这股思潮从诋毁列宁的物质定义开始,进而抹煞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再发展到歪曲马克思的有关  相似文献   

15.
北美著名学者大卫·麦克雷南曾说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学领域最具才气的批判者。”‘的确,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比本杰明激进而更尖锐,比马尔库塞复杂而更深刻。其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主要是系统地建构了作为该学派理论基础的否定的辩证法,而其美学理论便是“否定的辩证法”在美学领域的拓展和运用。他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倡导一种具有“否定的深度”的非同一性哲学,阿多诺以此哲学观为理论基础批判各种同一性的美学理论,力图扫清美学领域中的任何意识形态因素,同时建立一种批判同一性的否定的美学,对这种…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认识论美学仅注重“结果” ,并将“美是什么”的解释实体化、可见化 ,从而不能真正接触到“美” ;现代存在主义美学又将“美”作“可能性”和“不可见性”的解释 ,从而忽略了我们是凭借什么来把握“美” ,这样也就不可能将“美”的不可说性与“美的符号”的可说性阐释清楚。否定主义美学认为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美是一种未占有的、未完成的、尚未成为“共在”的存在。对否定者而言 ,“未完成”是指否定结果尚未诞生时的一种情境、一种境态。在这种境态下 ,“美”是以一种孕育着的、还未视觉化的状态被否定者所想往、所追求、所体验着的。“未完成”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有缺憾的状态 ,但在美学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沉醉的状态。对“本体性否定”而言 ,美学是源 ,哲学是流 ,美学内在于哲学并且是哲学的根。只有“本体性否定”意义上的“美” ,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个体”的审美冲动。“美”的特性在这里 ,“美的意义”也在这里。在“本体性否定”意义上 ,“美”不可说而“美的属性”可说 ;“美”作为存在的潜在具有“未占有性”和“混然性”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体现为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 ,这是因为本体论问题是根源于哲学的本性、特点以及人类的生存本性即实践本性和思维本性。因此 ,“本体”是永远无法消解的 ,本体论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但由于传统哲学把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本体论式的意向性追求和无穷无尽的思维指向性 ,把说何物存在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变成了事实上何物存在的本体论事实问题 ,即“实体本体论”,从而导致了本体论的危机。现代西方哲学要拒斥、消解这种实体本体论 ,重建新的本体论 ,但由于缺少辩证思维方式基础 ,因而具有某种局限性。我们认为 ,重建新的合理形态的本体论 ,摆脱本体论的困境 ,只有确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超越辩证的综合态度 ,合理形态的本体只能是辩证的本体。  相似文献   

18.
一、两种主要倾向及其思维模式的一致性在我国哲学和其他思想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所谓“本体论化的倾向”,为数众多的哲学家认识到,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自然本体论”或“自然主义”。近年来,哲学、美学或文学、历史等一系列学科急切地转向另一种倾向.即“主体化”的倾向,转向与自然或客体直接对立的另一极即人或主体的研究,“哲学主体化”、“文学的主体性”、“历史的主体性”成了十分时髦的术语,有人甚至模纺“文学即人学”的说法提出了“哲学就是人学”的命题。人的问题或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作为对机械主义或自然本体论的反动,作为对把人性完全等同于阶级性把人完全当作社会工具和手段的庸俗社会学的批判,的确在一个方面深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空间。但是,人的问题的研究或所谓人学  相似文献   

19.
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好哲 《文史哲》2001,(3):40-45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性质问题 ,自该学科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获得命名以来一直存在歧见。把文艺美学作为美学或文艺学的下属分支学科 ,从所谓“一般美学”和“一般文艺学”的逻辑预设出发对文艺美学的定位、性质及相关问题进行简单逻辑推演和学术克隆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文艺美学是在美学与文艺学两大学科长时期的相互渗透、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新兴文艺研究学科。交叉性决定了文艺美学与某些传统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在对象、内容甚至体系架构上的某些一致性或重复性 ,同时也决定了这一新兴学科在学科生成和理论生长中的综合性。以学科交叉为基础 ,在研究对象、理论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走综合创新之路 ,将是文艺美学学科发展的契机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论“实践辩证理性”范式中的否定之否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质是“实践辩证理性”,基于这一思维方式来研究哲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探讨也应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并非在经验意义上、在任意维度上确立起来的,而是在“实践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中,获得哲学辩证论的学理分工与定位的。作者认为,否定之否定原理与“实践辩证理性”的整体观密切相关,正是宏观的哲学视野使得哲学辩证论有必要从事物发展相对完整的全过程中去理解和把握其总体趋势与基本道路。文章在明确了否定之否定原理的研究对象之后,还对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内容、形式与特点等理论问题作出了一以贯之的阐释。文章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基本阶段与“自然阶段”、基本形态与非基本形态等作出了明确的划界,从而,在否定之否定问题上,把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在“实践辩证理性”的哲学范式中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