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洪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4):458-462
罗兰.巴特的文学批评实践、批评理论建构往往和他的生存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其《文本的愉悦》、《恋人絮语》等著述更是将文本创作、接受的愉悦和生活爱情的愉悦(快感)联系起来,从而开创了一种把性爱之快感与文本之快感奇妙结合起来的新文论观。这体现了巴特文本愉悦理论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高春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73
在近代历史上,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往东正教和东正教会起到了一个极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1917年以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中俄间举凡宗教、哲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医学等领域的交流无一不是以传教士团为主要媒介。历届传教士在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翻译中国及俄国著作、编撰工具书、从事中国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罪与法——论卡夫卡小说的核心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树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9-33
该文认为 :罪与法是卡夫卡小说的核心主题 ,法的隐退是它的基本语境 ;卡夫卡世界是一个虚无主宰的世界 ,在此世界中 ,人被规定为绝对有罪 ;这种无罪之罪实质上就是异化 ,它正是卡夫卡最为关注的现代人生存的基本处境。 相似文献
4.
吴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28-39
本文从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卷十四的第10章中对区分善恶之树的罪和对女人的罪的区分出发,讨论了他对原罪的两种理解.一方面,奥古斯丁认为初人偷吃禁果是因为高傲,这是一切罪的开端;另一方面,又认为堕落之后便出现了淫欲之罪,这成了堕落之后一切罪的统称.二者都是对原罪的理解:前者是人之罪的哲学根源,后者是人之罪的现世表露. 相似文献
5.
刘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40-141
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历来紧密。对俄国作家而言,东正教神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作,包括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是前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死刑台》被视为"当代圣经"。主人公俄巴底亚身上的宗教象征意义已被较多地论及,而小说中的"恶人"形象——格里尚、彼得卢哈、科利亚、马哈奇、坎达洛夫以及巴扎尔拜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却鲜有涉及。其实,这些恶人形象体现了东正教神学中的罪恶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艾特玛托夫对于罪恶的思考直接受到了东正教神学的影响,并且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6.
刘玉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3):63-65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东正教的历史渊源 ;对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俄罗斯人对东正教的信仰状况和信教者的人员结构。指出东正教的发展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理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5):659-664
美国社会学学者乔治·里茨尔的新作《虚无的全球化》在前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现实层面的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分析全球化的新的理论工具——虚无,并针对罗卜逊著名的新概念——全球本地化,创造了增长全球化(grobalization)一术语,以其提供一个更平衡地描述全球化的支点。总的来说,里茨尔试图论证:增长全球化的推动力促进了虚无在全球的扩散。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使全球化理论从混乱走向有序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周明燕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3):90-93
本文通过对《断头台》产生的现实社会背景的梳理,分析东正教文化传统对俄罗斯民族深远的影响力;通过艾特玛托夫在作品中的宗教思想探索,分析其与俄国东正教文化传统的相通之处,以及俄国知识分子自由主义东正教思想对艾特玛托夫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李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3):140-143
基于传统文学理论范式危机,巴特以交互主体性解放结构,洛特曼强调文学的交流功能。两人皆从文本多因互动格局入手,积极引入读者维度,构建审美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关系,不仅使现代文学的知识范式跳出语言学牢笼,促成文本从静态结构到跨学科书写实践过程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在"后理论时代"观照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重塑文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0.
刘成纪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0-15
真理问题是中西哲学的核心问题.但现代以来,随着西方传统认识论被解构,三个问题暴露出来首先,由于人认识能力的有限和世界的无限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知识能否切中对象成为一个引人质疑的问题;其次,既然人的认知能力不足以把握世界整体,关于其存在根据的本体设定就更缺乏对世界实然状况的揭示能力;再次,人作为认识主体,理性灵魂长期被视为人获得真知的内在根据,但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却对这种内在根据进行了否定.这三个问题导致了西方传统知识价值体系的瓦解,使反本质、非理性、去中心成为现代哲学的走向,并使虚无代替真理成为世界最后的本相.虚无的发现是西方现代哲学出现人类学、语言学、生存论转向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哲学由于在其奠基期就对人认识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因此产生了道家的本无论和禅宗的空观,所以在这一问题上,中西哲学不但可以相互印证、相互发明,而且中国哲学虚无论的漫长传统,可以将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生活和各种意识形态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探讨利用东正教的思想对当代俄罗斯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成为俄罗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当代俄罗斯存在的一些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入手,讨论了利用东正教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和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家族道教是道教传承的重要方式,但迄今罕有研究。从三国时代东吴起,尤其是到了东晋,江南道教的显著特色,就是一个个士族大家世代相传,形成家族道教;而各个奉道之家又结为秦晋之好,由此拓展了道教在门阀士族中的传播,带动了整个道教界的转型升格,使得道教足以与儒、释相鼎立而成三教之势。 相似文献
13.
代洪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17-20
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在对待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立场上,西化派主张用西方文化的价值来判断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持批判态度。科学主义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精神,需要以科学为标准来重新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书院派则要求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吸取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文化。各派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基本上延续了"五四"先辈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把中国文化放在传统与现代的单线历史进化中,不能全面认识中国文化。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变迁,对于中国文化脉络仔细的梳理,在多元的脉络中认识与分析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宋婕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83-87
“革命”虽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但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时代的变迁、情境的转换,对于“革命”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革命”话语本身也经历着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荣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73-82
大传统和小传统,是研究上下层文化关系的通行概念,但在理解这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征方面,大致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解释观点.这些观点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强弱不等的解释效力和借鉴价值,但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探讨对象加以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要对亟待澄清的三个关键问题作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印兴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4)
在研究过程中,程千帆强调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研究的相互结合和印证,重视考据学、历史学等方法的运用,既放眼通史,又具有当代意识,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开创并提炼了将批评和考据、作品和理论结合的研究思想;程千帆的学术活动,基本上是在现代学术规范中展开的,但是,考察其中的一些核心部分,又与程颂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其大者,如以下数端:重视基础、批评与考据相结合、兼采唐宋且精于宋调、文学发展史的视角和对承前启后的推崇、方法论的自觉与经世致用的实证倾向等. 相似文献
17.
孔建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20(1):35-39
时空忧惧是文学活动发生的动因之一.空间忧惧影响着人的实践和精神活动.时间忧惧是人的至深的生命感觉.战胜时间忧惧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之一.语言、尤其是书写语言作品具有消解时间忧惧的独特功能,文学凸现了这一功能.时间忧惧促使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构成. 相似文献
18.
庞立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61-165
以现代性为背景的社会理论在发展中形成了实证、解释和批判的思想传统。这三大思想传统既凸显着现代性社会理论发展的内在矛盾,又使得现代性社会理论在发展中保持着内在的张力。在我们看来,现代性问题意识与社会理论思想传统的变革,是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双重逻辑。当代社会理论需要以此为基点,开辟出能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45(6)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赫尔德、维科以文化哲学为内核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潮,晚年又接受了文化人类学的思想。他把这些思想融入哲学创造之中,创立了以实践和辩证法为内核的文化哲学理论。这一理论分别表现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之中。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马克思以偶然性和人的自由为主题,分析了感性人的存在的内在矛盾,建构了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本体论和实践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在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以实践、异化劳动为主题,分析了人的历史性存在和发展,阐发了充满否定辩证法的历史主义原则。在历史规律的探讨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的创造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建构了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理论,马克思才超越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创立了自己的实践哲学传统,而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在不断地解读马克思的这些文化哲学理论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因此,如果不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就很难在深层理论上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变革的意义,亦难以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20.
李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6):175-177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 ,概括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及其内在价值取向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