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电影传统观念的主要特征为以突出伦理教化和政治倾向的"载道"原则为基本特点的功能观念、以"影戏"的基本规律为本体的创作观念、以"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传统为核心的接受观念,以及注重探索适合大众审美情趣的电影艺术创作方法等.谢晋电影创作观念,上承郑正秋、蔡楚生等创立的电影创作传统,下开中国传统电影借鉴并融合现代电影手法的先河,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实现了审美超越,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探索了当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家庭伦理建构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基础─—家计运作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要素─—家风、家现、家教和家貌的影响,它们一方面促进了家庭生活方式的文明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家庭伦理文化的现代化,进而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和睦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俗国家的土耳其,是伊斯兰文化的继承者.在男性支配生活的社会中,土耳其妇女并没有获得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土耳其在探索西方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同时,也为土耳其妇女的解放创造了奈件,促进了土耳其妇女的觉醒.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坦志马特改革,并没有使女性获得自由,女权主义者在家庭、婚姻问题上开展了解放运动.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女权主义,在国家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妇女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力.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者开展了一场追求自治的运动,土耳其的女权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家国观念与中国人的总体性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家国情怀不仅从道德价值层面强调亲情、家庭的重要性,而且将其视作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当代中国基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实现文化革新的重要突破口。文化革新最直接的体现是观念革新,家国观念从封建社会的强调国家的权威性,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点,说明中国的家国观念有其本身顽强的生命力和所属的发展环境,是一个不断蜕变和形塑的过程。面对新的环境,家国观念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需要家庭和国家之间相对社会地位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电影文化发展史上 ,不少电影艺术家往往采用情节剧的叙事模式 ,强化电影的观赏性、娱乐性特征 ,以获得观众的认同 ;在中西情节剧电影的各自演变过程中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呈现出偏重社会伦理与偏重娱乐消遣的不同文化取向 ;受现代西方哲学、艺术观念及电影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创作者不断地吸收其它有益的思想观念和电影手法 ,不断调整和突破其创作模式 ,使情节剧的文化意味愈显深厚 ,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元杂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 :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 ,展示了封建社会不同家庭的伦理冲突 ;暴露了伦理文化的矛盾与困境 ;揭示了伦理精神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7.
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和当代功用。其主要内容如父慈子孝、长尊幼卑、谨身节用、齐家兴国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诸多方面,良莠并存。现代家庭道德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既要深入挖掘优良传统,积极提升人伦价值,提倡艰苦奋斗,树立良好家风,又要注意克服消极因素,防止传统陋习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8.
回族的伦理文化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沿着回回民族形成、发展的轨迹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回族伦理道德,在理论和行为两方面都是以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作基础,部分融和汉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内容,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凝炼、沉积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理论方面,历代回族学者、伦理思想家,如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坚等均有著述;在行为规范方面,则普遍体现于回族群众的心理素质、宗教生活和日常习俗之中。回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主要来源于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义中,道德问题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孝文化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价值理念。孝文化自产生后不断调适,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变迁过程,较好地支持家庭养老方式。但当前社会剧烈变迁使孝文化面临挑战,进而使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缓解这种危机,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无疑是必要的,但人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行为均深刻地嵌入其历史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其存在的文化与伦理意义。因此,基于文化调适理论,加强传统孝文化的自觉意识,推进孝文化的再生与创新,为家庭养老提供坚实的文化伦理基础就成为必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西部电影创作的理论观念问题,为西部电影的现实品格塑造和未来精神走向提供参照,对钟惦棐的"西部片"电影美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分析了20余年来中国西部片的发展简况,认为围绕中国"西部片"的命名和理论阐述是钟惦棐电影关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主义品格、人性视角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促进了中国当代的电影创作.在当下语境中重新辨析钟惦棐的"西部片"思想,有助于纠正目前"新西部电影"创作与研究中的某些观念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