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期以宗教批判为中心较为系统地阐述宗教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章。通过对宗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指出了三位青年黑格尔派主要代表人物在宗教批判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无论施特劳斯的“集体意识”、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还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本质上都是把上帝和神置换成了思辨概念。马克思以实践哲学实现了对青年黑格尔派宗教哲学批判的超越,深刻揭示了宗教和人的本质,提出了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阐明了宗教批判与人类解放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残留着一些前唯物史观思想,具体表现在唯心史观宗教观、一般唯物史观、哲学共产主义等方面.马克思在多个后<导言>文本中,曾自觉地对此展开过批判清算.清算<导言>中的这些前唯物史观思想,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正确运用并现实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仰教育思想,马克思在文中正面阐述了信仰主体、信仰对象和信仰心态的基本特征,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本方法和教育目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根本遵循。对新时期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走入马克思的问题意识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生专心致志从事伟大事业的任何思想家必定都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或者要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也不例外。研究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慎重的做法就是不能把法律问题与他的更广阔的问题意识分裂开来。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了解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通过对该文本的仔细阅读,提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批判现实的苦难世界,摆脱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7.
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对德国现行制度的批判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提出了人的解放这一伟大的历史命题。深入的文本解读和思想梳理表明,马克思的批判至今对于我们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物质”和“精神”两种武器相结合的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思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雏形,深刻论证了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解放的时代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宗教"和"思辨哲学"作为靶子进行揭露和批判,虽然通篇没有出现"意识形态"术语,但是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基本原理:颠倒的世界产生颠倒的世界意识,对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理论解放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这些基于形成根源、克服途径、功能作用所揭示出来的意识形态基本原理,表明早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概念就已经达到了"原则高度",否定性的概念内涵呼之欲出,其所欠缺的一是正式命名,二是来自唯物史观的系统论证和重新表述.  相似文献   

10.
如果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成一部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史诗,那么,人的解放就是这部史诗的逻辑主题。在人的解放的逻辑主题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对宗教和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主线,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与此相对应,现代性思想也有两种: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社会中,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和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贯穿着政治教化,在这种政治教化中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定意识形式其本质是"属性"而不是"实体"。意识形态具有科学、价值、特定政治信仰三个维度。科学维度的意识形态有虚假与否问题;价值维度的意识形态有正当与否问题;政治信仰维度的意识形态有欺骗与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的转变,要求我们全面准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要透过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外部表面挖掘其具有政治教化功能的部分,由过去的偏重于对意识形态的"科学"认知向价值判断转变;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的提升,则要求把意识形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诉求,提升到特定的政治信仰诉求上来。  相似文献   

13.
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揭示了教育管理制度的心灵操控功能,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同规训的相关性。但由于未能认清规训权力的性质,使得人们误把思想政治教育认作规训。规训本质上是压迫性的权力,它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环节,并将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而被超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规训,它作为针对思想观念的政治实践活动,只有在马克思资本批判的视野中才能超越规训,找到自己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影响教育对象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来获取政治支持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为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必须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突出政治主题,推动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在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党的政治教育纵向考察后可以看到 ,党的政治教育源于列宁关于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党对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基本特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就是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果回避或放弃政治教育的特征 ,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立场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生活化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解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完善的最终目的入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亟需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之中揭示其理论特质。“比较”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特质,突出体现为“比较”语境的开放性、“比较”基础的共通性、“比较”内容的多样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的产物,以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的对比性分析和普遍性提炼,不仅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之间的相互认知、理解和借鉴,也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之道,从根本上为有效解决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提供多元智慧。由此,“比较”不仅构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特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之中,步入全球对话的学术舞台上的一种理论澄明和自我变革观念。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它们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良性功能和效益。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公民教育的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加强公民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现代政治民主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公民教育契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功能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