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中文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忽略学生作用的发挥,评价机制多针对教师而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效益不高。破解思路之一在于改进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方法,构建比较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就教师而言,要了解并根据不同学情及时优化课程实施方案,实施在学生预习与老师精讲基础上地有序有效提问、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正确处理文学史、作品选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关注和辨析相关学术史、相关集评、相关章节后注释等细节意识;就学生而言,要注重预习,阅读原典并有"量与面"的具体积淀,积极参与诵读、板书、讲演、创作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从中不断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注重涵咏、注重习得的中文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士阶层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志于道”的明确价值取向、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和忧惠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知识分子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大力私扬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刑事诉讼中权力与权利互动规律,认为刑事诉讼是伴随个人权利保护的需要和国家权力的介入而产生的,因而,刑事诉讼发展史是一部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平衡互动史。  相似文献   

4.
从汉武帝时汉赋的兴起一直到东汉后期汉赋的转型,汉赋中的天子和士僚两种形象及其叙事主题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君国"意识和儒家理想化的"天下"观的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对汉赋形象体系和叙事主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观念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家政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治世”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追求的最高形态之一。早期“治世”概念道、儒、法、墨诸家并用,后被佛教化用,最终主要成为儒家治国的理念。“治世”的内涵具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物阜民丰、户口大蕃、任用君子、德治刑措、重文备武、四夷来朝等是最主要的内涵。“治世”这一概念,还催生出了一系列衍伸内涵,并与之成体系,比如治世之音、治世之礼、治世之文、治世之诗、治世封禅、治世祥瑞。“年号加盛世”的组合概念,古人使用得极少。在典籍之中,盛世主要运用在“唐虞盛世”“三代盛世”等三代时期,“开元盛世”古人称为“开元之治”,鲜有“康乾盛世”的提法,“年号加盛世”的概念多为今人对古代国家物阜民丰状态的概括。作为概念的“盛世”运用多于“治世”可能还要到近代以后。“三代之治”与“贞观之治”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套治世体系:前者是虚构可层累的概念,往往被学人借用为申说自身治国理想的工具;后者实际发生过,是古人艳羡与师法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特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在行政体制上以实行中央集权制为主体,在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在制度建设上重视顺应时势革故鼎新。其治国安邦实践可概括为“三个世所罕见”,即治理难度之大、治理经验之丰富、治理成就之大世所罕见。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实践的当代启示可归纳为五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继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尽管中国古代国家职能还很不发展,但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后续国家职能的雏形,对于从本土资源中寻求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确立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国家职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晚明在江南的秦淮河畔,代表“精英”的“士”与处于社会“边缘”的“妓”间形成了频繁、多样、持久的文学创作互动。同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亦成为清代、民国和当代文士们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来源。文学跨越阶层、时空的特性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历史悠久,最早可以回溯到汉朝.在中、斯交流史上,两国存在多种形式的联系,包括文化互动、经贸往来和官方外交.佛教文化是连接两国的重要桥梁,这种信仰还促进了两国的经贸和政治交流.两国之间以和平为主旋律的交流与互动,大大促进了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从全球史的视角来看,中斯两国的交往是印度洋贸易和全球交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往来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为世界的整体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的政教冲突主要指政权与宗教组织间的冲突.引发政教冲突的表层要素除了常见的政教间、宗教间的矛盾以外,统治者的个性因素不容忽视.引发政教冲突的深层要素源自政教各方对社会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争夺.合理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是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关系的特点,是与欧美比较而言的。中国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轨迹,所以中国古代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其展开的历史背景与欧美不同,中国古代社会"政教关系"一词有自己的特殊指谓。人文化的儒学在中国古代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势:即教权绝对服从王权,宗教发挥"以教辅政"的社会作用。民间起义对宗教的利用造成了国家政权对宗教组织的警惕,外来干涉势力引起古代政府对外来宗教的警觉。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中韩文化交流占有重要地位。与中日、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相比,中韩古代文化交流有着起源早而时间长、范囤广的显著特点。本文试圈通过比较中国与韩图、日本、越南之间的文化交流史,分析和概括中韩古代文化交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美德,都追求善。善在古希腊表现为五种美德,在古代中国表现为五种道德规范。这五种道德,有四种可以互相对应,只有古希腊的勇敢,和中国古代道德不能对应。古希腊的美德,强调以智慧为基础,在价值取向上以征服为主旨,形成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中国的道德,强调以仁为基础,在价值取向上以服从为主旨,最终形成中国重伦理的传统。这两种传统,对中西方民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以乡村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把时间界定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主要分析了乡村行政建制、官员选拔制度和土地赋税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认为古代乡村治理模式呈现出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和主要特征把古代乡村治理分成官方主导治理模式、官绅结合治理模式、士绅主导治理模式三个时期,把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游观说略──古代“游观·人生·文学”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中国古代游观活动的基本状况,概括出帝王之游,游说、游学、求仕之游,民俗节日之游,宦游,商旅、军旅之游,漫游等几个主要的大类,以见古代游观活动的大致情形。  相似文献   

17.
造物是文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支化精神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和伦理政治两大思想特征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造物活动。器以载道,中国古代造物艺术蕴藏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物的文与质、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将师生关系归结为道德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师生关系的亲情关系论、师友关系论、师道尊严论、礼义关系论、师生交相成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之所以得以完整地延续,与中国古代教育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从先秦"六艺"到孔子定"六经",再到"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最后演化为"四书五经",国家的官方课程几千年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本文仅就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的指导思想、内容、进程安排、实施管理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整理.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的咏史诗艺术表现情理结合,创作成就远超前代。中古诗人借史咏怀,寄托理想,殷鉴兴废。咏史诗熔述史、达识、抒情为一炉,与诗人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具有现实意义。在文学自觉的大背景下,“诗缘情而绮靡”的创作主张,促使咏史诗在艺术表现上力求丰富。中古咏史诗在这一点上正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各有侧重,深邃的历史感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结合,理与情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