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并介绍了美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案例,希望为我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并介绍了美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案例,希望为我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发展比较短暂,业务开展范围也比较小,在证券化发展的深化过程中,又遇见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种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为此,在这一基础上对我国资本证券化的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融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宁 《管理评论》2002,(4):26-28,34
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涵义及其运作,并将该金融创新工具引入基础设施融资安排,设计了基础设施项目证券化融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国际融资业务的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专利信托与专利证券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专利资产证券化不但具有专利信托的资产转移、管理、保值、增值功能,还具有使得专利资产快速融资变现,开创专利资产收益的流通转让机制,吸引风险投资,为进一步技术开发、企业发展提供所需资金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的角度看,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专利信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专利信托与专利证券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专利资产证券化不但具有专利信托的资产转移、管理、保值、增值功能,还具有使得专利资产快速融资变现,开创专利资产收益的流通转让机制,吸引风险投资,为进一步技术开发、企业发展提供所需资金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的角度看,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专利信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专利资产证券化将面临与《信托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税法等诸多法律发生冲突,为相关法律应的完善和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推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主要可用来解决金融机构"存短贷长"、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建行在2005年底发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揭开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序幕。但是,由于金融体制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模式等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陷入了流动性困境和标的困境,进而缺乏动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9.
赵军 《决策与信息》2013,(12):279-280
自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以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现实情况和具体规定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主体参与资产证券化仍存在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障碍。本文从制度缺失和功能不足入手,探讨若干具体障碍的存在方式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的“头口水”终于被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一饮而尽。" 1月23日,信达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此举意味着国内银行早有察觉,但迫于政策迟迟不得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因外资的介入而巧妙地实现了。" 信达此次的合作方德意志银行已与国内多家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尤其是其在去年10月收购了国内首家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服务的中外合资公司——惠泽中国控股近30%的股份,而被公众认为该行的未来几年内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直取中国房屋按揭资产证券化业务。"合作揭秘" 正值各大资产管理公…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鉴国外自然资源储备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和国内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对矿业权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矿产资源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模型,设计出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并提出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国内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上。目前,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为了多渠道筹集高校教育资金,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我国高校融资中,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和证券化资产的选择,提出了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理念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后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自1995年起便对资产证券化展开了探索,至2005年以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概述资产证券及其运行机制,其次就我国证券化的发展意义及种类展开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理方式和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在阐述资产证券化融资概念的基础上,从发行者、投资者、券商、监管当局的不同角度,探索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多赢效应,最后提出完善资产证券化融资效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国家,也是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发展的最为成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刘智  石倩 《科学咨询》2007,(5):30-3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袁俊  张雪 《管理与财富》2009,(11):84-84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敲响警钟。证券化在给金融机构带来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困难。因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机制设计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而对这些证券化产品的合理定价是风险管理的前提,也是整个证券化过程的核心技术。本文研究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和风险,在综述国外定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定价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高速发展的一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步步入正轨,向常态化发展,它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文在简要阐述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及现状之后,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基础资产较为单一、信用评级不发达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麦勇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226-227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资产运营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促进资金的融通.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分析了我国的资产供给与需求状况.预测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广阔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