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道正 《阴山学刊》2009,22(1):35-39
钉十字架的耶稣完成了赎罪祭,按照古老的传统,祭仪中的主角总是丑陋的,这也正是耶稣在受难中的形象,只不过一般人看到的是喜剧中的“丑角”,而基督徒看到的却是甘当人世丑恶的“圣子”。在基督教语境中,耶稣死而复活,终祛除了丑陋,实现了美的转换。耶稣复活是肉身的复活,从而打破了人神之间的界限,在美学史上第一次肯定了人的身体可以像神一样完美。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徒信奉和礼敬天主、耶稣、圣母、宗徒、圣人以及个人护守天神,他们懂得只有天主是创造万物、管理世界的神;他们懂得三位一体,但仅知道天主就是耶稣,耶稣就是天主;其主要信仰目的为活着得到天主的保佑,死了灵魂得救、升天堂,不下地狱;念经是这些教徒表达信仰的主要方式,求恩、谢恩则是他们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信仰是天主教文化与当地乡土草根文化互相交织、融合而成的新信仰,具有西方天主教没有的新特征,但信仰性质没有变,依然是一神教。  相似文献   

3.
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东来,通过画像、中文著作等方式构建、传播耶稣形象。在《进呈书像》等重要著作中,传教士有意突出耶稣的神人二性,试图将基督教中最为重要的基督论传播给中国受众。但由于传教士所构建的耶稣形象本身存在张力,导致反教者对耶稣形象产生误解、曲解。传教士构建耶稣形象时所出现的"断裂",是导致世人理解耶稣形象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之过程,可视为西方知识或文化在近代中国嬗变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孙悟空:跨文化原型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军利 《东岳论丛》2006,27(3):140-142
根据容格(Carl Jung)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从共时性角度看,孙悟空同夸父、耶稣(JesusChfist)、赫拉克勒斯(Herakles)等跨文化神话形象一样,都是遍布世界的“英雄-太阳原型”的化身,都不约而同地呈现了“出生-追求-历险(受难)-永生”的原型模式,反映了人类自古就有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建功立业(英雄崇拜)和死而复生(太阳崇拜)。  相似文献   

5.
“祖国母亲”这一看似自明性的称谓,恰恰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凝成的一个饱含国人情思的短语。我们发现这一隐喻系统是一个“现代性的后果”,它的生成与流变关联着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诸如西学引入、民族国家想象、妇女解放、革命等重大问题。在1949以后的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母亲与祖国结成了牢不可破的隐喻关系,为适应现代性的国家叙事,母亲也被固化为至高无上的圣母形象。  相似文献   

6.
李春荣 《南方论刊》2013,(8):94-94,98
文艺复兴时期可以产生拉斐尔这样人类艺术史上的天才画家,可以产生美得无与伦比的圣母画像,为何当代甚少出现这样的画家和作品?理想与现实,信仰与人生,表象与本质、浮躁与沉静、艺术表现与职能等等,当代画家该如何把握这些关系?如何通过作品将美表现到极致?如何起领民众艺术修养的典范作用?审美层次、人文精神高度、技能与创新决定着画家的创作姿态,人文精神是众多因素的灵魂,画家应该培养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的创作姿态。  相似文献   

7.
西欧中世纪圣母敬礼的兴起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璋瑢 《学术研究》2007,(1):101-105
对圣母马利亚敬礼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在罗马帝国时代,圣母敬礼并未在地中海世界广泛流行。到9世纪,西欧才出现了对圣母的敬礼,但还比较零星、分散。从12世纪初开始,对圣母马利亚的敬礼才日渐普遍与流行起来,并于12世纪末和13世纪变得非常强烈。可以说,圣母敬礼的最初流行主要来自民间的自发行动,同时与大众宗教在12世纪的发展也不无关系,而天主教会与神学家们对圣母敬礼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母敬礼与中世纪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希望与恐惧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8.
从普希金开始,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形成一个写"小人物"的传统.在这一系列反映"小人物"悲剧命运的作品中,体现出不同于欧洲人道主义的俄罗斯的普世同情心.这一同情心与俄罗斯的宗教传统以及饿罗斯文化本原有关.在十九世纪末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把这种普世同情心上升为圣母情怀,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并形成圣母情结.他们赋予圣母情结以现实救赎功能.圣母情结也开启了俄罗斯信仰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智者受难”的哲学主题在西方文学中反复出现。受难的智者一方面承担“积极的罪行”,代表了一种“大写的人”的意志,另一方面,智者受难又是对人“站起来”之后的反驳和人类泛滥的欲望的有效克制。T.S.艾略特的《荒原》中出现了众多先知或智者形象,或衰老,或患病,或困在笼子里,或丧失预言能力,其命运引证“智者受难”的传统文化主题。诗人以现代诗歌的技法对其进行“变形处理”,赋予了这些先知形象以救赎荒原的精神价值。《荒原》表达对文明危机的反思和超越,作为宗教神的耶稣基督也重新被还原为某一繁殖神的神话原型,这就把救赎指向了恢复文化源头的感情、精神和智性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战争受难、成长受难与追问生命是抗战时期穆旦诗歌的三大基本主题,这些主题充分体现了诗人创作之于文学史的现代价值与民族意义,也包含着诗人对汉语诗歌传统的创造性推动,是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彧 《兰州学刊》2007,(7):169-171
文章简要叙述了国内外对圣母圣心会的研究状况,以求促进圣母圣心会在华传教活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狄更斯在1846年至1849年间,为了表达自己对耶稣基督的崇拜和对耶稣训诫的信仰,并且也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们提供浅显易懂的宗教读物,便依据《新约全书》,将有关耶稣的传说改写成《耶稣生涯》。这本书有十一章,叙述了耶稣从降生到死后复活的经历,文字简洁流畅,内容精炼集中,但充满了迷信的色彩和奇迹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身体叙事在底层文学中大量出现,底层身体的受难成为底层文学中的主要景观,创作者借此抒发道德上的同情,探寻新的美学策略.分析近年来底层文学中出现的身体叙事模式,可概括为:强健一冲突一毁灭.在底层小说中,受难的身体作为文本符号,具有一种公共性,成为作者情感体验及个性体验之外的他者.  相似文献   

14.
从诠释学的角度 ,通过对福音书中耶稣对待女性有关言行的考察 ,对耶稣的女性观进行了简要评析。耶稣以其博爱的胸怀 ,有“爱”及女性的一面 ,把女性当作其救赎事业中的平等成员 ,在当时犹太父权社会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耶稣会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天主教中的一个教派。明末,它在中国广为传播;全国十五省中,除云南、贵州外,都有耶稣会士的足迹。在明清之际的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几乎都和来华的耶稣会士有过频繁的接触;崇祯帝朱由检、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清朝顺治皇帝福临,以及明末农民运动中大西军领袖张献忠,均与耶稣会士关系密切。这是为史学界所周知的。值得注意的是,明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学习型组织"理论越来越为国人接受并运用于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影响,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儒学立场是:认同古儒,反对近儒。但是,在宋儒太极说的问题上,晚清新教传教士的态度已不像耶稣会士那么强硬,而是多少表现出愿与宋儒靠近、对话和调和的倾向。很显然,这些尝试与探索突破了利玛窦的局囿,拓宽了耶儒对话的空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8.
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基督受难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王尔德如何从唯美主义角度阐释基督,并将基督作为受难原型应用于童话创作中。王尔德根据自己唯美主义思想和不同生活阶段的需要把基督视为完美的个人主义者,理想的艺术家或者慈悲仁爱的神祗。基督的主题在王尔德童话中反复出现,或作为受难的原型人物,或融入童话的故事情节中。以基督为原型的童话创作也反映了王尔德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邵志择 《学术月刊》2012,(12):139-148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明末以来就是基督教传播的一个中心耶稣诞辰起初被沪人称为"外国冬至",至民国以后逐渐以"圣诞节"之名流行于像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成为近代中国最受欢迎一个洋节。在其节日化的过程中,耶稣圣诞节遭遇到诸如冬至节、孔诞、总理诞辰、云南起义纪念日、民族复兴节等中国节庆的挑战。尤其是被称为"土圣诞"的孔子诞辰,它是国民党政府法定的节日,官方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由此形成了"土、洋"两个圣诞节的竞争之势。民族主义者对洋圣诞的抵制一度十分强烈,但是,这个原本宗教性的外来节日还是演变成了世俗化的狂欢节,至少在民间社会中,洋圣诞几乎完全压倒了土圣诞。  相似文献   

20.
张彧 《阴山学刊》2006,19(6):24-27
圣母圣心会在呼和浩特传教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把传教的重点放在乡村,在呼和浩特无所作为。进入民国后,调整传教手段,迁址主教府,兴办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