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本文分析小说《喜福会》中四对母女因文化背景和家庭家族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及感情冲突,探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以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在母女情深中的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3.
沈洁 《社会科学家》2008,(3):145-149
本文以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为基础,将赛博文化与传统形态的文化进行比较.以世界的信息共享为前提,赛博文化显然具有了全球性的色彩,然而赛博空间自身的非中心化,又使得赛博文化的多元化得以保证.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赋予了赛博文化的消费者巨大的主动性,使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搜索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并直接介入文化的生产过程.因而赛博文化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兼容、文化个性化与全球化的统一、以及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形态的文化不同的是,它从真实性走向虚拟性,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单向性走向互动性,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谭恩美的写作主题一直离不开关于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家族史,而《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谭恩美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东方信仰与西方价值标准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中母女关系写作的发展脉络 ,阐释了母女关系写作的文化意义 ,探讨  了这一文学叙事主题的兴衰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联。同时 ,通过对五四时期、四十年代、九十年代女性文本中母女关系的比较分析 ,指出了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既是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自觉地承续 ,更是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马芳平 《理论界》2010,(5):76-77
西美尔认为,性别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人类文化并不是无性别特征的,从性别角度而言,现代文化客观因素的男性特征与女性本质是分裂的,现代文化客观因素的这一特征对男性与女性而言是压抑的,因而需要发展异质的女性文化,只有女性文化及女性存在方式与男性的一样受到重视的时候,社会文化才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的转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 ,加速了文化更新过程 ,形成了七大发展趋势 :政治、文化一体化走向经济、文化一体化 ;人身依附型文化走向人的独立型文化 ;群体本位文化走向个体与群体相统一为本位的文化 ;权力本位文化走向能力本位文化 ;文化的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文化封闭走向文化融合 ;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冲击使二者走向兼容与综合。  相似文献   

8.
文化街是清末民初上海城市文化重要表征之一,是当时文化的集中体现,并以其文化优势影响着周边地区。本文试图从历史的文化积淀,便利的交通网络,以及与青楼、报馆、茶社、餐馆和商业街等的共同繁荣三个方面,探索上海文化街形成并走向繁荣过程中所彰显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婧磊 《理论界》2005,(12):158-159
在新文学史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经历了从政治文化到社会文化表意符号的转变过程,女性形象的主题和意义趋于多样化。透视由母女关系折射出来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女性形象的塑造在文化观念的流变上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两种文化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正是人的发展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两种文化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正是人的发展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广告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今广告与文化、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互为逆向转换的特点,分析了广告对人的欲望的调动、趣向的诱导、价值观的改变的功能,指出当代审美文化也具有广告性,但不应走向“广告化”。  相似文献   

13.
苗伟 《齐鲁学刊》2012,(3):86-90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日趋激烈的文化矛盾和冲突,让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关系开始普遍确立。而伴随人类实践的深化和拓展,文化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关系,正成为当今世界人类日益凸显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化矛盾的主要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符号和人与存在的矛盾。对这四种主要形态的分析与批判,展示了文化矛盾应沿着正确的方向,合乎逻辑和合乎人性的运动与发展,体现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之趋势。  相似文献   

15.
谭恩美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对母女冲突的描写较之其前几部作品已居于次要地位,她更多地展现了女儿对母亲爱的萌发与理解,倾注了对多元文化的思考。这一叙事策略上的变化可以窥见作者文化心态的发展,也即多元文化观的显现。多元文化观正是我们解读《接骨师之女》以及挖掘谭恩美小说创作主题思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化选择与现时代的文化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的结果不是导致文化的同一性,而是导致文化选择,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背叛,是使文化走向多元论的根本途径。大众文化的民主性、商业化与“草根性”,虽然更加接近平民百姓,但却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因此,重建经济理性、政治理性、道德理性,建构新的信念,对形成今天的文化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肖琼  杨晓鸿 《学术论坛》2016,(4):109-114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深入,产业工人阶级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还是否可行?英国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从文化层面上探讨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及其解放之途,从对“文化”的解析到“走向共同文化”再到“文化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从文化的层面探讨进入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甚至提出可以摸索出一条从物质身体到共产主义的探索路径。文章选择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解放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而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方面探讨“文化社会主义”何以可能等问题,希望能够对当下马克思主义思潮低迷、社会主义应如何发展以及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韩兆柱 《中州学刊》2004,(1):152-154
农村的经济改革使传统性的农村文化、价值规范发生急剧裂变,从文化层面反映了农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变迁进程,为现阶段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心理条件,同时又产生出一系列新矛盾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兰明 《理论界》2007,(11):137-138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是客观的事实。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和借鉴将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将逐渐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文明冲突和文明共存引发世界文明的变迁、演进、发展和多样化,不同文明在交融中发生碰撞而走向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趋势。我们要学会在复杂多极的文明世界中共存,学会从其他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20.
张谨 《天府新论》2012,(4):113-117
民族文化是具有民族个性和地域风格的文化样态。它是一种类存在,表现为一种主权文化,这种主权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内化为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还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历史的,其民族文化身份理所当然地具有实践性、可塑性和阶段性特点。在全球化的交往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利益集中表现为高度的民族利益时,就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从理论上看,普遍的文化民族主义是文化多元主义;从实践上看,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是文化一元主义;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文化民族主义由"极端"走向"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