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更深刻、更准确、更实际、更全面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本文就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所有制新变化对货币流通的制约、当前历史阶段货币流通的新特点及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略抒浅见。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所有制新阶段及其对货币流通的制约恩格斯批判《人民论坛》把社会主义看成僵化的“木乃伊”时说:“在所有参加辩论的人看来,‘社会主义’并不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东西,而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它应当也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但是,合理的辩论只能是:(1)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2)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方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概括,是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这一理论也基本上被我国理论界所接受。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是否就等于有计划市场经济,对这个问题,理论界尚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特性究竟何以体现,有多大程度和范围的可操作性?本文认为,在我国二元(简单、现代)的商品经济结构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赖以全面有效实行的社会主要经济条件尚未发育成熟,只有重新构造社会经济环境(如完善市场,新体制完全取代旧体制),才可能建立起社会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广东有位在60年代就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观点的学者卓炯同志,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至于广州有位在50年代中期就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领导人吴有恒同志,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一论点是1956年8月 5日他以“方集”为笔名在北京《大公报》第一版“星期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有见地的文章,是十分难得的。39年过去了,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我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于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十四届四中全会还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吴有恒同志已于1994年离开我们了,今天我们重温他当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论,对于我们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最相近邻而长期以来又难以理顺关系的莫过于民法与经济法这两个法律部门。理顺它们的关系,对于以法律手段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体系和经济法体系,关系极为重大。有鉴于此,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的旧研究模式再做深入的反思,并深入探索以新的视野、观念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无疑是迫切需要的。本文拟论列若干见解,以期与法学界同仁商讨。 一、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旧研究模式的反思 众所周知,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几乎与经济法的问世相伴而生,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提高和深化了,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巨大胜利和重大发展。本文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谈一点学习体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种计划经济能不能和商品经济相结合,能不能说,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这就不一样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实际的传统观念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开始时,人们把商品经济视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异己物,力图排斥甚至取消它。尔后,在实 相似文献
7.
顾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2)
本文认为,对日益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关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民法都是无法完全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的;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合乎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文章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性质和要求、经济关系的参加者、国家对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四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七五”期间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以及治理经济环境,都迁涉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如何理解商品经济、如何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问题,之所以具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意义,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决定着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步骤、前途和命运。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正确地解决,只是碰到什么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新的问题出现不久,理论认识产生片面性和错误,政策决策出现摇摆和失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即便经过一段时期,总结吸取了前一段的经验教训,也不可能那么完备,那么深刻,同时又会出现一些新问题,使人们对原有的旧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一并需要不断地正确认识,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处境。实际上,认识的失误总是决策失误的前提,失误也总是成功的伴侣。最重要的是冷静地面对现实,心平气和地思考,积极负责地探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便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如何论证有计划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在全面总结我国九年来经济改革实践经验,制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蓝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正确地提出了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任务。这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认识的深化,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十三大报告,深刻领会这一点,对于掌握十三大精神,指导今后的改革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资本论》实际上主要是研究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关系,并与商品经济相比较地研究了其它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人们可以直接以产品的形式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但是,当代世界上已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2.
幅度价格,又称浮动价格。它是以国家统一定价为基准,企业生产的某些商品的价格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可以灵活变动的价格。幅度价格包括三种类型: 1.最高限价,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基准价为价格浮动的最高限度,只准向下浮动,并规定向下浮动的幅度。可使消费者避免由于价格过高而带来经济损失。一般适用于技术发展较快,产品成本降低的潜力较大的工业品。2.最低限价,国家统一规定基准价,并规定向上浮动的幅度,不准向下浮动。可看作是对生产者的保护价格。一般适用于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品。3.中准价,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基准价为轴心,既规定向上浮动的价格幅度,也规定向下浮动的价格幅度。兼顾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适用于花色品种繁多、消费弹性较大的工业品。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和民法的关系及其调整范围究竟如何划分?这是国内外法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的问题。钱仍茂同志在《不能低估民法的作用》(载《浙江学刊》1981年3期)一文中,对拙文《经济立法体系与经济法学》(载上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中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异议,他的意见是值得重视和欢迎的。为了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开展讨论,我想在这里再谈一点自己的意见。我在那篇文章中,并没有把经济法和民法对立起来,简单地抛弃民法,用经济法取而代之。这一点,可能是钱仍茂同志的误解。经济法是从民法中分化出来的。从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来看,各个国家首先是用民法来调整财产关系的,有的国家除民法外,还有独立的商法部门。但是随着各国经济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原有的民法和商法已经不能满足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于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尚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上,在我们面前也摆着两种意见。一种观点称为“板块说”,即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大块,认为某些块必须由计划调节,某些块可以由市场调节。国民经济就是这样不同板块的组合体。另一种观点称为“化合说”,认为现阶段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犹如化合物中的原子一样。尽管在不同的部门中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程度不同,但都是你中有 相似文献
18.
陶友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3)
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三类商品经济,即公有商品经济、半公有商品经济和非公有商品经济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三类商品经济的性质不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而在研究和评述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作用和利弊时,必须区别对待、具体分析。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中,重点是要认识公有商品经济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全新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中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标志。最后,作者提出要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三类商品济经应因势利导,让它们都能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对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理论上虽然有重大突破,确认了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不过经济理论界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也还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两股道上跑的车,有的认为虽然是一股道上跑的车,却是强行挂在一起的两节车,过去,更多的是从产品经济出发,或者单纯地从社会化大生产这一生产力出发,抛开商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