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国内外关于β系数时变性研究,主要是利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β系数时变估计方法的改进,并将β系数时变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变量与公司微观因素的变化。我们着眼于跨期条件下β系数时变的存在性问题,基于共同期望等基本理论假设,运用金融学无套利分析方法和现代数理方法,推导CAPM跨期悖论,从理论上证明了β系数跨期时变的存在性,是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进一步演绎和一个尝试性补充。  相似文献   

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和经验验证手段,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实践,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了50支样本股的β系数,进而拟合出了上海股票市场的证券市场线SML。实证分析表明:上海股票市场中股票的β值对收益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对市场风险的度量缺乏显著性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APM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上海股票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有效性不强,非系统性风险对股票收益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其新进展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APM的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繁荣后,随后这方面的研究看似渐渐冷却下来.在对其基本理论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对CAPM的研究扩展到了其他方向.本文主要对CAPM的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并对该理论的一些扩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这些进展有基于货币的CAPM、基于流动性的CAPM和基于投资的CAPM.这些研究大多继承了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思路,并使理论结果尽可能地能被现实验证.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看出CAPM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使人们对资产价格的理解愈加深刻.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探索开拓业务范围的经济效益对研究银行业组织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多产出类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并结合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范围经济效应进行测算,并检验范围经济效应与银行资产报酬率和信用风险的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可以发现,尽管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了银行的资产报酬率,但也会加剧银行的信用风险,且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更强。这个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的支撑。范围经济对风险的作用受到经营规模、流动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小型银行追求范围经济效应会大幅提升自身的信用风险,而大型银行则能够小幅减缓风险水平;流动性水平越高,追求范围经济对风险的影响越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利用江苏某银行提供的包含13 000个客户资产配置的详细资料,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关注家庭生命周期效应、财富效应、收入风险、房产风险等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在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第三方存管、基金、黄金和理财等四类风险资产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效应和财富效应均显著存在,收入风险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关系,房产风险对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则表现为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由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等原因,我国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诸如系统性、流动性、政策性和信用性等系列潜在风险。对此,可考虑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实行利率市场化、努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强商业银行风险内控制度等措施来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银行系统性风险表现为因一个或多个银行出乎预料倒闭 ,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比较复杂 ,银行机制本身的问题是其先天的“内生性”原因 ,而投机性冲击、风险的溢出与传染是外在原因。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办法是构建银行安全网 ,但银行安全网组成中的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在提供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的同时 ,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从而使银行安全网失效。因此 ,消除或减少道德风险 ,构建有效的银行安全网将是各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使互联网金融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大的隐患。以2016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我国互联网金融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影响和时点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区块链会通过冲击企业资本结构和运营状况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且在不同时段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和结构性突变特征;从长远来看,区块链能有效抑制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冲击效应在不同时点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并有一定滞后性和期限结构效应。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区块链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以及有效防控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将习惯形成加入到Epstein and Zin的理论模型中,建立基于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利用随机贴现因子为无风险资产定价,修正模型是前人模型的推广。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市场的无风险资产受到居民消费支出和股市收益率及其波动率的显著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习惯形成、风险厌恶系数、跨期替代弹性、主观时间偏好也有影响,用理论模型模拟出的无风险利率与样本期内一年期商业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相当接近,表明理论模型对我国的无风险资产具有更强的定价能力。若剔除通胀因素后年存款利率实际年收益仅为0.42%,这比美国的实际年收益率0.94%还低。因此,中国近些年采取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了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存款利息率似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实务界高度重视的议题。在剖析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风险溢出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溢出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且不同结构的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均显著提高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在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渠道有效“,银行跨境借贷风险敞口→同业资产规模/同业负债规模→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传导渠道也有效。其他投资资本流动风险敞口、货币和存款资本流动风险敞口以及贷款风险敞口则通过显著增加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和同业负债规模来提高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