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边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难词词典》刚一出版就引起国内外一部分人士的注意,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首先是词典的名称和内容有新意,引人注目。我们近年出了许多汉语词典,但难词词典还是第一次。它既不同于标准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一大批词典;也不同于方言词典、专业词典或专题词典。比起《现代汉语词典》来,它是“编外”或“外编”。  相似文献   

2.
一、哪些人是知识分子 《辞海》说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与这种说法相近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显然,上面这两个定义都过于宽泛,首先,脑力劳动者的构成已经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日益复杂化,比如军事指挥家和国家行政官员,他们都是脑力劳动者,但不属于知识分子;其次,“一定”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慢道”、“慢说”和“漫道”、“漫说”两个词条。同时,我们发现《聊斋俚曲集》里也有“慢”与“漫”两个字形,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既有不同又有交叉。从词义的联系性和系统性出发,对俚曲集里“慢”和“漫”的实例进行考察,发现“慢”、“漫”都作为同样的两个词的书写形式而存在。作为学习和使用汉语典范的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忽视了词义的系统性,在词条的收录上存在不确切现象,并且牵涉到了汉字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释义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享有崇高声誉的语文工具书 ,但却存在着若干与现代辞书不相适应之处。收词方面 ,收录了一些现代已经不用的古汉语词汇和旧词条 ,当代产生的许多新词汇却没有及时收入。释义方面 ,解释滞后 ,时有错舛。由于《现代汉语词典》成书于“文革”之前 ,修订于“文革”之中 ,难免带上时代的烙印。《现代汉语词典》应及时反映社会的变革 ,及时修订 ,以满足人们的学习、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5.
“爆热”和“爆冷”近些年的使用频率分别比“暴热”和“爆冷门”高出很多,使用范围也有更多扩展,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似乎更“青睐”后者。本文试探讨词典的收录和释义同实际使用有出入的原因,进而对词典的选词和释义提出一点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序志》有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句话赵仲邑先生译为:“本书称为‘文心’,是在于说明写文章时对于心思的运用。”而这“为文之用心”不期与《现代汉语词典》中“构思”条的解释——做文章或制作艺术品时运用心思——  相似文献   

7.
<正> 由诸丞亮、刘淑贤、田淑娟编著的《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关于本书的宗旨,作者在《代序》中说:“《现代汉语词典》从1959年底完成初稿,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反映这一社会变革的新概念已经并正在大量涌现,因而表达这些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也必然随之而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规模的限制,《现代汉语词典》还漏收漏立了一些词目和义项.我们编写这部《现代汉  相似文献   

8.
副词“只”在句法中的作用.似乎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说“表示限于某个范围①.《现代汉语八百词》说“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②.表述不同而已.这二种著作.其一是普及性的.规范性的词典.另一种是学术专著.都是权威的.应当有代表性。在这个意义上.“只”的作用(语义)和“仅仅”相当。如:(1)我去晚了.只看了最后的两幕。(2)屋子里只老王一个人。(3)他只会讲汉语.不会讲英语。(4)他只到过广州。(5)我只喜欢听语文课。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副词“只”在句法中的作用不止于斯.它还可以表示程度深,相当…  相似文献   

9.
一件事情出了问题,几个人来回推脱责任,这就叫“扯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扯皮”的解释为:“毫无必要的争论、推诿。如:经常扯皮会伤感情,没完没了地扯皮,把事情都耽误了。”不过从字面上来看,问题就出来了。究竟是谁在扯,扯的又是什么皮呢?  相似文献   

10.
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罗青松在现代汉语中,“够”的副词作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现代汉语词典,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够”作为副词的用法。《现代汉语八百词》列出“够”的副词词条有二:一是“修饰形容词,表示达到一定标准。形容只能是积极意义的,不能是相...  相似文献   

11.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叆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分别注为sh埁ng和sh叆ng,情况特殊,暂归入第一类)、《现代成语巨典》(大…  相似文献   

12.
血 ,《现代汉语词典》注为“血xu埁 ,另见xi嚙”。在其它很多词典中也有这样的注法。可见 ,“血”字的读音只有“xu埁”和“xi嚙”两种 ,但是在实际生活在中 ,笔者却发现“血”字还有读“xu嚙”音的。例如 :①近日你有血 (xu嚙)光之灾。(《康熙微服私访之锦袍记》)②铁血 (xu嚙)警魂(湖北电视台播音员 )③这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xu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 )为什么会有“血xu嚙”音的出现呢 ?第一 ,“xu嚙”音出现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是在电视台的节目以及京味较浓的电视剧中都…  相似文献   

13.
试论《汉语大词典》释义的特点赵应铎我国汉语辞书的编纂有悠久的传统,但是历史上只有字书,而没有现代意义的词典。现代出版的一些词典,有的只收古词,有的只收今词,没有一本能称得起汉语词语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出版,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在我...  相似文献   

14.
“您”作为第二人称“你”的敬称,早已由北京方言进入普通话语汇了。至于“您”有没有复数形式,如果有的话,是以词的形式出现,还是以词组的形式出现,语言学家们的看法就很不一致了。就目前比较通用的词书和语法著作来看,大致有四种看法。第一种、《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旧版)认为“您”是“你”的敬称,不存  相似文献   

15.
“通心疾首”《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形容痛恨到极点”。其说本于《辞源》:“谓恨之甚也”。引《左传》(“吕向绝秦”中语):“诸侯闻之,斯是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相似文献   

16.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2):196-200
“幅”是一个很常用的量词,在现代汉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幅”的解释是:“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文章就“幅”的本义入手,充分结合“幅”从古至今的例证,对其义项发展和搭配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在分析“幅”的认知语义的基础上对其认知功能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两 /几下子”有两个意义 :① (动作 )几次 ;②指本领或技能。本文要谈的是表示第②种意思的“两 /几下子”。如 :( 1)你真有两 /几下子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两 /几下子”进行讨论。一 .结构格式及意义“两 /几下子”是由数词 (两 /几 ) +量词 (下 ) +后缀 (子 )结合而成的。“子”作为后缀 ,要不要 ,表意一样。如 :( 2 )你还真有两下 ,电视机居然让你整好了。(陈保存等《汉语量词词典》)( 3)就这么几下 ,你还要逞能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两 /几下子”指“本领或技能” ,其意义转变经过了一个由具…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用“三令五申”来表示“再三告诫或命令”(见《现代汉语词典》),然而,“三令”与“五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近日,笔者偶翻宋代曾公亮所撰《武经总要》,欣然见有对“三令”、“五申”具体内容的解释。原来,古人所谓“三令”,即一令观敌  相似文献   

19.
“预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预先推测和测定。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未来的把握有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年鉴作为现代化大型资料工具书,不但不应排斥对预测及其成果的反映,而且应该密切关注预测性信息,设置预测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食堂”,指机关、团体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修订版)。它最早见于晋代,是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公食之所。晋法显《佛国记》:“入食堂食会,威仪齐肃,次第而坐。”唐赵《因话录·征》:“每公堂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门,揖侍御使。”唐柳宗元《新食堂记》“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于县内之右,始会食也。”由此可见,在历史演进中,“食堂”的外延逐渐扩大,并且它从古代汉语直接承传到现代汉语中。而它的同素逆序词“堂食”却未能承传下来,随着岁月的流转而逐渐不被使用,最终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