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道家思想与后世文学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庄为宗的道家思想提出“道”是万物之源,对道的认识在于“观道”和“体道”。其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在理论上提出了心灵体验这种人与世界的精神联系,从而确立了人对待世界的审美方式。在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下,文学理论提倡“自然平淡”,并将“自然”或“素朴”视为审美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京杂记》卷二载司马相如云:“赋家之心,包括宇宙。”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至为抚爱、关切,他们俯照仰观,游目骋怀,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目极万里,心游大荒,以心灵去契合律动不已的整个大自然。这种视大自然为可居可游的精神乐园,认为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可以自由地体合天地,“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以自身的生命之气去浑融天地自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以生命体验性与诗意性为特质的文化,生命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艺术则被视为对宇宙生命精神的诗性呈现,倡导从生命精神的维度去弘扬艺术精神。而建基于艺术活动之上的中国古代诗学范畴就必然折射着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自身生命精神的诗意性及多维度的认知、体验、表达和升华,具有泛生命化的特征。研究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生命精神,能够深刻阐明古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以生命体验作为自身活动的出发点,以理性的提升和审美境界性升华凸显文艺的精神价值与天地之生命精神的深切契合。  相似文献   

4.
“乐(lè)”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重要的理论范畴。其美学意蕴有三:是审美过程中主体的审美愉悦感的重要体现;是对中国古代以诗、乐(yuè)、舞为代表的艺术创造或审美活动所引发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的重要理论提摄;是审美体验活动之高级阶段审美主体的超越性精神体验的表征。“乐(lè)”作为审美体验,贯穿于审美体验活动的全过程中,并呈现为“即身”之乐、“会心”之乐、“神游”之乐三个依次递进的不同体验层次。就其审美体验中所蕴含的超越性而言,“乐”又主要呈现为以“和”为旨归的儒家之“乐”境界、以“妙”为旨归的道家之“乐”境界和以“圆”为旨归的禅宗之“乐”境界。“乐”比“美感”更适用于描述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活动的层次性、超越性以及对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与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孔疏蓝本的王弼《易注》以老学解易,扫象阐理,而孔颖迭恢复了汉人以象数解易的传统,以“元气”释“太极”。天(阳气)地(阴气)交感,成就创化宇宙,造化人伦。宇宙万物间充满感应之道。万物彼此感受对方的节奏和生命。人感念万物所生的欲望等情感,在人和其他万物自然本性的指引下,化为审美之情,创化宇宙由此也成为具有人情味、审美味的宇宙。  相似文献   

6.
道家与审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成中华文化大厦的儒、道、佛三家中,唯有道家以达到审美境界为其最高的追求。庄子的“心游”说最能表达道家审美境界中审美主体的精神状态。“心游”的意思是指一种对有限性的超越和对无限虚空的冥想。本文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道家这种审美境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一、“心游”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突出地位的山水诗的灵魂;二、“心游”是中国一般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儒道两家代表中华文化中的虚实两个方面,作者认为,儒道结合、虚实结合,应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和理想的人格,而针对当前人们过分热衷于功利追求的情势,则应着重在“虚”字上多下点功夫。  相似文献   

7.
庄子美学是“逍遥游”的美学,以绝对自由为核心的“逍遥游”兼有人生、审美的双重意义,成为庄子人生哲学与美学的共同归宿点。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了人生问题,并且把“道”和人生紧紧连在一起,把道的境界看做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美学是从心灵体验出发,追问永恒长存的生命意义,把个体有限的生命纳入到宇宙大生命之中,从而实现美的超越,从有限进入到无限,最终使人生永恒化、艺术化,使审美本体化、人生化。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意象的创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创构的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源自《周易》的“观物取象”思想,并且形成了一个悠久的传统。该思想认为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反映了个体的生命节奏与对象的感性生命的贯通,其核心乃在于情景合一。意象的创构以主体的审美经验为基础,通过主体独特的眼光和比兴的思维方式等,借助于想像力而达成的。这使得审美意象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征。在意象的创构过程中,主体以感官尤其是心神体物,达到物我交融,并经由主体与对象的神合,在始终伴随着象的参与中实现了对道的体悟,从而也实现了人生理想与宇宙之道的贯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扣作易卦的目的和“易”的精神,探讨了宇宙生命的本质性法则与大衍之数的关系。作者认为,“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易卦体现了宇宙生命的本质性法则。这个本质性的法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大衍之数其用“四十九”正是为建构易卦这一宇宙模式,为体现“易”的精神而选择的使万物有形、使万物符合于心灵的数。文章还以古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据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气论与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是中国古代美学、艺术理论使用最广的范畴之一。它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程中,其审美的心理内涵和艺术内涵越来越丰富,它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万物一体观孕育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生命精神,甚至构成了以“气”为内在逻辑的审美心理体系,对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一般文献中主要是一个伦理学范畴.道家所谓“德”虽然也具有伦理学含义,但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道家之“德”深具生命论意蕴,其根本内涵是万物和人从生命终极根源“道”那里获得的生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命内在本质和个性特征,“道”是生命形成的潜在力量和终极根源,“德”则是生命得以形成的现实根据.对“德”的这种理解在道家代表性著作《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均有充分体现,由此形成了道家别具一格的德论思想传统,并以其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德论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交通”一词不是指日常意义上的交通运输,而是指天地万物之间的沟通、交流。从“交通”概念出发的中国古代哲学,体现着一种“交通成和”、“化生万物”的对话范式,其核心是事物之间的对话即“交”,强调时立双方水乳交融的统一即“通”,以达到“和”的最高境界。由“交通”不仅可以构建出万物平等相交而化生的宇宙图式,也可以推出人与人之间平等对话而成和的政治伦理规范。“交通”思想体现着宇宙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与伦理之道,为解决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道论思想体现着中国高度传统文明的精华,闪耀着东方智慧之光.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道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体,画道是道的分蘖,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审美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术体入手,分析了儒道两家对作为审美本体的“道”的不同解说,即儒家是伦理之道,道家是自然之道。立足于不同的审美本体论,儒家把审美过程看作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的感性活动,即感性观照;而道家则把审美过程理解为一种超感性的纯主观的心灵活动,即内省体验。这决定了儒家审美理论的功利色彩和道家审美理论的超功利性。并从美学史的角度,论述了儒道审美理论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这种文化是“审美型”的文化,而不是以原罪为根源的宗教文化。古代中国文化,无论儒、道还是墨,无不重生而乐生。由对生命的肯定到对生生不息的赞美讴歌,这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日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之上即为“乐”。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体的角度思考万物的平等性,通过“吾丧我”打破人类自视高贵的狭隘,也是庄子通过生态间性视域审视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侵占自然本性而实现生态存在的“自喻适志”,更是庄子冥合于道所追求的生态共生境界,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理想。庄子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无"之思想是中国神秘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人类语言所不能讨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存在."道"者,统合万物,超越万物,是世间不可言传的神秘本体."无"也,形上之超验焉,无形无体,然宇宙生成之大本大源.宗教神秘主义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是神,而是人,它以超越生命(神)的方式赞美生命.<老子>哲学神秘主义则让万物保持自己渊深而神秘的生命,不允许人类以自私之心奴役自然、污染自然.让宇宙恢复神性,净化人类心态和保护人类神态,重建一个清新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从审美体验论的角度分析了宋代美学家朱熹美学的体验论思想,认识到:他的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它既是中国先秦以来“道体论”美学的终结,也是宋代以后“体道论”美学的开始。通过对朱熹审美阅读理论的探索,论述了朱熹主张审美体验论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在强度上要反复玩味、沉潜涵泳,在深度上得到“通身在水”“透内皆湿”的程度,方可感知和体验美的存在。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庄子标举的“流光其声”境界,既是他意想中宇宙人生的完美表征,亦可视为对未来整个美学时代诗意的期盼和预言。“流”是艺术之流,是“韵”的节奏和旋律,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状态,是自由流畅的线性运动和回环往复的生命韵律;“光”是艺术之光,是“韵”的音色和音调,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属性,也是宇宙自然与审美主体心性相映发的光辉与光明。庄子由此构成了他心中和笔下、艺术与人生通体透明的宇宙。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虚静”说最本质地表现出了哲学境界与美学境界、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内在统一性。其美学的内在精神联系表现为:虚静的实现——超越的审美追求,以自由的心灵去观照宇宙自然,万物人生;虚静以体道——审美的直觉体验,以自由的心灵对天地万物作整体的审美直观;虚静以凝神——走向艺术的自由妙境,把它与技艺等活动的自由境界联系起来,使“虚静”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