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于两种"历史书写"的相对区分,本文尝试在人类实践的复杂过程中,来窥探在"前人活动"与"后人书写"间的微妙裂缝。如果说,所谓"历史二"代表了后人想要涂抹出历史"连续性"的努力,并且由此代表了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话语力,那么,所谓"历史一"则代表了前人所顽强留下的史料遗迹,而且它作为一种"反权力"还在不断地挑战既有的史学话语。围绕着"历史一"与"历史二"之间复杂而吊诡的关系,可以看到历史学在当今所遭遇的危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2.
"历史终结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历史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中,通过对20世纪后半期全球形势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重提并进一步阐释了"历史终结论"思想。"历史终结论"不仅是一种历史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性理论。我们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与批判,并对当代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重大历史进程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对人类历史作出整体描述,这在中西历史叙述史上都是重要的传统,并因文明视域的差异而形成普遍史与循环史的不同叙述模式。西方普遍史将"非西方"降格为历史总体进程中的低级阶段从而将其纳入以西方为"历史终结"的"普世文明话语"中,其实质是一种殖民与驯化。中国历史循环观是"天下"观念下"大一统"政治图景的历史表现,建构了历史演进中断裂与连续之间的张力,彰显了传统史学"形而上学"与"实际历史"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因果律与自然因果律不同,历史学中的"因"只起一种影响或促进作用。章学诚认为历史事实包括了"言"与"事"两部分,"事"的出现是英雄与时势的结合,"言"的产生是作者时代际遇和性情气质的结合。历史事件是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反应与选择。历史事件的因果解释由后视者来完成,因此历史不断地被改写。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是一种想象的诗性结构,历史叙述是一种文学与修辞的建构。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将历史文本化,突出历史主题的"虚构性"特征,借助时空交错的叙事模式以及个人化的叙事视角等诗性语言结构把"史学"变成了"诗学"。本研究借助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小说中的叙事特征进行评析,期冀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位南方作家的历史价值意识,为历史文本的研读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过程业已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并不是演奏一首曲高和寡的历史插曲,而是描绘了一幅传承历史、引领现实、追求理想的历史画卷.在这部"历史史诗"中,邓小平铸就了一种别具匠心而又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塑造了独特的"个人气质".从形而上学的视角看,这种独特的"个人气质"至少凸显在以下三个层界之中:在本体论维度上的"求真"精神,在辩证法维度上的"求变"运思以及在历史论维度上的"求善"指向.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的历史哲学以《周易》的变通思想和历算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在论述历史发展时,强调变革的重要,对"变"与"不变"、"时"与"势"等重要历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一治一乱"这一传统历史哲学问题,黄宗羲既怀疑它的可靠性,又没能走出这个圈子。在导致历史运动的诸因素中,黄宗羲强调人的"仁义之心"的力量,考察了人的主观动机对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明显带有阳明心学的印迹。黄宗羲提出一切历史变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极力批判君主专制,要求变革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 作出总结与反思.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 作出了剖析,并且阐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原则的解读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原则,其内涵已有中央解释.这一原则有深厚渊源,但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历史观.这一历史观所指的人是"现实的人";所论述的人的历史地位指明: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目的,历史的发展正在指向"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这一历史观看来,"以人为本"之"本",一指"本体",二指"本根",三指价值"本位"."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以民为本"均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必须据此校正对于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以钱为本"是对立的,后几个"为本"均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必须加以批判.当前"以人为本"原则,必须确立"人是目的"和"人是动力"的双重人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现当代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概念上看,历史是虚构,历史是方法,历史是当下,历史是建构。从叙事过程上看,历史叙事是情节编织和符号系统。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上看,历史与文学都是一种语言虚构,历史叙事对文学创作、文学效应对历史叙事具有双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主题是"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并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神话历史"、"遗产与历史"、"族群与历史"和"证据法"展开热烈讨论,这一议题继续凸显人类学转向后的学术范式革新,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域入手,来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本文首先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并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去加以解读,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角度说明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对于"现实"、"历史"、"逻辑"这些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拉卡托斯将科学史分为"内部历史"和"外部历史".他把能够按照某一方法论加以规范说明的科学史料称为"内部历史"(或"科学史的理性重建");而把一切不能被该方法论加以规范说明的事实(这些事实只有借助于社会-心理的因素才能说明)称为"外部历史".对于科学史来说,理性重建或内部历史是首要的,外部历史则是次要的.将拉卡托斯这一思想同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史所运用的"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出现,成为一次重要的发声。在这一兼具总结性和实验性的文本中,知识分子,尤其是掌握话语特权的"作家"群体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反思与自我反思实践在小说叙事的多个层次中相互映照,并勾勒出"历史"这一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书写欲望对象在文本形式、形象与内容中的多重投射,展现出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性历史焦虑的反思与弥合历史断裂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须有五个向度。历史观是创作的指导思想,创作历史题材文学作品要关注的第一个向度,既然是在写"历史",就不能不对你写的那段历史有一种理解和评判。以"大历史观"从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地审察和批判历史,是可取的。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核心地带是艺术真实,对此向度历来成为关注的焦点,需用"建构"的观点来解释,原本的历史真相是"历史1",历史文献是"历史2",而历史题材文学中虚构的历史是"历史3",艺术真实应是"历史3"。价值判断关系到对历史的深刻评价,是历史题材文学又一个重要向度。历史的前进经常伴随着悲剧性,从而形成历史的"悖论",历史—人文张力论,可以解决历史上纠缠不清的"悖论"。历史总是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链条中。写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最终是要与现实对话。在此向度上,既"用现在解释过去",又"用过去解释现在"的观念,也是必要的。文体审美化是历史题材文学的第五个向度,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问题。古人提出的"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的双向拓展应是营造审美化文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金时代》始终以一种审美性的眼光来结构历史,以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文革"记忆,使历史记忆多了一份诗意与美感,少了一份壮烈与凄惨。作者对于"文革"记忆有着复杂的态度,于批判中杂糅着理想主义因子。《黄金时代》典型地实践了"陌生化"手法,以儿童视角来结构历史,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维柯的《新科学》将历史意识第一次以清晰的理论的形态引入到启蒙思想的内部,从而赋予了启蒙思想以历史的视野。他的"真理—创造物"原理确立了真理或者科学的主体内涵,从而为一门历史科学得以可能提供了前提。他的"确实的东西"的概念使得社会存在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进一步赋予了它以历史的内涵,由此,一门以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历史科学——得以成立,这也就是维柯的"新科学"。在《新科学》中,维柯将历史的视野、历史的原则、历史的方法系统地引进来,从而使得启蒙理性从早期的自然理性转化为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19.
正温报集团温州人杂志推出"口述历史——留存最美记忆"编撰出版项目温报集团温州人杂志在新的一年将重磅推出"口述历史——留存最美记忆"编撰出版项目,由专业采编人员组成的团队去记录社团、企业、家庭或是个人被尘封的过往,重温历史和见证历史的发展。它可以是一本回忆录,可以是一本传记,可以是一本编年史,可以是一本志书,也可以是一部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20.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12,32(2):6-13
西汉刘安所主编的《淮南子》在史学思想方面颇多建树。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发展的现象及其规律,其任务则是揭示人类创造历史的能力和智慧;历史学是研究包括自然史、人类社会史和思维发展史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学问,其功用主要是给人提供智慧和能力。"道"是历史发展的渊源及其规律,人们创造历史必须顺从"道",一是要注重"时",即注意依据历史条件的变迁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注意到人民在历史发展的作用。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是退步的。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其因是历史认识客体的自身规律特征、主体相应的知识意向和由文章与情绪所构成的历史认识媒介;认识的形式一是从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规律出发来认识历史即"执一而应万",二是从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认识历史就是类推;认识的范畴主要是"阴阳"和"五行";绝对真理是不可能的,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体验的相对真理则是普遍的。史学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和理论分析法。《淮南子》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